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第十九章 永历政权

一、峰回路转

崇祯1644年4月死。

到了1644年底;也就是崇祯死后八个月;满清席卷了整个北方地区(现在的河北、河南、山西、山东、陕西)。

公元1645年3月,也就是崇祯死后十一个月;满清又席卷了江北三省(现在的安徽、湖北、江苏)

到了1646年底;也就崇祯死后两年零八个月后;满清又占据了浙江、福建、四川三省主要地区。

浙江、福建两省抗清力量以鲁监国、郑氏集团为代表退到了海上;四川省的力量以孙可望为代表退到贵州。

桂王朱由榔就是在1646年11月,在湖南、江西、广西实权派的拥戴下成为永历皇帝的。

此时距崇祯死亡,不过是两年零七个月时间罢了。但南明已先后覆灭了两个政权,丧失了长江流域所有地区;并让孔、耿、尚为代表的辽东军事集团,李成栋、金声桓为代表的江北军事集团在江南不断扩张。

1647年底;也就是永历政权刚建立一年后;满清以孔有德为代表的辽东军事集团,就占据了湖南普遍地区。满清以李成栋、金声桓为代表的江北军事集团,也占据了江西、广东普遍地区。

此时看着中国地图册,我们实在看不到这个南明帝国还有什么前途可言。因为整个长城以北、长江以北自然都是满清的天下;就是整个长江以南地区,好象也只有云南、贵州、广西三地没有被满清占据;也只有浙江、福建的海上力量还高举反清大旗。

而云南、贵州现在还被张献忠旧部占据着,他们根本不承认永历政权;而浙江、福建的海上抗清力量;现在也没有承认永历政权。

换句话说;在永历当皇帝一年后;南明永历政权所控制的地区实际上只有广西一省的地区;就是这一省的地区,也是人心浮动;实权人物丁魁楚投降被杀;实权派人物陈邦傅已递交了降书。更主要的是,汇集于广西一隅之地的抗清力量之间还勾心斗角、矛盾重重。[注1]

但满清终于还是无法迅速征服江南地区;因为此时的江南,实际上是由六股军事力量共同控制着。

第一股力量是满清军事集团;这是满清的核心军事力量,他以满清贵族为代表。

第二股则是辽东军事集团;这是在满清入关前投降满清的汉军事集团构成;他以孔有德、耿精忠、尚可喜等人为代表。

第三股则是江北军事集团;这是在满清深入江南前投降满清的军事集团构成,他以李成栋、金声桓等人为代表。

第四股则明帝国的旧势力;这是明帝国政府从前残存的力量;他以何腾蛟、堵胤锡、瞿式耜为代表;这南明永历政权的主要基础。

第五股则是李自成、张献忠旧部,他们以郝摇旗、孙可望为代表。

第六股则是福建海上的郑氏军事集团,浙江海上的鲁监国军事集团。

整个江南不过是他们之间纵横开合的舞台。

如果泛泛而言;前三股力量属于满清方面,后三股力量属于明帝国方面。

明帝国的各大势力集团充满了矛盾,满清的各大军事集团也充满了矛盾。

满清对江北军事集团的态度是非常明显的;江北军事集团的首脑不论功劳有多大、实力有多强,他们也必须得接受满清贵族、或是辽东官员的指挥。换而言之,满清绝不会让江北军事集团有任何军阀化的倾向,即使面对他们造反的事实也绝不姑息。这种措施是必须的;当然了,他的后果就是让江北军事集团发生了普遍的叛乱。

永历帝;实际上只是湖南、江西、广西、广东四省的政治代表人物。而这四省的力量,在他当皇帝不久后就已被压缩在了广西省为中心的地区,就是这片地方也是遍布投降气氛。

如果不发生意外,这个永历政权恐怕也就象弘光、隆武政权一样,只维持一年就灭亡了。就在这危急时刻,满清江北军事集团的代表人物,江西的金声桓、广东的李成栋因为不满自己受制于满清贵族、辽东官员的事实,遂高举起了反清大旗。

这两位老兄反叛满清到底有多少是基于民族气节,有多少是基于对大明帝国的忠诚;恐怕只有上帝才知道了;泪痕只知道这两位老兄都曾是满清征服江南的急先锋。李成栋为此更是不遗余力,“嘉定三屠”是这位老兄的杰作,深入福建杀隆武帝这位老兄的功绩;深入广东杀死陈子壮等人,也是这位老兄的功绩。

但在1648年,这两股力量突然高举起抗清大旗,却显然一时使整个江南的局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因为他们突然高举起抗清大旗,那明帝国所面对的军事压力自然减轻了许多,而满清在江南的力量自然顿时削弱了许多。

在这种背景下,抗清力量遂大举收复江南失地;当然在这种背景下,满清自然只有在江南节节败退。

但江南这种抗清形式一片大好的局面,也不过维持了一年多点时间;因为江南的抗清力量,是明帝国江北军事集团(以李、金为代表)、明帝国江南军事集团(以何腾蛟为代表),张献忠、李自成旧部;浙江的鲁监国、福建的郑氏集团几大力量乌合而成罢了。

他们与新兴的满清政权相比,有着一个永远也无法克服的弱点。

江南的抗清力量加起来的确不容小视;但他们之间根本无法实现任何协作,好象也从未实现过什么协作;更主要的是他们内部也遍布内哄,总而言之内部的相互拆台、火拼没完没了。

江南抗清局势,虽然因为李、金的投降出现了转机;但这种局面也仅仅维持了不到一年的时间。1649年,随着李成栋、金声桓的死亡,江南抗清形式一片大好的局面马上消失了。

到了1650年;以金声桓、李成栋、何腾蛟、瞿式耜、焦涟死亡为标志;意味着满清再次控制了江南普遍地区,意味着永历政权再次陷入了穷途末路之中。

现在还没有被满清占据的地区,大约只有云南、贵州两省,以及浙江、福建海上力量了。

云南、贵州以张献忠旧部孙可望为代表;浙江海上力量以鲁监国为代表,福建海上力量以郑氏集团为代表。这三股力量,好象也是自成系统、各怀心机;虽然他们都高举明帝国的大旗,但却从来也无法实现协作,当然也从来没有实现过什么真正的协作。

[注1]:留守桂林大学士瞿式耜和两广总督于元烨等人认定郝永忠原为“闯贼”部将,怀有极深的敌意,开初想阻止郝部进入广西,后来得报郝军已过兴安、灵川,又如临大敌地关闭桂林城门,拒绝郝部入城。于元烨等还妄想“闭门歼除”,派兵剿杀郝部,只是由于督镇标将马之骥仅有兵员数百,不敢接受“剿除”任务,才未致动武。(顾诚《南明史》)

明帝国的灭亡》小说在线阅读_第74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泪痕春雨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明帝国的灭亡第74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