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刘秀有一句豪言壮语:“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颇能反映当时的心态。执金吾何物?只不过是巡行殿外,当任皇帝警戒的中层官员;阴丽华呢,则是新野大地主的女儿,由此可见刘秀最初的志向,有点“农妇,山泉,有点田”的小农经济意识。

当然最后,按照史书说法,刘秀还是没有抵挡住“天命”的滚滚车轮,当上了皇帝。

往后看,就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元末天下刀兵四起,混不下去了,彼时剃着光头的小朱一把鼻涕一把泪,在佛前拿着蓍草进行占卜前的祈祷,指条生路吧。

留在寺院?不行!逃出寺院去谋生?还不行!

这位俗姓朱的和尚就这样陷入了两难,百般无奈才犹犹豫豫遮遮掩掩,提出第三种方案和佛祖商量,莫不是要我起事?佛祖大笔一挥——批准!

和刘秀、朱元璋一样,赵匡胤现在得到了上天的启示,他信心满满地继续往北方去,参加了当时后汉的军队,他的领导叫郭威,小名“郭雀儿”,因为身上刺着两只小鸟的纹身。

得到上天暗示的赵匡胤,是一个相当勇猛的士兵,总是像一把尖刀一样,径直刺入敌人的心脏,就算在极端的劣势下,他所表现出来的强悍意志力与战斗力,值得所有的人钦佩。

攻打寿州城的时候,赵匡胤率领手下不用护甲,坐皮筏子跳进护城河冲锋,瞬间密集的箭雨遮天蔽日,这些箭支不光数目多,而且粗大锋利,如果不是一名叫张琼的小兵舍命挡箭,我们香孩儿早就成死孩儿了。

这种勇猛使得他频频在周世宗视野里出现,并迅速得到提升,很年轻就得到了节度使的位子。节度使级别很高,但在当时并不像唐朝那样威风了,因为吸取了唐朝藩镇之乱的教训,五代之后,朝廷将兵力都吸引到禁军来,由皇帝亲自掌管。

无论如何位高权重,如何想象力丰富,赵匡胤当时大约也没料到,日后他会成为王朝的主宰,老板拼命打下来的天下,会完好无缺地奉送给他。

他的老板周世宗柴荣,可谓不世出的英雄,此人不光勇猛精干,而且警惕性很高,他打仗的不要命程度,比赵匡胤有过之而无不及,完全不把自己当作万乘之尊。

从后来赵匡胤的只言片语,我们也能体会到柴荣的威力。

赵匡胤登基后,特别喜欢微服私访,有人劝他说这样不安全。赵匡胤回答说,天子之兴,是天命所在,以前,周世宗见到诸将中有方面大耳之人,就疑心其有天子之相,动辄杀之,我终日在他身边,却没有受到伤害,就是这个原因。

另据说有一次,柴荣喝了不少,忽然指着赵匡胤说,你这厮,方面大耳皮肤黝黑,似乎有当天子的模样!赵匡胤吓得够呛,急忙痛哭流涕,用无比肉麻的话语表示忠心,这才得以无事。

在柴荣手下做事,是一件很有压力的事,不过赵匡胤也算获益不少,他从柴荣这里学到了很多的东西。柴荣从一个毫无军功的继承者开始,有了很短时间就将朝廷内外料理得服服帖帖,令赵匡胤叹为观止。

树立起绝对权威之后,柴荣将马鞭一挥,指向北方那个遥远的梦想,讨伐契丹,收复幽燕!

这一片土地从中原分割出去,已经属于“历史遗留问题”了,要从一个踊跃要求当别人儿子的皇帝说起,此人会在后面作为反面教材提到。

没有人会否认柴荣的强悍,但是早在千年之前,有一个骑着青牛过函谷关的老头就说过,物极必反,过于强壮的东西,最容易折断。天下最柔软的是水,但其实,水是世上力量最大的。

柴荣的强悍,在自然规律面前同样弱不经风,在取得了阶段性胜利,即将与契丹国王决战之前,他病倒了!几天之后,他坚强的意志终于抵抗不过肉体的痛苦,下令撤军,离开那个不祥之地——病龙台。

当初,听说柴荣要来讨伐,幽燕之地的老百姓难免惊慌,凑在一起闲聊,有人说:“大家不用担心,天子姓柴,幽州为燕,燕者烟火也,柴送进了烟火,那还能存活么?”

更神秘的是,柴荣自己也有感觉。他还是平头百姓时候,曾梦见一个神人拿着金黄的大伞和一卷《道经》赐给他,而就在前几天,神人又来了,向他索要金伞与《道经》。柴荣呼哧一下从梦中惊醒,满脸汗水对近侍说:“吾梦不祥,岂非天命将去耶!”

非但夜梦不祥,在北征归途上,又出了一段小插曲,更让柴荣心惊肉跳!

柴荣在批阅四方文书时,得到一个牛皮书囊,里面有个木条写着:点检作天子。这里的“点检”说的是一个官职,殿前都检点,是掌管禁军的朝廷要员。当时担任这个职务的,是柴荣的姐夫张永德。

历来史学界对这块木条的由来众说纷纭,怀疑的焦点,就放在李重进和赵匡胤身上。

李重进是柴荣的前任郭威的亲外甥,战功赫赫勇猛非凡。李重进最不喜欢的人之一,就是时担任殿前都点检的张永德,李、张二人互相看不对眼,不停地打对方的小报告,所以说李重进派人偷偷放这么一块木牌,用来陷害都点检张永德,完全是有可能的。

至于赵匡胤,因为他是事后最大的受益者,所以被怀疑也实属正常,人们都猜测他是为了急于摆脱上司张永德,所以才要拉他下水。

不管这块牌子是谁做的,总之在周世宗夜梦之后,“不豫”之际,得到这样一个东西,自然是相当的晦气。

柴荣并不是糊涂蛋,很容易想到是有人陷害张永德,但请不要低估迷信的力量,正如我们前面所说,历来皇帝登基,都必须有这样预言式的图谶,否则你都不好意思坐那个龙椅。汉高祖刘邦脸皮够厚吧,还不是炮制了“高祖斩白蛇”的故事来配合群众的趣味。

回去之后,周世宗立刻罢免姐夫张永德,把他赶出去当节度使。

历史再一次显示了它的吊诡——赵匡胤被任命为殿前都检点,木牌说的一点不错,这个赵点检竟然真的当了皇帝。周世宗唯有在九泉之下扼腕叹息而已,天命好大啊,将人盖得严严实实,躲来躲去,还是被砸个正着。

更诡异的是,这个木牌非但这一次言中,而且还可以二次利用。赵匡胤当皇帝之后,任命他的弟弟赵光义担任殿前都检点,民间就传言说:“点检做天子,莫非又是一个天子?”果然赵光义也位登大宝,不过这是后话了。

赵点检能够上位,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柴荣信任他,而且知道他是个外人,没有深厚的背景,造反概率较小。

那时候人们普遍相信“龙生龙,凤生凤”的朴素血统论,皇帝亲戚造反的成功率,要远远大于老百姓,因为他身上流淌着“龙族”的血。

这也就是为什么刘秀和刘备,都要宣称是刘邦的后代,干起活来才理直气壮,有了无穷的精神力量,下面的人也觉得有盼头。

由此可以看出,在适当的时机,劣势有时候能够转化为优势。

为了更清楚说明这个问题,我们再插一段话,在唐玄宗时代,口蜜腹剑的李林甫当上宰相之后,一心专权,为避免相位遭到威胁,强烈建议皇帝任命胡人担任节度使,因为胡人不通文墨,所以即便立下盖世奇功,都不可能入相。

于是大字不识、爱跳胡旋舞的安禄山迅速得到重用,安禄山外表憨厚,又会说一些貌似天真质朴的话,所以皇帝始终不信他会造反,反倒无比信任,将天下大部分兵马交由其掌管。这也是一个化劣势为优势的例子。

赵匡胤这样捡了便宜,成为柴荣临终托孤的大臣之一。

少帝只有七岁,所以务必选择那些忠心耿耿的人来托孤,文人方面是宰相范质、王溥参知枢密院事,宰相魏仁浦兼枢密使,武臣方面则托付给韩通和赵匡胤。

值得注意的是,派侍卫亲军都指挥使李重进率领所部赴河东,防御北汉,其用意很明显,怕他不服小皇帝,起兵造反。

做完这一切,周世宗如释重负,忽然之间无比疲倦,他觉得有点不妙了,力不从心的感觉第一次涌上心头,看来不单是天命保不住,可能性命也要不保了。

五年,这短短五年来戎马生涯殚精竭虑,过早消耗了他的元气,现在人事安排停当,他该好好睡一觉了。不料,还有人上书打扰,说对人事安排有点意见,右拾遗杨徽之,他说赵匡胤不适合统帅禁军,言下之意,这个人靠不住。

柴荣想了又想,小心行得万年船,为江山社稷和年幼的儿子打算,又补充下了一道命令,军政主要归韩通负责。赵匡胤暗自捏了把汗,心肝噗通通直跳,差一点职位不保。

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六月,五代一来最英明的皇帝之一,三十九岁的周世宗,终于安心离开了,带着他“十年开拓天下,十年养百姓,十年致太平”的宏伟蓝图,从历史的天空黯然滑落。

大宋朝的妙人们》小说在线阅读_第3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梵狮子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大宋朝的妙人们第3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