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三、官僚集团与太监集团之间的争斗

皇帝重用太监,通常总会在历史上留下骂名的。

但泪痕以为汉末张让(十常侍之一)的话最经典了:都说我们把国家搞乱了,但你们所谓的清流有几个是清白的?

太监集团、与官僚集团相互制约;是皇帝保证帝国政治势平衡的手段(在东汉、武则天以后的唐王朝、明成祖后的明帝国都是如此的);这两个集团实在很难说谁比谁更恶劣一些,更好一些。只是官僚集团控制着话语权,所以他们总会把一切罪恶推给太监集团;从而把官僚集团与太监集团的狗咬狗争斗,说成是一场正义与邪恶之争的童话故事。

太监政治的兴起,并不是皇帝昏晕造成;事实上,历史上的太监政治都是雄才大略的皇帝故意制造出来。在东汉那是光武帝制造出来的,在唐王朝那是唐玄宗给制造出来的,在明王朝那是明成祖给制造出来的。一个昏晕的皇帝,哪有本事制造出这种明显然侵犯整个官僚团利益的政治力量?

东林党为代表的官僚集团,最初之所以能与大太监王安精诚团结。绝不是因为这两个政治集团,真有可能实现团结;因为在权力面前是没有温情可言的。

帝国的权力就那么多;如果官僚集团占的多点,那太监集团自然就少了;如果太监集团占的多了,那官僚集团自然占的就少了;在这种矛盾面前,他们之间自然永远只能处于一种相互牵制的状态之中。

东林党为代表的官僚集团,之所以能与王安达成表面上的精诚团结;仅仅是因为他们都需要利用对方巩固自己的权力。

王安只是泰昌皇帝的亲信太监;而泰昌皇帝仅当了一个月的皇帝就死了。王安还没有来得及享受一下自己的权势,他的主人就死去了。为了挽回自己即将失去的权力,王安自然只有与东林党合作了。真是利令智晕的王安啊!

做为一个太监,自己的主人已死亡了;他实际上就是一个丧家之犬之了,却还要赖在政治舞台前排不退下去,那不是想死于非命,又是想干什么呢?

随着泰昌皇帝的死亡,王安实际上已失去了自己全部的政治基础。但王安希望可以通过与东林党合作,延续自己的政治生命。这是一种不错的想象,但实际上这是利令智晕的选择。

在东林党的帮助下,王安成功的剥夺了泰昌皇帝宠妃(李侍选)在宫内的权力。但他在与新皇帝宠幸太监魏忠贤之争时,却显然连还手的机会都没有。

当然了,与大太监王安联手之后;东林党在排挤政治对手之时,就更得心应手了。于是移宫、红丸一案之中,东林党那是兴风作浪,让非东林官员纷纷落马。但面对新皇帝宠幸的太监魏忠贤,东林党却实在无能为力了。

帝国的权力重心依然在皇帝手中。

新皇帝只会重用自己亲信太监,老皇帝的亲信太监只有告老还乡了;这是皇宫内一种古老的、优良的传统,虽然王安与东林党结成了盟友,但也是无力改变宫内这种古老的、优良的传统。

于是王安很快就被推下了政治舞台。

万历皇帝之时,是用在野政治势力(东林党)与在朝政治势力相互牵制,所以没有真正动用太监势力去牵制官僚集团。

天启皇帝之时,面对东林党控制政府帝国政府的背景下;皇帝自然只有动用太监势力去牵制官僚集团了,在这种背景下魏忠贤势力遂一天比一天大。

东林集团之所以无法与魏忠贤达成共识,主要原因还是在于帝国政府的权力就那么多;如果东林党占的多了,那魏忠贤为首的太监集团自然就占的得少了;如果魏忠贤占的多了,那东林党为首的官僚集团自然就占得少了。这一切是不可调和的。

东林党希望魏忠贤象王安一样听从自己、附属自己;但魏忠贤不是没有牢固权力基础的王安,所以魏忠贤自然不愿意接受给东林党当小兄弟的权力格局。

我们从王安的政治利益可以看出来,他当时只有给东林党充当小兄弟;问题是如果王安的势力巩固之后,他还甘心处于这种地位吗?显然是上帝也不敢保证,因为在权力面前哪有什么温情可言;亲生父子、母子、兄弟、夫妻、一块出生入死的朋友尚且都难说得很,凭东林党与王安的革命友谊,实在让人不敢有太多的乐观。

在权力面前,大家是没有温情可言可言。既然如此,东林党与魏忠贤,遂无法达成共识了。

即使是王安活着,到后来肯定也会与东林党闹出矛盾的。因为在权力面前大家是没有温情可言的。

最初登上政治舞台的魏忠贤,也一门心思的想与东林党搞好关系;只可惜东林党不买他的帐罢了,因为魏忠贤是想与东林党分庭抗礼的,而不是甘心给东林党当小兄弟的。

但太监集团与官僚集团分庭抗礼的事实已存在了。

东林党虽然不满意,却也是没有办法的。这种局面,大约一直维持了四年时间;但最终还是以太监集团的胜利告终。

魏忠贤的权力膨胀大约是源于两个原因;一个原因是官僚集团在党争中分裂为两大阵营;失败的一方从魏忠贤那里寻找支持。另一个原因,则显然是皇帝的支持;因为东林党那种政治追求已触犯皇权了(想建立一个清一色的东林政府,再想安排一个亲东林的太监首领),皇帝既然不想承担打击、杀害忠良的恶名,自然只有假装被魏忠贤所欺骗了;在这种背景下,魏忠贤的权势遂一天比一天大。

当然了,我们必须知道;太监集团是皇权制约官僚集团的一种手段;它的真正操纵者永远的皇帝;如果皇帝愿意支持官僚集团,那太监集团就永远无法占有上风。

也正是在这种背景下,魏忠贤面对东林党、及后来孙承宗的攻击;才会感到惶恐不可终日;最后是皇帝选择了支持他,他才度过这段危机。[注1]

皇帝支持魏忠贤,只是因为东林党的政治追求触犯了皇权;但皇帝对东林党打击,也只是适而止。东林集团做为一股巨大的政治势力,并没有真正被打垮(仅仅是受到了削弱)。韩爌、钱龙锡、孙承宗、孙慎行、文震孟、钱谦益、侯恂这些东林大佬们、或亲东林的重要政治人物依然活着,他们依然有着庞大的政治影响力、代表着社会庞大的利益群体;他们依然拥有着巨大的政治影响力,只是不在主流社会中了。当然了,如果皇帝需要他们,他们随时可以走上朝堂成为举足轻重的政治势力。

而魏忠贤集团,依然是太监集团与官僚集团联合起来的力量;这两种力量是永远不可能真正精诚团结的。因为与魏忠贤联合的代价,就是普遍官僚集团成员放弃自己部分权力、利益给太监集团而换来的。这种行为,本身就是只代表了部分上层“阉党”的利益,与普遍官僚集团成员的利益是矛盾的、对抗的。普遍官僚集团只是迫于形势才接受这种局面(皇帝强有力的支持这种政治格局),只要让他们感到有机会打破这种局面,他们自然都会纷纷起来反抗的。

这也就是天启皇帝死后,魏忠贤集团马上砖崩瓦解的真正原因。

政治就是政治、历史就是政治;他从来不是什么正义与邪恶斗争的童话故事,但我们的历史却显然喜欢把历史、政治写成这个样子。

[注1]:“于是副都御史杨涟愤甚,劾忠贤二十四大罪。疏上,忠贤惧,求解于韩炉不应,遂趋帝前泣诉,且辞东厂,而客氏从旁为剖析,体乾等翼之。、、、、、”(详见《明史、魏忠贤传》)

“魏广微闻之,奔告忠贤:“承宗拥兵数万将清君侧,兵部侍郎李邦华为内主,公立齑粉矣!”忠贤悸甚,绕御床哭。帝亦为心动,令内阁拟旨。”(详见《明史、孙承宗传》)

明帝国的灭亡》小说在线阅读_第43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泪痕春雨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明帝国的灭亡第43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