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注1]初,逆当死后,上欲因台谏言定「逆案」,大学士韩爌、钱龙锡不欲广搜树怨,仅列四、五十人以请。上不悦,再令尽列以闻;且曰:『皆当重治,轻则削籍』。阁臣复以数十人呈进,上怒,不称旨;命分三等:曰称颂、曰赞导、曰速化。且曰:『忠贤一人在内,自非外廷逢迎,何遽至此!其内臣同恶者,亦当入之』。

于是案列甚广,几无遗矣。

三月辛未,廷臣上钦定「逆案」,诏刊布中外——共二百十八人,以七等定罪。(见《崇祯实录》)

而结果呢?在我们现在非常著名的、罪过非常大的“阉党”成员王化贞、高第,在当时的逆案中都找不到名字。后来王化贞、高第之所以成为著名的“阉党”人物,无非是美化东林革命史需要而出现的。

三、军队的战斗力

明帝国的军队,已被吃空饷、挂名、老弱充数给掏空了。所以帝国军队就开始用另一种方法补救军队,那就是训练“家丁”的方法;[注1]这种方法是培养出一部分真正的战士,用真正战士的标准要求这些人。

从好的方面去看,“家丁”制度并没有错;因为这是一种自古就有的军事方法;换而言之就是把军队最精锐的将士集中起来使用;他会成为冲破敌人阵脚、突破敌人防线的强大力量。但明末的“家丁”制度,却是建立在畸形的基础之上,因为这是建立在明帝国军队普遍虚冒军费、普遍丧失战斗力的基础之上。

所以明末的“家丁”制度,只是使明帝国军队虚冒军费、老弱充数成为公开的秘密。因为挂名十万军队,只要训练出一两万(甚至更少)可用的军队就可以了。在这种背景下,那吃空饷、挂名、老弱充数岂非成为半合法化的事了。在这种背景下,那帝国将领拥有一两万合格的士兵,就敢报十多万军队,岂非也是自然而然的事了。

这就是帝国军队一说起来动则十多万,但真正能投入战斗中的军队实在没有多少,至于合格的士兵就更没有多少了。

这也就是帝国政府催促军队进行战斗之时,帝国军队总是说兵力不足、总是说时机不成熟。因为帝国的军队从来都是帐面上的数字。

当然了,明帝国与满清永远无力进行野战!

野战之时,军队需要的是真正的战士,简单的人数占上风并没有多大的意义。不是真正的战士人数即使再多,常常对战役也没有多大的帮助;因为他们面对敌人的进攻,常常会成为敌人最先突破的地方,成为军队最先溃退的地方。而一枝十万人的军队,如果有三五万、甚至更多人的开始溃败,那这枝军队想不溃败能行吗?

这才是明帝国军队,渐渐失去野战能力的原因。

这也就是帝国几次大会战,十多万军队通常总是一接战就溃散、甚至不战自溃的原因。因为明帝国军队,通常都是几千、或是万余真正的战士,夹杂在数万、十多万滥芋充数的(甚至根本就是不存在,只是吃空饷、挂名的)的人中间;一旦投入野战之中,那军队随时可能被冲溃,甚至还没有打仗,自己就会溃散了!

因为这样的军队不要说与敌人打仗了,就是自己军队大部分人的恐惧气氛,投降、溃散的行为,就足以把整个军队给冲垮了。

泪痕最初对明帝国与后金之间战役的伤亡比例感到不可思议;(比如萨尔浒战役,满清据说只伤亡了五百人,而明帝国方面的伤亡竟然是好几万);后来泪痕渐渐明白了,这种伤亡比例也是有可能的。因为明与后金之间的战役,通常是正规军队与一群乌合之众在作战;这种伤亡比例实在有可能。

军队是最讲求纪律的地方;如果这个地方充满了弄虚作假、自欺欺人、滥芋充数、贪污、腐败、受贿,那让谁当将领,也无法让它真正拥有战斗力了!

因为军队是最讲求纪律的地方,如果这种地方没有了纪律,那它人数再多也不过是一群拿着武器的乌合之众罢了。这种军队让谁当统帅,又能怎样呢?

但这一切,显然已不是某个高级将领所能改变的了;因为这一切就是帝国皇帝、帝国政府,也都只有默认其存在,根本不敢全力整顿;因为这一切代表着人数众多的、影响巨大的利益群体的既得利益;帝国皇帝、帝国政府对此,只有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哪敢真正触及呢?

既然帝国军队已被官员、将领们通过种种方式掏空了;那帝国的军队虽多,但在一个具体战场上,最多也就保持着数字上的优势;真正具有战斗力的部队,恐怕与满清军队相比也远远处于劣势!

驱赶这种军队与敌人主力打野战;那实在是强人所难。驱赶这种军队与敌人主力打野战,就好象给普通老百姓临时发些武器让他们出城打仗一样。他的人数再多,也是没有多大意义的!

统率这种军队,面对敌人军事主力;明帝国的将领心中所想的;恐怕永远是一种最伟大的战略,那就是保护好城池的安全(躲在城池里)、保护好军队的安全;等敌人耗不行了(等敌人抢够了),我们自然可以“趁胜”收复失地、取得把敌人赶跑的大捷!

除此之外,我们实在看不出他们还有什么想法。

即使他们拥有的兵力是敌人的两三倍,我们也实在看不出他还有什么想法。(宁锦之战时,明帝国的兵力竟然是满清兵力的两三倍;但明帝国军事主力也从来都不敢走出城门一步)

当然了,再经过有理论水平的将领总结,于是就出现了所谓的“城墙、大炮”理论,好象帝国军队根本用不着出城打仗,就能保卫了帝国安全,更能够成功收复失地。这种连小孩子也欺骗不了的谎话,竟然成了历史上最伟大的军事发现。

帝国的军队已腐烂成这种样子,但帝国政府却显然不敢、也无力去解决这个问题。

于是袁崇焕的神话出现了。

袁崇焕的神话,包含两层意思。一层意思是:帝国军队虽然腐烂了;但如果战略运用正确,一样可以大败敌人的。另一层意思则是:帝国军队虽然腐烂了,但如果出现一个优秀的统帅,一样可以大败敌人。

这本来就是帝国政府垂死的、自欺欺人的幻想。

这种观点,显然是整个既得利益集团最喜欢听到的观点!

反对袁崇焕的神话,实在就等于说:帝国军队一败再败,完全是由于军事系统腐烂造成的。如果不改变这种状况,那帝国军队让谁指挥也只有失败。但?这不是明着给帝国政府出难题吗?那这不是明着要挑战既得利益集团既得利益吗?

如果袁崇焕能把皇太极阻挡在长城之外,袁崇焕肯定用不着死;退而求其次,如果袁崇焕能把皇太极阻挡在蓟门一线,那他也肯定用不着死。

但统率明帝国那种已丧失了野战能力、机动作战能力的军队,想做到这一切,那实在是太难了。

万里长城万里长,东部一两千里的长城防线;用所谓的城墙大炮战略,那得需要多少军队、多少军费才能防守成功呢?

明帝国以北京、宣大、关宁等为中心的军队,从帐面上看足足有四五十万;(仅袁崇焕统辖的军队就有十五万),但真正战争开始后,帝国能调到主战场上的、不掺水份的合格军队到底有多少呢?

帝国的军事系统已腐烂了!

满清军队想威胁帝国的都城、想深入帝国的腹地,那是随时都能做的;这一切,在袁崇焕活着时已成为了事实,在袁崇焕死后,就更是事实了。

但帝国政府依然沉溺于幻想中不能自拔。

如果袁崇焕在敌人兵临兵北京城下后,能给帝国政府上交一份有实际操作可能性的、过一段时间就能把敌人赶走的军事报告;那相信袁崇焕也用不着死了。

但这种报告,是没有人敢随便上交的,也是制定不出来的;因为率领明帝国那种早已腐烂的军队,去主动进攻敌人军事主力;那是任何一个统帅也无力、更不敢做的事;因为这样做除了导致全军覆灭之外还有什么呢?而一旦造成这种后果,责任谁能担当得起?

后来梁庭栋、张凤翼;宁愿吃大黄慢性自杀;也不敢用这种方法求得侥幸的胜利。后来周延儒、杨嗣昌,宁愿在北京城附近对皇帝睁着眼睛说鬼话,也不敢用这种方法求得侥幸的胜利。而满桂率无奈率军出战,结果也就是一战全军覆灭了。

当然了,袁崇焕在宁锦之战,帝国政府为他调集了十五万大军,面对敌人五六万军队,袁崇焕也绝不敢率主力大军走出城门一步。因为率主力大军出城与敌人打仗,全军覆灭的机会实在太大了。

在这种背景下,满清军队什么时候想深入帝国腹地,什么时候就纵马扬鞭闯进来;帝国政府对此实在是一点招儿也没有。面对敌人这种嚣张的行为,帝国政府除了想着守好城池,等着敌人抢够了撤军外,还有什么办法呢?显然是什么办法也没能在。

袁崇焕也一样;在整个己巳之变这时;我们实在看不出袁崇焕有什么真正的计划、战略;直到战争开始一个多月后,袁崇焕依然向政府递交不了一份有操作可能性的、过一段时间可以把敌人赶出塞外的军事报告!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战争,袁崇焕也晕头转向,不知该如何去应付了。

明帝国的灭亡》小说在线阅读_第15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泪痕春雨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明帝国的灭亡第15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