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这是一个富可敌国家族,这样的家族原本对中央集权的俄国有害无益,但难得的是,家族的首脑们都是坚定的爱国分子,可以“不顾个人利益,为祖国忠诚的服务”[15]。

早在1558年,伊凡四世便召见了家族的首脑亚科夫和格利戈利,向他们颁发了“管理西伯利亚人及其他汗国和地区人们的一切问题”的诏书,让他们作为自己在西伯利亚代理人。赐予他们从卡马河到楚索瓦亚河流域的八十八俄里长的土地,并允许移民,同时免捐税二十年。

从这时候起,沙皇对于斯特罗甘诺夫家族的赏赐接连不断:1564年,伊凡四世赐予家族坎克尔城以下二十俄里的土地,并允许他们自己制造火炮、枪支和招募军队;1568年,赐予楚索瓦河口上溯八十俄里两岸的土地;1574年,赐予托博尔河流域的土地……

随着一次次的赏赐,斯特罗甘诺夫家族终于和西伯利亚汗国接壤了。

忠于沙皇的家族首脑们自然知道主人的良苦用心,就是要他们作为征服西伯利亚汗国的前哨。为了不辜负圣恩,家族的武装在西尔瓦河与亚伊瓦河建立了西尔文斯克、亚伊文斯克、尼日涅-楚索夫斯基、维尔霍涅-楚索夫斯基、瑟尔文斯基、奥切尔斯基等军事要塞,形成了一个坚固的堡垒链,一方面是为了防御,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日后进攻西伯利亚汗国建设后方基地。

在沙皇不停的用赐予土地的方式敦促斯特罗甘诺夫家族向东挺进的时候,库楚姆汗也在积极的作着战争准备。作为一个民族、部族林立的国家,要想把所有人团结起来仅靠祖先的血统是远远不够的。他开始大力推行伊斯兰教,希望用宗教的力量作为纽带来巩固统一。果然,库楚姆汗的政府获得了空前的认可,他的军队中包括了几乎所有的民族和部族的青壮年。

当斯特罗甘诺夫家族的要塞鳞次栉比的出现在边境的时候,库楚姆汗认为自己已经不能再等待下去了,进攻,是最好的防守。

1572年7月,一支由蒙古人、切里米西人、巴什基尔人、奥斯恰克人组成的军队围攻了坎克尔城和克尔格丹城,杀死了86个俄国人;1573年7月,库楚姆汗的侄子马麦特库尔率军攻向彼尔姆地区,进逼到斯特罗甘诺夫家族在楚索瓦河畔的城堡附近,不但杀死和俘虏了大量俄国人,连沙皇派驻在此地的特使列季亚克.切布科夫也被击毙。

一系列的袭击让斯特罗甘诺夫家族损失惨重,于是,他们向沙皇上书,希望政府能够允许他们进攻西伯利亚汗国。

这个要求太为伊凡四世分忧了,应付西方战争已经让帝国的兵力捉襟见肘,可西伯利亚的事情也不能坐视不管,伊凡四世正等着这样的上书。于是,1574年伊凡四世在亚历山大皇村召见斯特罗甘诺夫家族首脑,明确的允许他们扩招私人武装作为帝国的军队“去惩罚君主的叛逆者”。

有了沙皇的特许,斯特罗甘诺夫家族终于可以甩开膀子大干一场了。但他们知道,自己的私人武装看家护院还可以,要去真刀真枪的征服一个国家实在有些力不能及。他们需要有着丰富野战经验,凶狠、狡猾并对死亡无所畏惧的部队。也就是说,他们需要毫无牵挂可以勇往直前的亡命徒。

于是,一个外号叫叶尔马克的哥萨克和他的匪帮便当仁不让成为了首选。

(十二)哥萨克叶尔马克

俄罗斯有一个非常特殊的群体,他们不是一个民族,却有着相同的生活习惯和组织系统;他们不是一支军队,却几百年以作战作为立身之本;他们并不以游牧著称,但却曾经是让无数人闻风丧胆的精锐骑兵。

他们的名字叫哥萨克。

哥萨克这个词来自于突厥语,按字面解释是“携带轻武器的寻宝者”,后来演变成为“自由自在的人”。用其他的名词来解释的话,褒义的就是“绿林好汉”,贬义便是“强盗土匪”。

从伊凡四世开始的俄罗斯农奴化过程,把众多不愿为奴的人逼迫逃亡到边区尤其是南俄草原谋生。这其中以俄罗斯人和乌克兰人为多,还有一些波兰人、摩尔多瓦人和波罗的海人,这些逃难者积少成多,逐渐成为一个庞大的群体。

在受到西南部草原游牧民族的影响之后,这个群体具备了能骑善射,极端讨厌约束的特性。沙皇政府对他们还鞭长莫及,于是,抢劫成为他们赖以为生的主要手段。路上的商队、河里的商船、边境的城市、游牧民族的帐落,都是他们猎取的目标。

倚仗着矫健的顿河马、锋利的哥萨克弯刀和长达三米的长矛,哥萨克四处横行,作着刀头舔血的没本钱买卖。在哥萨克的营地——“塞契”中,大部分居民依靠战利品为生,一部分人从事渔猎与养蜂,只有小部分已婚年长的人务农。

他们在17世纪后,逐渐成为了沙皇的重要兵源,为俄罗斯的扩张和强大贡献甚大,但在伊凡四世时期,还是让沙皇极为头疼的“匪帮”。

日后成为俄罗斯的大英雄,被称为“西伯利亚的征服者”,

“新土地的发现者”的叶尔马克,在“改恶从善”之前,便是一个让伊凡四世称为“恶贯满盈的强盗”的哥萨克。

叶尔马克只是外号,他的原名叫瓦西里.季莫菲耶维奇,出身于卡马河一个贫寒的农民家庭,虽是庄稼汉,但却没有老实本分的家风,祖父阿法纳西.加里宁就因为抢劫而被打入大牢。在他成年后,不甘心于穷困的生活开始出门闯荡,到伏尔加河、顿河一带闯荡,成为了一个哥萨克。

年轻人孤身闯世界总不可能一开始就遇到机会,瓦西里也是如此,在多年飘泊中,他拉过纤,作过伙夫,因为会做饭,便被人送了一个“叶尔马克”的外号,意思是“饭锅”[16]。这个绰号一点都不响亮,不如“及时雨”、“托塔天王”之类让人如雷贯耳,但外号如何并不能代表本人能力,上不了台面的绰号背后,很可能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在以后的历史中,瓦西里的本名成为了叶尔马克的注解。

在社会底层混了一段时间后,叶尔马克终于正式加入了一个哥萨克团体,这一下,便把他所有的长处都发挥出来了:身强力壮,武艺高强,组织能力出众。这些都是一个领袖的必备条件,于是,叶尔马克很快成为了一个哥萨克镇的首领。

在叶尔马克的带领下,这支哥萨克发展迅速,在伏尔加河下游、顿河中下游和里海北岸的广大地区,只要一提叶尔马克,可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众多哥萨克小团体也前来投奔,叶尔马克的队伍扩展到了数千人。

可土匪毕竟是土匪,实力一壮大便有些忘乎所以。不但对所有被盯上的商队和商船实行抢光政策,连沙皇的官船都不放过,甚至杀死邻国派往莫斯科的使臣。

原本对这些啸聚山林的强盗,伊凡四世是不愿意专门花精力来对付的,可闹到这个地步,不仅仅是影响了商贸,连边疆的稳固都成了问题,于是,1578年颁下谕旨,下令剿灭这些匪帮。

哥萨克虽然骁勇善战,但和正规军相比不但人数少而且武器、训练都相差很多,一个又一个哥萨克队伍被消灭,叶尔马克的部队在与官军的作战中也溃不成军,只得带了五百余人的残部跑回家乡隐遁下来。

如果没有斯特罗甘诺夫家族准备入侵西伯利亚,叶尔马克最后的结局也不过就是再次复出,然后被官军剿灭走上绞刑架——所有匪首必然归宿。

正当叶尔马克在官军追捕下惶惶不可终日的时候,意外的收到了一封邀请信,写信给他的是斯特罗甘诺夫家族三个首脑人物:谢苗、尼基塔和马克西姆。信中三位大富翁对这位绿林好汉大加吹捧,并为他指出一条明路:只要他能够帮助斯特罗甘诺夫家族征服西伯利亚汗国,就可以得到沙皇的赦免,甚至还能得到册封。

叶尔马克没有任何理由可以拒绝,去征服一个国家虽然很冒险,但相对于和沙皇对抗来说还是要简单的多,也有希望的多。他不是起义军领袖,用不着什么内心挣扎就接受了“招安”。

1579年,叶尔马克率领自己仅剩的540人的队伍来到了斯特罗甘诺夫家族领地的楚索瓦亚城,受到家族首脑的热烈欢迎,笑纳众多礼物。从此在这里的农庄驻扎下来,耕田练兵,准备随时应主人的召唤而进行东征。

哥萨克是天生就是难以安静的,虽然在斯特罗甘诺家族的农庄里不用担心安全而且吃喝不愁,但平静的生活让他们躁动不已。

不知多少回,他们会向着东方投去充满征服欲望的眼光。

(十三)叶尔马克的大冒险

两年之后,快憋疯了的叶尔马克和他的手下总算等到了这一天——谨慎的斯特罗甘诺夫家族终于决定动兵。

1581年9月10日,在斯特罗甘诺夫家族首脑举着手绘圣像的祝福中,叶尔马克率领着840名远征军开拔了。

这里有他的老部下540人,另外还有300人是斯特罗甘诺夫家族的“家丁”,其中有很多是在立窝尼亚战争中被俘虏的德意志人和立陶宛人,忠诚虽然不能保证,但有着丰富的作战经验,而且要钱不要命。

最后的可汗——蒙古帝国的余辉》小说在线阅读_第62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班布尔汗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最后的可汗——蒙古帝国的余辉第62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