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这位玉素甫号称“和卓”。这个称呼来源于波斯语,最初用来称呼市民中的显贵,但不知为什么后来专指宦官。几经演变,在中亚和新疆的伊斯兰教用语中意思为“圣裔”,也就是阿拉伯帝国哈里发阿布.巴克尔和乌马尔的后裔,还有说是阿里除和法蒂玛以外的其他的妻子所生子孙的后裔。总之,是代表神圣的血统和身份。

玉素甫的和卓身份是否属实,既没有可靠资料来认证,也没有可靠证据来否定。但在中亚的伊斯兰教徒中,却是对这位“圣裔”深信不疑。萨亦德汗也不能例外,甚至表示愿意放弃汗位追随其去做苦行僧。

希望扩大教权玉素甫,当然不能让支持自己的汗退位,他对萨亦德汗言道:“统治权是接近真主的最佳捷径,……王者一句话所给予的恩赏,比苦行僧终身所给予的恩赏还要高。”[17]

萨亦德汗接受了老师的话,决定在王者的位置上,对真主更加尽心竭力。他的作为,便是对身边最大的“异教徒”实行征服——进攻藏传佛教的中心乌斯藏。

1532年,萨亦德汗命赛义德的侄子马黑麻.海达尔为先锋,自己统帅主力从和田出发,开始了他最后一次圣战。

马黑麻.海达尔便是著名的《拉失德史》的作者,不但史学成就斐然,而且还是卓越的军事指挥官,很快攻下了努布拉。萨亦德汗随之赶到,但高原气候使他患上了高原病,难以继续进兵。后由马黑麻.海达尔继续前进,自己则前往巴尔提驻扎,收服了那里的头人。

马黑麻.海达尔一路上攻城略地,进入克什米尔地区,1533年攻陷其首府斯里纳加。这里的统治者无法抵抗,只得向叶尔羌汗国称臣,献上大量珍宝,并将自己的女儿嫁给萨亦德汗的次子亦斯干达尔王子。马黑麻.海达尔取得胜利后,率军返回巴尔提,受到萨亦德汗最高规格的奖赏。

此时的萨亦德汗还没有从上次的高原病中恢复过来,继续前往乌斯藏无异于自杀,于是,他将“摧毁卫藏的偶像庙”的任务交给了马黑麻.海达尔和自己的儿子亦斯干达尔王子,自己返回叶尔羌养病。

在翻越昆仑山的时候,严酷的气候使得萨亦德汗的高原病急剧恶化。部队日夜兼程,希望能够尽快赶到地势较低的地区,可这一回,真主的保佑没有再一次降临到他的信徒身上,1533年7月9 日,在离“高原病不大流行的地方”只有不到20公里的时候,这位戎马一生的可汗撒手人寰,享年45岁。[18]

萨亦德汗的一生磨难不断,凭借自己的毅力和百折不回的精神才建立功业。成为可汗后,没有在汗宫中安享清福,而是屡屡亲自领军继续征战,最后英年早逝,马革裹尸。不论他发动的战争正义与否,努力不懈的精神则足以让人钦佩。

因为突然的去世,使萨亦德汗没有时间安排自己的后事,自己的儿子们和汗国的将军们能否将功业继续下去并发扬光大,只能靠他们自己的选择和真主的赐福了。

(六)三贤君

萨亦德汗去世时,只有一个名叫阿里.海塔的将军在他身边,而这位将军与萨亦德汗所倚重的赛义德不和。作为唯一一个有机会亲听遗命的人,他趁机假传汗命给萨亦德汗的长子,现任阿克苏总督的拉失德,要他一定要铲除赛义德家族,否则“政权一日不能归于我儿之手”[19]。

拉失德王子与他的父亲一样,也是从小历经磨难,一出生就和父亲一起坐牢。萨亦德汗起兵后,他一直在父亲身边,参与了许多重要战役,是一个果敢坚韧的人。虽然他知道这道汗命未必就是父亲的遗命,但也知道赛义德是汗国创建的头号功臣,身受父亲所赐的十二大特权,现在不仅官居“兀鲁斯别吉”高位,同时身兼喀什噶尔总督,整个家族在汗国的势力如日中天。何况,自己的弟弟亦斯干达尔王子与赛义德家族关系非凡,现在和勇将马黑麻.海达尔领兵在外,自己不采取突然手段,继承汗位的便会是自己的弟弟。

拉失德王子以奔丧的名义赶到叶尔羌,而赛义德已经先于他到达,这个智勇双全的人物根本没有想到,自己已经成为拉失德王子必须铲除的目标。7月23日,赛义德到萨亦德汗陵墓前迎接拉失德王子,被拉失德当场下令处死,随后全家被杀。这一切的发生,距他所效忠的萨亦德汗去世,仅14天。

可以说,没有赛义德,就没有叶尔羌汗国的建立,他的无端被处死实可看作悲剧。但也因为他的死,汗国内乱的种子泯灭,拉失德汗开创了汗国的辉煌时代。一个能臣,用自己的血为自己参与建立的国家做出了最后的贡献。

而马黑麻.海达尔在进入乌斯藏后,一路杀向拉萨,沿途缴获甚丰,但也遭到佛教徒们英勇的抵抗,再加上气候严酷,士兵们疲惫不堪。最后,虽然离拉萨只有8天的路程,仍然不得不折返。

当军队行进到拉达克时,新任可汗拉失德汗发来了敕令,要他留原地任职,同时命令解散军队。一夜之间家破人亡的马黑麻.海达尔自然不愿奉命,但士兵们纷纷逃走,亦斯干达尔王子也经受不住磨难返回了叶尔羌。武力对抗已无所依仗,马黑麻.海达尔只好流亡到了印度,后来成为克什米尔的统治者。

在克什米尔期间,他撰写了巨著《拉失德史》,详细记载了从1347年到1541年东察合台汗国、叶尔羌汗国的历史,成为研究中亚史的经典著作。虽然拉失德汗害得他背井离乡,但他仍在前言中写道:将此书献给我祖国的统治者拉失德汗。对拉失德汗的功绩给予了客观评价。

拉失德汗在位27年,是一个治国有术,统兵有方,而且能诗会文,擅长音律的可汗。统治期间联合乌兹别克汗国发动多次对哈萨克汗国的圣战,一度占居了蒙古斯坦,并屡屡击败前来挑衅的满素尔汗,摆脱了与东察合台汗国的臣属关系。在国内继续推行父亲的轻徭薄赋政策,使得经济进一步恢复。

除了内政外交上成绩斐然,拉失德汗还与唐朝的唐玄宗李隆基颇为相似,因为对于音律和诗歌的通晓,让他在生活中甚为多情。一个偶然的机会,他邂逅了平民女子,也是精通音律的阿曼尼莎罕,惊叹于她的美丽和聪慧。便不顾传统,以可汗之尊,在众多大臣陪同下携带聘礼向其求婚。抱得美人归后,夫妻二人琴瑟和鸣,恩爱非常。而阿曼尼莎罕也是一个杰出的女诗人和音乐家,一朝飞上枝头变凤凰,却没有让她迷失自己,仍然痴迷于诗歌和音乐,在宫中创作了大量的诗歌和其他著作,仅流传至今的作品便有诗歌《乃斐斯诗集》,有关女性伦理的《美丽的情操》,有关诗歌、音乐、书法评论的《心灵的协商》等等。维吾尔音乐集大成的《十二木卡姆》便是在她的整理和倡导下,得到拉失德汗的支持,由宫廷乐师卡德尔罕编纂完成。

可惜,这位奇女子仅活到34岁,便因为难产去世,据说,拉失德汗为爱妃的死悲痛不已,从此郁郁寡欢,几乎在同一年也随之去世。

拉失德汗一生当中三次微服巡游全国,了解民情,这不但让他治理汗国井井有条,更让他收获了爱情,在其中的一次巡游中遇到了阿曼尼莎罕。而成也巡游,亡也巡游,在1560年的第三次巡游时,拉失德汗病逝于和田近郊,享年52岁。

拉失德汗的长子阿不都.拉提夫王子在与哈萨克人作战中阵亡,次子阿不都.哈林王子即位。这位可汗注重文治,强调法制,并宽和多谋。在他即位时,汗国中最有军权的是他的四弟,喀什噶尔总督琐非王子。在他进入叶尔羌被宣布为可汗后,琐非王子领兵来到首都,虽然没有明确的表示,但觊觎汗位的意图昭然若揭。

若是别的君主,面对这样的情况,要么发动内战,要么用阴谋将弟弟置于死地,总之,都是要以血来捍卫自己的宝座。但阿不都.哈林汗则是将弟弟请进汗宫,当着母亲哈尼木太后和众大臣的面,和颜悦色地对他说道:“弟弟啊,根据古老的习惯,(人们)把寡人拥上了汗位。如果您希望子得到它,那我的国家这就(给您)。寡人乐意和平相处,不会反对您。”

这话看起来柔弱无力,但却暗示弟弟自己即位既符合传统又受到拥护,而且自己并不贪恋,愿意主动让出,这就把琐非王子放在了一旦反对便会为传统和臣下不容的地位上,并且落得个逼人太甚,醉心权位的恶名。

琐非王子身为一地总督,自然不是有勇无谋的人。哥哥这样的态度给足了自己面子,再要得寸进尺只能让自己彻底被动。于是便向哥哥表示效忠,撤兵回了自己的领地。

而阿不都.哈林汗也没有秋后算账,将自己即位前的领地英吉沙尔城赏给了琐非王子,并指定他作为自己的继承人。

这么一位可汗统治汗国达三十三年之久,致力于发展生产和社会的公平,对于高利贷者盘剥百姓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在司法方面,所有的案件都由可汗亲自审问,“从来未发生一点很小的错误”。叶尔羌汗国秩序井然,百业兴旺。

当然作为虔诚的穆斯林,阿不都.哈林汗也对外发动圣战,而且获得了祖父和父亲都没有获得的成功,吞并了东察合台汗国。

与蒸蒸日上的叶尔羌汗国相比,东察合台汗国可说是江河日下。萨亦德汗的大哥满素尔汗在拉失德汗时代失去了对叶尔羌汗国的宗主权,虽然在日后多次攻打阿克苏,欲图迫使叶尔羌汗国重新臣服,但最终也未能获得成功。

最后的可汗——蒙古帝国的余辉》小说在线阅读_第34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班布尔汗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最后的可汗——蒙古帝国的余辉第34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