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杨鹤的“抚”;是最具明帝国后期特色的官场行为。虽然政治写满了“利益”两个字;但大家都是回避这两个字。解决帝国的危机,那注定会触犯某些利益群体利益的;但帝国政府永远回避这个事实。

贵族、上层太监、官员、地主、缙绅的既得利益自然是不能触犯的;在这种背景下,杨鹤靠什么解决西北流寇问题呢?那自然只能是给流寇们讲一大通政治报告,告诉他们放下武器后,帝国政府会解决他们的一切困难。但?这绝不是一通政治报告能解决的事,因为这是需要大笔白银、粮食做后盾的,如果没有这种后盾,那杨鹤许下的话都不过是根本兑现不了谎言罢了。问题是:这些银子、这些粮食从哪里来呢?你想从谁家里往出拿这种东西,他们也会跟你急的、跟你哭穷的。

杨鹤的失败,终于让帝国断绝了这种幻想。

解决帝国危机,那注定是会触犯某些利益群体利益的;如果既得利益集团的利益不能触犯,那就只能触犯最底层百姓的利益了。

于是帝国发出最响亮的呼喊:乱者必斩!主剿的战略终于成为帝国应付西北危机的主要战略了。总而言之,底层的利益群体你得无条件的服从帝国的既有秩序,无论这既有秩序带给你的是什么?

帝国的社会矛盾终于无可调合了,帝国政府也放弃了试图调和的努力了。面对造反作乱的百姓,多造几门大炮、多练几万兵,什么都有了!但结果终于是,流寇越来越多;面对这种局面,帝国政府也满怀信心的认为,只要我们再加把劲、再做得巧妙些,就可以把这流寇危机给解决了!

在利益面前是没有温情可言的;当然了在利益面前,人们也是没有理智可言的。

[注1]:“明年,总督都武之望死。久之,廷臣莫肯往之,群推鹤。”(《明史、杨鹤传》)

[注2]:杨鹤所说的培养小民元气、封疆元气、士大夫元气,并非泛泛之谈,而是针对某些高官胸腑间一片杀机,逞一时之快而发的。朱由检领悟到这层用意,在奏疏上批示“培养元气,今日要务”,表示赞许。但是掌权的阁部大僚却以为:“这学问用不得。”培养元气还不是时候,决意把不随潮流、独抒己见的杨鹤排挤出中央政府。这就是吏部会推杨鹤出任陕西三边总督的背景。(樊树志《大明王朝的最后十七年》)

明帝国对流寇的态度 (二)从张献忠的诈降谈起

“我曾经在图书馆翻过半个月的史料,查询张献忠先生投降的相关问题,我知道他是经常投降的,但我不知道,他能经常到这个份上。

简单地说,他的投降次数,用一只手,是数不过来的,两只手都未必,而且他投降的频率也很高。有一次,从投降到再反,只用了十几天。

这是难能可贵的。一般说来,投降之后,也得履行个程序,吃个饭,洗个澡,找个地方定居,以上工作全部忙完,至少也得个把月。但张先生效率之高,速度之快,实在令人咂舌。”

以这上段话,摘自于当年明月《明朝那些事》中。

张献忠这样一再玩诈降手段,却一再屡屡得手,这是是因官兵将领都人头猪脑很好欺骗?还是因为官兵将领都非常善良,总会给流寇一条改过自新的路呢?显然都不是的!

张献忠没完没了的诈降,却始终保持着完整的编制;这本身证明,张献忠每次诈降时都不是处于绝对的劣势之中;如果张献忠真的处于绝对的劣势之中,张献忠的军队让官兵给改编了。

为什么官兵从不去改编张献忠的军队呢?

原因非常简单,那就是官兵每次所占的优势实际上非常有限、甚至根本不占优势;否则,官兵怎么可能对诈降成性的张献忠一直这样宽容、信任呢?

按官兵将帅单方面的说法永远是:他们已取得了绝对的优势,只是轻信了敌人的诈降,而丧失了重创、全歼敌人的机会。

当然了,这种说法,永远是官兵将帅的一面之词。

这种故事,本身也有一定可信度的;但这种故事实在太多了,多的已让人不敢相信了。就好象当年明月在《明朝那些事》中调侃张献忠的诈降那样,张献忠诈降次数之多、诈降之频繁实在已到达了滑稽的、离奇的地步了。

崇祯七年,陈奇瑜(当时任五省总督),把李自成、张献忠等众多流寇都包围在车箱峡中了;据说陈奇瑜当时如果不轻信流寇的诈降,就能全歼这些流寇。但很可惜,陈奇瑜却轻信了流寇的诈降。明帝国政府遂为此哀哉、痛哉、惜哉的大呼小叫得响彻天地。在他们看来,如果不轻信这次诈降,那流寇恐危机恐怕就快结束了。

但如果我们看看此前、此后的事;就会发现所谓官兵因为轻信才接受诈降的事,那全是官兵是一面之词。

在陈奇瑜轻信诈降前不久,明帝国官兵还轻信过流寇另一次大规模的诈降。当时共有六十一位流寇首脑向明帝国官投降,这次诈降的规模之大,恐怕比车厢峡的诈降还要大。当然了,这次诈降引发的后果也是惊人之极了。

这次诈降在明末农民战争史上可是划时代的大事,史称“渑池渡”。因为通过这次诈降,流寇开始越过黄河大规模的进入河南、山西、四川、湖广、安徽;流寇之祸遂从西北局部问题,演变成了明帝国的心腹大患。

面对这种后果,明帝国政府那是哀哉、痛哉、惜哉的大呼小叫个没完没了。在他们看来,如果不轻认这次诈降,那流寇就有可能被消灭在西北一隅之地。

这是崇祯六年十一月的事。

这种事情过后,才仅仅几个月;陈奇瑜就又轻信了流寇大规模的诈降。陈奇瑜有记性没有?

在陈奇瑜接受诈降之后几个月后,流寇更闯入凤阳把朱氏皇帝家的祖坟给挖了。大明帝国的君臣,更因此哭得声震天地。

这件事是张献忠干的!

张献忠干出这种耸人听闻的悍事之后;照样还能与明帝国政府玩诈降的游戏。在杨嗣昌玩十面张网战略之时,李自成被杨嗣昌追得没命跑路,但张献忠依然一句“我想投降”,明帝国政府马上接受他的投降。

明帝国政府对张献忠那真谓用心良苦;“渑池渡”诈降时有张献忠,车箱陕诈降时有张献忠,挖大明皇帝家祖坟时有张献忠。但在杨嗣昌十面张网之时,张献忠再高呼一句“我要投降”,明帝国依然愿意为张献忠打开悔过自新的大门,并且还让他保留着完整的武装。

一个人被对方用同一种方法,一而再、再而三的欺骗,这就绝不能用他们轻信对方可以解释了。因为一个人再愚蠢也不会犯这种错误。合理的解释只有一个,他们都有不得已的苦衷,所以明知道对方根本不可信,却又不得不相信。

所谓官兵在绝对优势背景下,轻信敌人才接受诈降的说法;纯粹是官员、或官僚化的将领哄骗皇帝、政府的说法罢了。因为一个人只要不是人头猪脑,就没有道理让敌人用同一种方法、没完没了的欺骗个够。真正合理的解释是官兵当时所拥有的优势非常有限、甚至根本就不占优势,一旦真把敌人逼入绝路会使自己陷入非常危险的境地,所以他们只有接受流寇的投降,虽然大家都知道这种投降通常只是诈降;他们也只有接受。

就好象三个丨警丨察追八个劫匪一样,丨警丨察把劫匪给追得无路可走了;但现在真正的问题来了:三个丨警丨察面对八个拿着枪的劫匪,他们之间要是打起来,谁会把谁给消灭了呢?

如果三个丨警丨察想把这个八个拿枪的劫匪都带回丨警丨察局,恐怕他们都也得做好牺牲的准备!如果丨警丨察认为这种牺牲太没有价值,他们自然只有给劫匪让出道来。

明帝国官兵轻信流寇诈降,不过是这种背景下的产物罢了。

官兵是出来混饭吃的;

流寇也是出来混饭吃的。

如果双方势均力敌,谁都感觉这样打下去会弄得两败俱伤;那他们自然很容易达成共识避免战争。

当然了在这种背景下,通常都是由流寇出来诈降;而由官兵出来接受这种诈降。于是官兵与强盗之间,自然而然的避免了一场两败俱伤的硬仗了。

并不是官兵轻信流寇,才接受诈降;而是因为官兵不想与流寇玩命,所以只有接受诈降。

这是流寇与官兵之间默契的游戏规则。

因为大家都是出来混饭吃的,何苦明知道会打得两败俱伤还要去打呢?这是张献忠可以一再诈降却百用不爽的条件与原因;这也是普遍流寇首脑,一再诈降却百用不爽的真正背景与原因。

否则,做为明帝国的各级将领,谁也不可能是弱智,会没完没了的相信这些毫无信誉的、都诈降成性的流寇?更不可能会因此一再放弃全歼敌人的机会。

流寇与官兵,本来就没有什么本质的差别;他们都是靠打仗求生存的。而且他们之间的行为,也变得也越来越像了;当时民间流传的话是:“寇过如梳,兵过如栉”。他们之间实际上并没有本质的、不可调和的矛盾。

明帝国的灭亡》小说在线阅读_第22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泪痕春雨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明帝国的灭亡第22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