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渊这个人好猜忌,但比较优柔寡断,虽然在选择继承人上是倾向于大儿子李建成,但也不愿让二儿子过于难堪。
这次天文台长的报告虽然使李渊进一步加深了对二儿子李世民猜忌,猜忌其有谋反之心,但毕竟没有掌握谋反事实证据。
另一方面宰相陈叔达说“秦王对帝国有大功,不可以废黜。而且他性情刚烈,如果受到打击挫折,恐怕帝国无法承担后果,万一发生无法预测的意外,陛下后悔已来不及了”的话对李渊影响也比较大,毕竟是自己的儿子,李渊不忍心逼迫太急。
因此这一次李渊收到天文台长的报告后,并没有狠狠责备李世民,也没有惩罚他,而是将这个报告交给李世民。李渊这样做,主要是要告诫李世民,你有野心我是知道的,希望你不要轻举妄动。
李世民收到这样的报告是非常吃惊的,因为他已经决定发动政变诛杀大哥李建成和李元吉。在这样的关键时期如果因为这条“短信”使皇帝父亲对自己加强戒备,必将对自己政变的成功产生巨大的影响。
待续待续
2、致命的诱惑
在父子斗法的这个时间段,李建成和李元吉跑哪里去了?
原来他们正在东宫里埋头磨刀呢,刀锋在磨刀石上哗哗地蹭出火光。
秦王府拥有众多精兵良将和谋士,太子集团要除去秦王李世民,首先就要干掉这些勇将和谋士。刀不快可不行。
太子集团要剪除的第一个对象是秦王府车骑将军张亮。武德九年,两大集团的矛盾已经很深了,李世民因为洛阳是险要之地,恐怕情势突然恶化,到时候出京据守此地也算有个退路。他命令行台工部尚书温大雅镇守洛阳,同时命令张亮率左右侍卫王保等一千余人同去,暗中交结当地英雄豪杰,等待事态发展。
李世民让张亮带去大量金银绸缎,任其使用,什么时候开展工作都需要经济做后盾。
洛阳是李世民于武德四年(621年)攻打下来的,李世民在洛阳战役中连续干掉王世充和窦建德两大集团,基本上统一了全国,为大唐帝国的巩固立下了汗马功劳。
李世民打下洛阳后,禁止士兵骚扰抢劫百姓,获得民心;没收府库金银绢帛,赏给将士,获得军心。通过这两手,李世民在洛阳建立起很好的群众基础。
张亮按照李世民的指示在洛阳广泛结交英雄豪杰活动开展得也很成功。
张亮的活动被太子集团侦察到了,于是李元吉向皇帝老子李渊告状说张亮结交不法之徒阴谋叛变,李渊一听立马就将张亮抓起来了,交给有关单位审理。
张亮十分够种,任凭严刑拷打还是百般诱惑,打死不承认。最后因为没有掌握证据,不得不放了张亮,仍然让他回洛阳任职。
太子集团想剪除的第一个对象就没有成功。
太子集团要剪除的第二个对象是秦王府左二副护军尉迟恭,这家伙是李世民左膀右臂。
太子集团想的第一招是利诱。李建成、李元吉秘密送给尉迟恭一车金银珠宝,并写信表示:“盼望有幸得到老人家的照顾,用这一点菲薄的礼物,增进我们贫贱时相识的友情”。话说得这么客气,尉迟恭就比李建成大四岁。建成同志就自降辈份,可见他对尉迟恭这个人的重视程度。
尉迟敬德严词拒绝,说:“我,尉迟敬德,出身贫贱。秦王对我有再生之恩,现今我又名列王府,只有杀身以报。对于太子殿下,我却没有一点功劳,所以不敢接受重赏。如果和殿下秘密交往,就是贪图富贵,对主人不忠。对这种人,殿下要他有什么用呢?”
不识好歹的家伙!李建成大怒,从此和尉迟恭断绝来往。?”
既然活得尉迟恭拉不过来,那就要个死的吧!太子集团想的第二招是暗杀。
李元吉派刺客于夜间袭杀尉迟恭,尉迟恭得到消息,命家人把大门到卧室的所有门户,全部打开,自己躺在床上,并不移动,刺客几次来到庭院,都不敢进入卧室。
这一招又失败了。
太子集团想的第三招是陷害,花样还挺多,招数真不少。
李元吉向皇帝老子李渊报告说尉迟恭犯了罪,李渊这时在帝位的继承上已经完全倾向于李建成,李元吉的报告一到,李渊就下令逮捕尉迟敬德,关押在监狱中调查审理,打算处死。李世民竭力营救,才留下一命释放。第三招又失败了。(《旧唐书�6�1尉迟敬德列传》)
太子集团要剪除的第三个、第四个对象是秦王府左一马军总管程知节和右二护军段志玄。李元吉对程知节进行诬陷,李渊于是命令程知节出任康州刺史。程知节坚决不去,并对李世民说:“大王的四肢和臂膀都被剪除,身躯还能活多久?我愿意冒死刑的危险,留在京城保护大王,请早定大计。” 李元吉又故技重施对段志玄进行利诱,送给他金银绸帛,又被段志玄拒绝。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也不知道李世民从哪里找到这么多坦荡荡的君子。
太子集团要剪除的第五个、第六个对象是秦王府的智囊房玄龄和杜如晦。
李建成对李元吉说:“秦王府的智囊,使人畏惧的是房玄龄、杜如晦二人”。于是两个人又编造了理由,忽悠得李渊非常生气,并让李世民赶快将两个人赶出秦王府。
庸才就是庸才,招数层次不穷,效果一塌糊涂。左一拳,右一拳,搞得秦王府的那些人不胜其烦,很是担心。这时留在秦王府的心腹谋士就只有长孙无忌了,他和他的舅舅京城卫戍总司令部总务官高士廉、卫军第十四军车骑将军侯君集以及尉迟敬德等日夜不停的劝说李世民诛杀李建成和李元吉。
不杀他们,整个秦王集团的主要成员都有被他们杀的危险,形势已经到了不是你捅死我就是我捅死你的白热化地步。
待续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