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十万胡尘一战空

李继迁刚死的时候,曹玮以知镇戎军的身份向朝廷上表,要求趁机调兵剿灭平夏部势力,但是因为各种原因最后没有成行。赵德明执行其父的策略,向宋辽恭顺称臣,努力攻打回鹘、吐蕃,这一点曹玮也看在眼中。回、蕃的大部分部落忠于朝廷,但他们毕竟是部落领主制度,也有一些不稳定的因素。有些部族也会时而归附平夏部,有些部族则趁机向朝廷提高要求,并准备自身的独立。曹玮久在边关,对战略态势也有全局性的把握,既然不能立即剿灭平夏部,就要防止其坐大,最关键就在于不能让他吞并回、蕃,也不能让回、蕃的某些部族强大起来成为新的敌人。他明白回鹘确实无法救援,很大程度上只能坐视德明将其吞并,而坚守六谷部,打击有独立野心的李立遵则是保卫吐蕃的关键。

由于潘罗支长年与李继迁为敌,最终还将其杀死,所以平夏部与六谷部是世仇,德明刚刚嗣位第一件事情就是通过计谋杀死潘罗支为父报仇,这次行动的成功也极大的奠定了他在平夏部的权威。接下来他又不断的袭扰六谷部,并于景德四年(西元1007年)亲率大兵准备攻打,但是厮铎督联络夜落纥挫败了他的计划。之后吐蕃一直置于宋军的保护之下,德明一直不便下手,这样也保证了六谷部对朝廷的忠诚。西延家、妙俄、熟魏等几个大部族背叛平夏部准备内附,很多边将不愿惹事,犹豫不敢接纳。但曹玮却认为这是削弱平夏部的大好机会,亲自带兵到天都山迎接他们内附。德明带兵追击,看到曹玮的旗号,虽然怨恨却也无可奈何。因此功,曹玮升为西上閤门使、环庆路兵马铃辖、兼知邠州。之后曹玮曾短暂的被调任河北真定路都铃辖,赴任时他将研究环庆、泾原等路地形的成果交给真宗,真宗非常感叹他对陕西军事的熟悉,很快又复为泾原路都铃辖兼知渭州。回到陕西的曹玮加紧对各部族的招徕工作,但是也有一些部族不合作的,曹玮就采取军事打击。当时宦官秦翰任都监,也是一位猛将,曾参与威虏军骑兵大会战,又在澶渊之役中奋战七十余日不解甲。二人合作,大破为首的章埋、拨臧两族,于是陇西的羌、蕃部族纷纷归附。真宗准备将曹玮升为四方馆使,回京任职,但曹玮不愿离开军旅,要求继续带兵。真宗同意了,任命其为知秦州,兼泾、原、仪、渭、镇戎缘边安抚使,继续负责对蕃羌事务。

与平夏部接壤的小部族大致都位于今天的青海、甘肃一带,本是平夏部的目标,但是曹玮的存在阻止了他们归附平夏部。而更多强大的吐蕃部族还在他们南方,这些部落虽然暂不会归附平夏部,但如果他们要与朝廷为敌也是非常麻烦的事情,真正的考验还在于此。

唐代的吐蕃帝国瓦解之后,吐蕃诸部散落在青藏高原上,但是河湟地区(青海、甘肃的黄河、湟水流域)的一位首领李立遵一直有志于恢复。他打听到一位名叫欺南陵温逋的人是吐蕃赞普达玛欧松的后裔,古代部族对贵族血统的重视是汉人难以理解的,就像李继迁凭拓跋思忠的画像就可以光复平夏部一样,欺南陵温逋也可以凭借他的出身恢复他自己的部落。李立遵与邈川(今青海乐都)部酋长温逋奇合谋,将其挟持到了宗哥城(今青海平安),尊为赞普,号唃厮嵒(亦作唃厮啰),立文法(吐蕃的政权立法仪式),号称全藏的领袖。李立遵自为论逋,相当于丞相。这个政权史称青唐羌政权,占据了青海、甘肃和四川交界的大片领土,有黄河、湟水、瀚海(青海湖)等众多山川湖泊形胜之处,畜牧业和农业都比较发达。这位李立遵原名郢成蔺逋叱,也作郢成仁波切,应该是蕃族人,被唐朝皇帝赐李姓。有的现代人认为唃厮嵒没有实权,李立遵行使的是挟天子以令诸侯之事,他才是这个政权的实际掌控者。这种说法也不太准确,是汉人对部族政体的不了解造成的。在古代部落政权中,各个封建领主各有自己的势力范围,李立遵的实力可能比唃厮嵒更强,所以话语权也更大,他们这种情况大概和明朝的瓦剌太师也先比较类似。唃厮嵒比较亲宋,而李立遵则一心想恢复吐蕃帝国,如果让他成功将是不亚于平夏部的劲敌。

最初李立遵对朝廷比较恭顺,曾主动请缨会剿李继迁,但随着其实力的增长开始狂妄起来。大中祥符八年(西元1015年),李立遵向朝廷上表,要求册封为赞普。曹玮上疏道:“赞普就是可汗的意思,李立遵一句话就得到了,唃厮嵒怎么办?他以后还会有更多要求,以至不能制约。”最后宋廷决定任命李立遵为保顺军节度使,和厮铎督平级。这个封赏本来已经很高,但李立遵还是不满,开始阴谋背叛朝廷,谋求名义上的独立。他先是指使唃厮嵒的舅舅赏样丹与厮敦准备立文法起事,但这位厮敦是曹玮的好朋友,曹玮让他去取赏样丹的首级,果然很快就办到了。厮敦又献出了他自己的封建辖领南市城,曹玮上表封厮敦为顺州刺史。曹玮利用厮敦杀赏样丹应该有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但史书未详载。厮敦的辖领南市城紧邻陕西,这可能是他亲宋的主要原因。杀死赏样丹后曹玮又带兵闪击私立文法的厮鸡波、李磨论两部,将其消灭。李立遵尚未亲自出兵就被拔去爪牙,大怒,集结了三万余精骑,准备大举进犯。曹玮积极应对,多次上书要求朝廷增兵,并暂时辞去知秦州的职务,专心于军事。真宗接到上奏后召翰林学士李迪商议以何人取代,李迪却认为此时不宜替换曹玮,应该调拨陕西的部队增援他。真宗还犹豫能否打赢,李迪坚持认为曹玮是一代名将,他既然能以逸待劳,沉稳应对则已有必胜的把握,于是真宗下诏曹玮都督秦凤路兵马与李立遵开战!

李立遵先是很狂妄的宣称要在秦州城下与曹玮决战,但是曹玮根本不予理会,率参谋本部考察研究后决定以六千骑兵在三都谷(今甘肃甘谷县以西)迎战。不久李立遵的大部队来到谷口,侦察兵连忙向曹玮报告,当时曹玮正在吃饭,闻报后不慌不忙继续吃。侦察兵又多次报告敌军越来越近,直到在指挥部中都能看见敌军旗号的时候曹玮才放下餐具出兵列阵。吐蕃军见到宋军也连忙列阵应战,曹玮在军中遥见一位吐蕃将军骑白马在阵前往来指挥,问左右谁最善射,左右均答李超。曹玮问李超:“你需要带多少骑可以射杀那位蕃将?”李超观察了一下答道要十五骑。曹玮马上下令:“给你一百骑,务必射杀此将,否则提头来见!”李超在一百精骑的掩护下,接近敌阵,凭借自身高超的骑射本领,果然将其射杀马下!吐蕃军顿时大骇,曹玮趁机身先士卒带领精骑从敌军侧后方猛攻,蕃军阵势大乱,更不能抵抗宋军主阵的正面冲击,溃败而去。曹玮追杀二十余里,斩首千余级,许多蕃军自相蹂躏,又掉入谷中,死者不下万人,宋军仅阵亡67人,伤一百余人。在著名电视剧《亮剑》中有一个精彩桥段:李云龙的新一团被日军坂垣联队优势兵力围攻,但李云龙却不顾防守,集中兵力坚决掩护一门迫击炮推进至50米处,直接轰掉了日军的指挥部,反败为胜,很可能就是取材于曹玮的三都谷之战。

三都谷之战后李立遵可能还没来得及跑回去,曹玮已经派兵袭击了宗哥城和吹麻城(今甘肃积石山县),杀死正在立文法的酋长甘遵和鱼角蝉。另一位酋长马波叱臈在宗哥城北的野吴谷构筑防御工事,曹玮派二百名神武军冒着箭雨斩断栅栏,宋军涌入,控制了李立遵的老巢。在用兵如神的曹玮面前,李立遵还没正儿八经指挥一下作战就已经全线溃败。继而河州、洮兰、安江、妙敦、邈川、党逋诸城皆纳质为熟户。熟户就是汉化的公民,不再由世袭领主所私有。曹玮又修筑拶嵒咙城堡(遗址今不寻),完全控制住河州一带的蕃部。

三都谷之战对宋帝国的蕃汉关系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此战前李立遵本有独立于宋,恢复吐蕃帝国之意,战后唃厮嵒、李立遵以及吐蕃诸部均忠于朝廷,不再反叛,更没有归附西夏,极大的保障了青藏高原的和平稳定,是宋帝国最成功的一次地缘战略行动。曹玮也因为他的卓越贡献成为李继隆之后的又一位旗帜性名将,深受宋军景仰,多年后大将葛怀敏曾被赐穿曹玮的战甲以示荣耀。曹玮作为开国名将曹彬的儿子,风格与其父大不相同,以沉着和勇猛著称,尤其善于闪击战,面对以迅猛机动著称的羌、蕃部队,曹玮总能出其不意,以更快的速度打击。在快速反应中曹玮也不是神经刀似的以运气取胜,而总是沉着冷静的制定作战方案并指挥实施,他也赢得了蕃、羌诸部甚至契丹帝国的共同尊重。唃厮嵒在与人交谈中只要一听到曹玮的名字,就会以手加额,向他所在方向行礼;契丹使者从他的辖区前路过,也要约束部下放慢速度,缓行而过。平定了李立遵后,曹玮因功迁宣徽北院使、镇国军观察留后、签署枢密院事,是第一位破例以枢密院长官兼任节度藩镇的武将。之后丁谓与寇准争权,认为曹玮是寇准的人,于是排挤打压,除为宣徽南院使、环庆路都总管安抚使,又贬为左卫大将军、容州观察使,丁谓失势后又复为彰化军节度观察留后、拜昭武军节度使、真定都总管,又改为彰武军节度使,一生仕途也算是几起几落。仁宗天圣八年(西元1030年)曹玮卒,享年50岁,赠侍中,谥武穆,配飨仁宗庙庭。

三都谷之战后西面都部署司有一首《献曹南院诗》,很好的概括了他的卓越战功:

贤守新成盖代功,临危方始见英雄。

三都谷路全师入,十万胡尘一战空。

杀气尚凝横塞外,捷音相继遍寰中。

君王看降如纶命,旌节前驱马首红。

十万胡尘一战空,并不是指将胡人全部屠杀,而是要涤荡胡尘,用文明观念将私有部民转化为国家公民,才能赢得各部族的稳定,优化整个大的战略局面。曹玮通过对吐蕃诸部的恩威并施,赢得了他们的真诚尊重,保留在了宋帝国的名义版图之内,避免了被平夏部收取,在其已经获取回鹘右臂的情况下,斩断其左臂,避免了西夏的更加强大。神宗年间的文官王韶和宦官李宪也会在吐蕃问题上做出巨大贡献,下文还将谈及。

铁血强宋》小说在线阅读_第47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日月重开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铁血强宋第47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