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14)不要太欺负人哦

听说朝廷不诛自己,袁世凯再度使用易容术,化妆成为一个农民企业家,趁夜黑人静潜入北京城中,悄悄的回到了自己的家,假装自己从来就没有逃跑过的样子……

袁世凯回来的第三天,摄政王载沣发来了上谕:

袁世凯现患足疾,步履难行,难胜职任,着即开缺回籍养疴,以示体恤之意。钦此。

诏书发布,满朝寂静,整整五分钟没有一点声音,突然之间轰的一声,就见顶戴花翎,黄袍马褂,抛得满殿都是,激动不已的群臣们泪流满面,有的情人一样抱在一起痛哭,有的哲人一样坐在一边默默流泪,有的诗人一样飞奔狂叫,有的女人一样嗷嗷怪叫……

大快人心!

袁世凯这个家伙,他欺负人欺负得太厉害了,从来就没见过象他这么欺负人的,法律他也懂,行政他也懂,金融他也懂,财政他也懂,经济他还懂,就连修个铁路,都离了他不行……他一人身兼九大要职,让别人还怎么混?

袁世凯,不要太欺负人哦。

北京城中,锣鼓喧天,鞭炮轰鸣,说是普天同庆也差不多,按说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才死了没几天,不应该这么闹腾的,可是老百姓顾不得了,太兴奋了,大奸贼袁世凯终于被削了官,下一步就该满门抄斩了吧?大家紧张的期待着……快点快点,袁世凯这个家伙,不杀不足以平民愤……

就在这充满了期待的紧张之中,一个消息突然传来——张之洞死了。

说起张之洞这个人,他是和李鸿章齐名的人物,对于大清帝国的重要作用也不同等上下,但是他不象李鸿章那样拼命往前冲,相反,张之洞很讲究策略的,他提出了中体西用的策略,意思是说……大家别担心,别担心,以前咱们怎么玩,现在还怎么玩……他这样做,目的就是为了避免因为强国而引发仇视,应该说,这样做的效果非常明显,至少他的名声要比李鸿章好多了,不象李鸿章受累受气还要挨骂。

张之洞垂危之前,摄政王载沣来病榻前探望,亲切的问候道:中堂公忠体国,有名望,好好保养。

张之洞回答说:公忠体国,所不敢当,廉正无私,不敢不勉。

载沣眨巴了半天眼睛,也没弄懂他到底是什么意思,就站起来说:告辞。

载沣走后半晌,张之洞才流泪道:国运尽了,希冀此辈一悟而未能也。

语罢,死之。

袁世凯出局,张之洞辞世,现在这个行将覆亡的大清帝国,还剩下最后一个明白人了。

端方!

就是袁世凯用黑话给他写信的那个“午桥四弟大人阁下”。

可以这样说,当时的大清帝国,之所以还没有灭亡,就是因为有袁世凯、张之洞与端方这三个人在,袁世凯占据中枢推进变革,张之洞镇住最危险的两湖,端方镇住同样危险的两江,才避免让革命的火星将这百年的老宅彻底烧毁。

而且,端方这个怪人,刚刚摆平了光复会熊成基在安庆的起事。

(15)就是不让你吃饭

熊成基,江苏省扬州府甘泉县人,任新军第三十一混成协(旅)炮兵营的一个队官(连长),不清楚他是什么时候加入的光复会,但是他与同盟会的倪映典关系友好,上面两家的头头打成一团,下面的兄弟考虑干点正事,可正事还没干,倪映典被撤了职,这时候官职最大的党人是第三十一协第六十二标第二营管带(营长)薛哲。

现在是薛哲年龄最大,官也最大,所以按情按理,让老薛来领导大家最合适不过的了。

但是不知为什么,大家却公推熊成基为领袖,让他领导老薛。

熊成基的年龄比老薛小,官衔比老薛低,老薛心里会服气吗?

不太清楚,反正同盟会对光复会这拨人不看好——后面有资料为证。

慈禧太后死后两天,熊成基传檄老薛并各路兄弟,聚于十祖寺的杨氏试馆,大家商定,当天晚上就干了,兄弟们统统带自己的本部人马出动,一标兄弟抢西门,一标兄弟抢东门,一标兄弟抢北门,熊成基自己带着炮营,抢南门,老薛在门里接应,进去之后执行军法,大开杀戒……

大家在这里商量,可是清兵也没闲着,话说那端方早就料到慈禧太后死后,军中必然有事,早早的派了一个活宝——朱家宝,这是袁世凯的亲信之一,书法写得一绝,清正廉洁,难得的好官,此前他官任吉林巡抚,不晓得何时又跑端方这里来干活了,由此可见袁世凯和端方这两人合穿一条裤子,连亲信都彼此之间如此信任——端方那厮早早派了朱家宝来安庆防御,防范军中有人趁机起事。

熊成基果然起事了,他下令炮营与马营立即集合,大家服从命令,炮营营长陈镛昌惊问:我这个营长还没说话呢,你个小破连长在这里咋呼啥?

就因为多了这句嘴,倒霉的陈镛昌当场被杀。

马营营长李玉春明显心眼较多,众人乱枪齐放,却仍然被他带伤逃之。

熊成基率炮营马营杀奔安庆城,到得南门打门,等老薛开门,但是门里却没动静,熊成基大诧,下令攻城,轰轰隆隆打了半晌,见城里仍然没一点动静,熊成基很生气,就率炮马两营占领了军火库,占领了炮台,捎带脚还烧掉了测绘学堂的步兵营,正烧得开心,突听身后炮声隆隆,众兄弟回头一看,不由得变了脸色。

炮营的营地,被清兵的兵舰发炮给端了。

马营的营盘,被清军巡防营与师营合力给端了。

朱家宝这一手好毒,他存心不让炮营马营的兄弟们吃饭!

炮马两营的兄弟,从此无家可归,只好跟了熊成基去攻打合肥,一路行来,众兄弟趁上厕所的工夫里,逃的逃跑得跑,还剩一百来人死活就是不肯离开熊成基——他们想要熊成基的脑袋,拿回去换银子。

几次暗杀都被熊成基躲过了,可是熊成基却是越来越失望,他命令大家解散,自己去了芜湖姑母家,姑母替他落了发,搞了套袈裟套身上,能成基于是一路敲着木鱼化缘,从大连走海路去了日本。

离奇的是被解散的那一百来名兄弟,他们在一个叫程芝萱的兄弟带领下,继续向前冲锋,铁流二万五千里,向着一个坚定的方向……大家居然一直杀到合肥东乡,还剩下三四十人,于是众兄弟握手告别,换了身衣服或是投亲靠友,或是打工求职去了。

那么,老薛薛哲为什么不响应熊成基呢?

同盟会中最年幼的小家伙冯自由写书,说老薛的确是带了人去接应的:

及见城上有少数巡防营守卫,遂逡巡反营舍,不敢发动。

冯自由还说:

朱归,即于此时以重利诱城内将士,勿为义师所动,对于薛哲尤为笼络。薛为所动,竟临阵退缩,不能为成基之助。

对于同盟会的记述,光复会是不认可的,如果薛哲已经率了百人向北突冲,又如何会接受朱家宝的“笼络“呢?

实际情况是,薛哲是在率众去南门接应熊成基的途中,遭朱家宝这个书法大师的暗算,全军覆没了。

朱家宝在安庆,一口气杀掉了三百个革命党。

朱家宝的残忍行为,引来了朝廷的勃然大怒。

严辞申饬!

袁世凯和民国——不得不说的糗事》小说在线阅读_第76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雾满拦江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袁世凯和民国——不得不说的糗事第76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