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夫妻双双把家还
小事不断,大事没有,大唐帝国安定团结的局面依旧。
永徽六年(655年)很快翻页而过。
如果把大唐帝国看作一个人的一生。这时候的大唐帝国经过贞观、永徽年的生长发育,进入了它的盛年期,呈现出空前的繁荣。人口不断递增,当时唐都长安人口更是突破了百万之众,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最繁华的国际大都会。
估计那时候想搞个长安户口,托人找关系,关系不硬都搞不定。
这一年,新皇后武媚娘三十五岁,李治三十一岁。
唐高宗李治改元显庆。李治和武则天这两口子最爱在年号上搞噱头,大玩文字游戏。这两位尊神的年号加起来,几乎占去了大唐诸年号的将近一半。
唐高宗在立武则天当皇后之前也只用了一个年号,叫永徽。可自从大唐第一创业女能手武则天同志参政以后,年号变动一下子就频繁起来了。武则天当了二十八年皇后,一共用了十四个年号,平均一个年号用两年;当太后五年,用了四个年号;当皇帝十五年,用了十四个年号,平均一个年号只用一年多一点。甚至有的时候一年就改三次年号。比方说696年,本来叫天册万岁,但是因为武则天登嵩山封禅,又改名叫万岁登封,刚叫了三个月,因为修建通天宫,又改名叫万岁通天。
待续待续
真是不服不行,有才就是强。
但也由此可见,从登上皇后之位的那一天起,武则天就陷入了内心的不安和焦虑。她不知道该用怎样的年代符号,去让天下人认可一个女人当国的合法性。
显庆元年(656年),废太子李忠为梁王,被赶出长安贬为梁州刺史,武则天四岁的儿子李弘被立为皇太子,大赦天下。这一年唐高宗和新皇后武则天特地在玄奘法师译经的大慈恩寺举办一场无遮大会,为新太子李弘祈福。
无遮大会是佛教举行的一种广结善缘,不分贵贱、僧俗、智愚、善恶都一律平等对待的大斋会。唐�6�1玄奘《大唐西域记》谓古印度“五岁一设无遮大会。”五年办一次,可以说是佛学界的奥林匹克,中国的无遮大会始于梁武帝,盛行于南北朝。
在这场佛教盛典的梵音佛乐声中,后贞观时代也随之风流云散。
待续
显庆四年(659年) 十月,刚过而立之年的唐高宗和他的大唐帝国第一夫人武媚娘携手在朝堂之上掀起清算狂飙。夫妻同心,其力可断金,何况砍掉个把脑袋。
网早已撒开,该到了最后收网的时刻。
唐高宗再度下诏,命李绩、许敬宗等五人重新审理长孙无忌谋反案。这是一项必须要完成的政治任务,无论采用何种手段,目的只有一个。将国舅长孙无忌打成不折不扣的现行反革命分子,然后拉出去,砍头、结案。
当年9岁的李治,伏在自己的老娘长孙皇后的灵柩前哭得一把鼻涕一把泪,太宗皇帝由此对他分外怜爱,他也因这个大仁大孝的举动打动了舅父长孙无忌的心。
这孩子的良心总算没被狗掏吃了,孺子可教。
从此长孙无忌力排众议,为李治竞选太子,奔走拉票,力挺不止。
我顶!我顶!只到把他心目中这个仁孝双全的外甥给顶到了皇帝的宝座之上。然后扶上马送一程,送了一程又一程。整整十年,权利这东西拿起来就放不下。
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唐太宗病死在翠微宫含风殿。22岁的青年李治,面对唐太宗李世民的驾崩,无所适从像个受惊的四脚小兽,惶恐地抱着舅父长孙无忌的肉脖子流泪不止,长孙无忌轻声附在耳边提醒他。傻蛋蛋,你已经是皇帝,皇帝不应该是这幅熊样。
皇帝到底应该是哪副熊样,谁也没规定。但是作为李世民的接班人,一个巨无霸型的榜样矗立在那里,李治跟在屁股后面混注定是吃亏的,何况还跟着一个武则天。
长孙无忌作为李世民临终托孤的重臣,注定了他要走上一条不归路。
待续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