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战终于来临,西伯利亚汗国最后的抵抗者们与俄军进行了自杀式搏斗。270人战死,50人被俘虏后杀死,库楚姆汗的8个妻子,5个儿子和13个女儿也作了俄国人的俘虏。然而,行动不便的库楚姆汗在卫兵的保护下竟再次奇迹般的脱逃了。
安德烈.沃依斯科夫带着人四处寻找,就是找不到这个征战的最终目标。只好无奈的向沙皇报告:“我乘木筏在鄂毕河上航行,在鄂毕河岸的森林里寻找库楚姆汗,但到处都没有找到他。”[19]
从此,库楚姆汗在历史上消失了,俄国人再也没有听到过关于他的确切消息。只是通过传言,得知他仍然拒绝身边的人让他投降的建议,“年老、耳聋、眼瞎,失掉了家庭和财产的库楚姆汗仍旧是骄傲和倔强的。”[20]
这是失败者对于胜利者最后的傲慢。
1600年,俄国人终于得到了库楚姆汗的死讯,但究竟是如何死的,却有多种说法。有的说他被部下杀死,有的说他被诺盖人所杀,还有的说他死在卡尔梅克地区。
从1581到1598,整整十七年,“驱逐不信神的撒旦库楚姆”的口号终于成为了现实。原西伯利亚汗国地区每年为俄国提供数十万张的各类毛皮,在贵金属缺乏的十七世纪,这些毛皮起着黄金储备的作用,是国库收入三分之一的来源。
俄国人不再顾及有人会打扰他们向更为广阔的天地区征服和殖民了,鄂毕河、额尔齐斯河流域已经完全属于他们,下一步,是叶尼塞河。
(十六)世界第一领土大国
库楚姆汗的死,标志着西伯利亚汗国彻底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自此以后,在对整个西伯利亚地区征服的过程中,虽然仍会有人英勇的抵抗,但如此难缠,让俄军踌躇难行近二十年的人物再也没有出现过。
打开地图,从西向东,叶尼塞河、勒那河、东北亚、贝加尔湖、黑龙江……,北极熊一步一个脚印向前推进。
1619年,俄军在叶尼塞河西岸,克姆河口上方十二俄里处建成叶尼塞斯克城,这是连接西伯利亚东西两大部分的咽喉,以此城为依托,俄国人打败了这里的吉尔吉斯人、开特人和通古斯人,逐渐将叶尼塞河流域纳入掌控。到十七世纪末,叶尼塞河地区成为西伯利亚地区仅次于托博尔斯克的第二大农业产业中心。
1643年,在打败了雅库特人和通古斯人的一些部落后,俄军在勒那河左岸,萨伊萨拉湖附近修建了雅库次克城,到17世纪中叶后,勒那河流域进入俄国版图。
1633年,俄军进入东北亚,最先遭遇的是尚处在原始社会的尤卡吉尔人,1641年,宣布征服“尤卡吉尔土地”,尤卡吉尔人在抵抗过程中人口减少了百分之四十四,其中阿纳乌尔部落被彻底屠灭。
1652年,乌达河流域宣告“服从沙皇统治”,与此同时,俄军进入贝加尔湖地区。
这里是蒙古人的聚居地,属于漠北喀尔喀三汗部的领土。因为居民生活在贝加尔湖以西,故被俄国人称为“布里亚特人”。虽然人数稀少,却继承了祖先的骁勇,反抗极为激烈,俄军多次有百余人的部队被全部歼灭。可在俄军不断的进兵之下,布里亚特人大量南逃,到十七世纪末,贝加尔湖地区也彻底被北极熊吞下。
这样一来,进入黑龙江流域的道路便敞开了。
在入侵黑龙江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个类似于叶尔马克的人物哈巴罗夫。此人原本是雅库次克地区的大富商,因为得罪了督军被剥夺了全部财产,于是决定去“探险”。他于1653年抵达乌苏里江与黑龙江的汇合点,在这里建设了要塞,后来发展成为现今的哈巴罗夫斯克城。这是俄国人进入黑龙江流域的开始。
但这一次,北极熊遇到了也在积极向外扩张的清帝国,一往无前的势头终于被挡住,不但是哥萨克,就是帝国的正规军也无法顺利前进。经过30多年的反复争夺,最后双方只能在笔墨上打起了官司,1689年签订了《尼布楚条约》。
屡屡损兵折将的俄国运气出奇的好,正赶上清帝国与准噶尔汗国争夺外蒙古的战争。为了避免俄国帮助准噶尔,清朝康熙皇帝放弃了以尼布楚为边界,而以额尔古纳河为边界,牺牲了近四十二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而俄国虽然得了便宜,但与觊觎已久的黑龙江失之交臂,也算是扩张史上的败笔。这个遗憾,直到鸦片战争后,清朝衰落,俄国乘着西方列强入寇中国的东风,才连本代利的收了回来。
向南无法前进,俄国人又转向北方。
1697年初,哥萨克五十人长阿特拉索夫集结120人的队伍征服堪察加半岛,在这里与勘察加人进行了激烈战斗,建立了堪察加等城堡。到1711年,整个堪察加半岛被征服,并入俄国版图。
16和17世纪的地球上,与俄罗斯一样在疯狂的聚敛土地和财富并获得成功的,还有奥斯曼土耳其、西班牙和葡萄牙,一个老式帝国,两个新殖民帝国。奥斯曼帝国随着衰落,所有的土地和其他老式帝国一样分崩离析。西班牙建立了第一个“日不落帝国”,所获得的真金白银更是俄罗斯难以企及。但他所获得的领土,却在日后全部失去,继之而起的大英帝国比他占得的土地更多,也难免步其后尘,最后只保住了英伦三岛。
而俄罗斯,却是稳扎稳打,吃下的肉决不再吐出,在领土上实实在在的打夯。即使衰落到极点,什么都在动摇,唯独土地没有大的变动。
无论对俄罗斯赞叹还是诅咒,“探险者”们的勇气和贪婪是打夯的动力,而原著民的抵抗,则是把夯打得如此之牢的动力。
历史走到今天,俄罗斯坐定世界第一领土大国交椅,回望冰海雪原的征服史,叶尔马克和库楚姆汗是最值得仔细品味的人物。一个,为了征服的职责,一个,为了抵抗的使命。他们都为此奋战到最后一刻,没有退缩,也没有放弃。
他们都值得人们记住,无论谁来扮演“魔鬼”的角色。
外一篇:蒙古的“波斯帝国”——伊儿汗国史话
在蒙古四大汗国中,伊儿汗国是个最为年轻,当其他汗国已经传了数代,在领地内站稳脚跟的时候,他才刚刚诞生。
他的寿命也不长久,刨除早期便被兄弟国家吞并的窝阔台汗国外,金帐汗国国祚长达267年,察合台汗国虽然屡屡分裂,竟绵延453年之久,相对而言,他91年的生命,太短了。
在称号上,伊儿汗国的可汗们也很“委屈”,其他汗国,虽然也在名义上是蒙古帝国的屏藩,但在帝国崩溃后,各自独立发展,“金帐汗”、“察合台汗”的头衔也看不出什么低人一等。而“伊儿汗”却明确表示了藩属地位,意思是“附属的汗”、“臣属的汗”[1],无论如何强大,都挂着个臣仆的帽子。
但是,伊儿汗国又是很幸运的,在他灭亡之后,并没有随着时间流逝而被人所淡忘或者唾弃。在伊朗人心中,他是可以和上古波斯帝国、萨珊波斯帝国一样被承认并值得骄傲的政权,是“伊朗诸朝代中的一个组成部分”[2]。
除了他的宗主元帝国之外,没有一个汗国享受到这个评价。
伊朗比中国有着更为悠久的历史,也曾经有过显赫的辉煌,在蒙古西征时,他们也遭受惨痛的苦难。
但他们为什么会承认这个外来的政权?那片古老而神秘的土地,在旭烈兀及其子孙统治期间,都发生了什么?
当东亚和中亚的蒙古汗国的故事相继讲完,我们可以把目光西移,到西亚,去看看这个似乎与我们的历史并不相干的地方了。
那里的故事,也很精彩。
(一)站在祖父的肩上
伊儿汗国的建立者,是成吉思汗第四子拖雷的第六个儿子旭烈兀。而建立的过程,则是旭烈兀领导的蒙古帝国第三次,也是最后一次西征。
蒙古帝国有过三次西征,第二次的拔都西征目标是欧洲,而第一次和第三次西征目标是中亚和西亚。旭烈兀是一个卓越的统帅,但若没有祖父打下的基础,他的伊儿汗国,绝不可能顺利的建立起来。
前人种树,后人乘凉,旭烈兀是站在爷爷的肩上,成就自己事业的。
成吉思汗那次举世震惊的西征,标志着蒙古人走出了东亚,开启了世界范围的“蒙古帝国时代”,也彻底改变了世界的历史走向。
但这次西征却是由一个贪财小人所引起的。
1218年,成吉思汗为了打通西方商路,派出一支450人的商队前往河中地区贸易。而此时的河中地区,是另一个新兴强国花剌子模帝国的领土。商队到达边境城镇讹答剌时,该城长官亦纳勒术垂涎商队财物,将450人杀死,并没收货物。
从建国开始,蒙古人一直在攻城掠地,西辽、西夏、金朝等等国家都只有挨打的份,何尝受过这样的屈辱?但此时的成吉思汗眼光还是在如何消灭自己的世仇金朝,对于这个严重的事件,他主张息事宁人,派出使团前往花剌子模,与他们的苏丹交涉,希望他惩治罪犯。
可花剌子模的苏丹摩诃末并没有和解的意思,肆意羞辱蒙古使臣,摆出一副“我是强国我怕谁”的架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