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结束语

毫无疑问,南宋的战史远比北宋要压抑得多。北宋的战争可以说主要是大国战略,以军人为主,而宋金战争则更多的是保家卫国的反侵略战争,其中更有无数的山河破碎,百姓飘零,其繁杂残酷,令人不忍多视。当然,残酷的战争造就更多的忠臣名将,南宋的岳飞、韩世忠、虞允文、孟珙似要更胜北宋的诸位名将。疾风知劲草,岁寒见后凋。在国家民族的危难到来之际,总会涌现出更多的忠良事迹,感动着后人。

关于宋金战和史,现代流行的观点认为金帝国造成了靖康之难,并与南宋达成了多次和约,是宋朝文弱的体现。诚然,金帝国勃兴之际,突袭开封,让宋朝陷入一片混乱,被丢失了半壁河山,这自然是宋王朝的奇耻大辱。但是客观的讲,到灾难到来时,我们的祖先表现出来更多是奋勇抵抗的血气,而不是所谓的软弱。如果没有这种奋力抗争的血气,南宋是根本不可能成立的,只是因为一些客观原因,确实未能收复中原。而金帝国虽然彪悍,而且文明进程很快,但事实证明,它确实还不具备统治中原的本领,只能算是一个表面部分汉化的山寨帝国。这样一个帝国立足于中原这个四战之地,还不愿意割舍,等待它的下场必然是异常凄惨。

而遭受了靖康奇耻的宋帝国,经过百年血战,终于取回金帝的尸首,洗雪了百年国耻,这无异也是值得赞许的壮举,而不应该被抹煞。现代普遍流传是蒙古而不是宋军攻灭了金帝国,这种观点显然也是错误的。我们已经很清楚的看到,金帝国正是因为年年南侵实力大损,尤其是末年连续急攻孟宗政镇守的京湖路均以惨败告终,以至于“士马折耗十不一存”,才在对蒙战争中处于下风。而蒙古虽然攻克了金帝国北方的一些州县,但多是一些劫掠战,包括著名的野狐岭、三峰山之战,也都只能算是击溃战,而不是歼灭战,始终未能对金军进行致命一击。当然也有研究认为是窝阔台汗为防拖雷王子功业超过自己,威胁到自己的地位,所以一直牵制攻金的兵力。但无论如何真正灭金的最重要战役还是孟宗政打退金军的几次南侵,以及孟珙全歼武仙、武天锡、移剌瑗的数十万大军。最后宋蒙两军会攻蔡州,蒙军先攻却始终不利,孟珙到来后形势急转,才能最终灭亡金帝国。如果孟珙再晚点来,并不习惯打硬仗的游牧军队多半会撤退,灭金的机会又将失去。所以说,蒙古崛起确实是金帝国灭亡的一个重要因素,但不是最主要原因,大宋祖先的百年血战以及孟珙的最后一击才是灭金的根本所在。

而近年来有一种更奇怪的观点,说游牧民族本来是很“尚武”的,但一到中原,进了汉人这个“酱缸”,立即就会变得和汉人一样“软弱”,金帝国就是一个例子。在现代文明社会还能看到这种观点,我只能感到悲愤。金帝国入主中原,虽说进步不大,搞得不伦不类,但至少是往文明的方向进步了,只可能变得更强,怎么可能变弱?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在金帝国灭亡时,完颜陈和尚、完颜仲德等人在儒家精忠思想的驱策下,抛头颅、洒热血,即使明知救国无望,依然不惜老弱相食,血战至最后一刻,这能叫软弱吗?如果非要说汉化给女真人带来的“坏处”,就只有那种宁死不弃的气概了,如果他们还是一打就跑得没影的游牧部族,自然是不会坚守孤城的,首领多半也是可以活命,而不用殉国的。

金帝国能延续百余年,其实已经不算短,汉族王朝国祚在120年以上的也无非汉晋唐宋明五大王朝,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享不了百年国运。而中原这块四战之地,也确实不是谁都玩儿得起的,女真突然入主此地,却不可能立即获得汉族大王朝的国家实力,败亡亦无可厚非。当然,女真这个民族就此彻底消失,代价确实也过大。所以初期金太祖等许多女真贵族并不赞成侵宋,只是金太宗、粘罕等人贪功挑战,为百年后女真民族的凄惨结局埋下祸根,说来也和童贯、韩侂胄有些相似。虽然清代的建州女真部附会自己是女真族的后代,但据考证并非事实,宋代女真民族完全融入汉族,彻底消失了。据说完颜氏的后人大多改姓王或汪,或许就在我们身边。

前文已经说过,联蒙灭金本非宋帝国的本意,宋人很清楚的认识到勃兴的蒙古远比迟暮的金帝国更可怕,很大程度上是出于无奈。大宋,这个已经走过276年,相当于整个明朝全长的铁血王朝,送走了契丹、党项、女真三大强敌,到此时再难耐筋疲力尽,遍体鳞伤,他还将如何面对灭国四十,如狂风般彪悍的上帝之鞭:蒙古。

铁血强宋》小说在线阅读_第107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日月重开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铁血强宋第107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