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李世民决不蔑视当时的封建道德。相反,他是有所顾忌的人。否则他就不必千方百计在后来编写史书时想着法子去干预史官的著撰,将“玄武门事件”作道德上的美化了。既然都“我是流氓我怕谁”,笑骂何不由人去。

只是,在那个生死存亡取决于一念之差的时候,李世民已无暇去顾及道德不道德了。一旦在这种政治斗争中落败,不仅是失了权柄,丢了性命,全家覆亡;根据中国传统的“成者为王,败者为寇”的观念,一切罪过和难听的名头都将摊派到失败者头上,到那时不光身败名也裂,李世民留在历史上的那一个章节将会是《一个可耻野心家的最后下场》。

待续 待续

顾念道德,不外也是为了留下一个身后美名。这下子还有什么身后美名可言?

所以在此之前,如在“杨文干事件”中,李世民还可以答应李渊的要求,不杀李建成,以免有杀害同胞兄弟的道德污点,可见他还是非常顾忌道德的;但正是在“杨文干事件”之后,李世民已意识到欲以不流血手段击败李建成已是不可能,因为对手已经箭在弦,躲是躲不开了。

也许是老天冥冥之中有助,恰恰是在那个时候,他将常何调入长安屯守玄武门。(也就是这个常何在这次事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玄武门之变中李建成和李元吉经玄武门一同入朝,常何待二人入门后将玄武门关闭,使二人的手下无法进入救援,使李世民顺利杀死了李建成和李元吉)。

这时候还未到最后关头,李世民还是不愿轻易走这一步棋的。

但到了玄武门事件前夕,血腥已经扑面而来,不是你抢先动手杀人,就是被别人抢先动手干掉。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事件,还是有其迫不得已之处的。

只是应该指出的是,形势逼人是主因,道德考虑是次要的。而这种形势逼人,最初的成因却也在于李世民个人不甘屈居于李建成之下的野心所致,李建成并不是始作俑者。

其实对于李世民来说当时面临的也并不只有发动政变一条道路可以选择。

如前所述,他还可以潜逃出长安,到洛阳召集支持力量来与李建成周旋。而李建成等人事实上也几乎都认定他会选择后一条路,所以没有防备到他会选择发动政变。料敌不准,错失先机,才造成了李建成最后的失败。李世民大概是有想到这一个选择的。

因为后一条路,至少在表面上看来,较之发动政变所冒的风险要小得多。

但正因为如此,所以李建成及许多人才料定他会这样选择,那么李建成必定已设下计谋来对付。李世民可能正是考虑到这一点,偏偏反其道而行之,出乎众人意料之外,采取了看似冒险的政变。

李建成以为李李世民会采取比较保守的态势,估计李世民在此之前也不会想到自己会这么主动,因为他真的没有太大的把握。有时候最好的防守恰恰就是进攻。

李世民考虑的是什么?在李建成已有防备的情况下,逃出京城,一路上关卡重重,未必能成功。而发动政变,只要在一开始就击杀李建成这主脑人物,控制李渊,即使兵力极度悬殊,还是有希望取胜的。

事后的发展果然一如他的预料。其实当时李世民获胜,还与其先发制人的战略有关。在争权的总形势来说,李世民是主动的。但在武德后期,李世民逐渐处于劣势下风,李建成等一再打击秦王府的势力,李世民已转为被动挨打的地位。

而在玄武门事件中,李世民抢先动手,再次占了先发制人之利,在这一点上大大弥补了其兵力不足的弱点。

待续待续

五、谁比谁牛掰

【拔钉】

菊花残满地伤,你的笑容已泛黄,花落人断肠……

电影《满城尽带黄金甲》有这样一个镜头,杰王子发动政变失败,数千卫兵血染宫殿。这边刀剑刚入鞘,那边就涌上来一帮太监、宫女,用水冲刷血迹,血水肆意流淌。随后万盏菊花铺展,喜庆的鼓乐敲起来。作为一个曾经从事过新闻宣传工作的我对此并不陌生,我知道第一现场的重要性。清理意味着破坏,破坏就是另一种意义上的修复和掩饰。

没有什么能够阻挡,我对权力的向往。

武德九年(公元626年)的六月初六,在干掉了皇兄皇弟皇太子后,李世民正式走上了皇太子的领导岗位。站在这个位置上,他俯视着整个长安城,他觉得自己好像站在了全世界的屋顶。

唐高宗李渊在一夜之间老去,这时候虽然他还是大唐帝国的老大,但这个老大已经在惊恐和不安中瑟瑟发抖。虽然此时的长安城已经进入酷热难当的夏季,但他的内心世界体会到的却是冰天雪地,白雪皑皑,而作为一个老同志他取暖的方式已经基本靠抖了。

这个杀红眼的二儿子,这个军权在握的李二郎那天会不会再来个翻脸不认人把老子也咔嚓了。他曾经为之自豪,这些孩子一个比一个能干,一个比一个有才。他到现在还没有明白过来,这到底是为什么呢?由于玄武门夺权的非法性,李世民登上前台后首先要做的不是别的,当务之急就是用和平气象清理现场,收拾为攫取政权而喋血玄武门造成的人心浮动,流言汹汹的局面。这个世界阳光依旧灿烂,鲜花照常盛开,好一派盛世景象。

一场亲兄弟之间的杀戮如何能够换来长治久安,万民归心。长安城墙上血迹未干,腥风弥漫。李世民同志已经开始考虑这个问题了,他已经是这个帝国的主人翁。

对于大唐帝国当务之急是稳定压倒一切。从古至今,宫廷政变最容易引发国家局势的动荡。太子李建成虽然化身为鬼太子,曾经依附于他的那些皇室宗亲、朝廷大臣、还有地方军政大员们见主子死了,肯定惶惶不可终日。连亲兄弟都给干掉了,我们这些人会不会死的更难看。

很多人这时候想的不是换领导了如何好好表现,争取早日进步;而是自己怎么死才能不那么难看。造反!手里有兵的会蹦出这个念头。你要扯旗造反,我给你耍心眼出点子,我读过几年书。肚里有货的知识分子会想到这个念头。所有的想法只有一个目的——活着!

待续待续

盛世谎言知多少——大唐真相》小说在线阅读_第97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宗承灏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盛世谎言知多少——大唐真相第97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