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而隋唐六部权力过于集中的弊端也得到了改善,宋朝又设置了三司、审官院、司农寺等机构分担了六部的大部分权力。六部在宋朝实际上权力并不大,尚书、侍郎也主要作为代表官员级别的虚衔。但后来明朝又恢复了六部的大权,尤其是吏部、兵部尚书权位之高,未必不如内阁宰相,这其中有利有弊,不易说清。现代国家多从明制,直接以部长(尚书)为阁员,但也有少数保留宋制,比如泰国就以枢密使而不是国防部长作为最高军事长官。至于我国现代的组织结构设计,我个人觉得兼收了宋制和明制的优点。不过组织结构的改变可以通过人为的设计,而要收拢开国功臣的军权就要相对困难一些。

建隆二年,宋太祖曾召赵普问对:“为何这几十年来,帝王换了八个姓氏,战争不息,生灵涂炭,我想息天下之兵,让百姓休息,你觉得如何?”赵普答道:“您能这么想,实乃天地人神之福,但是息兵是不现实的,关键问题在于方镇太强,君权太弱,要解决这个问题只有削夺他们的权力,收掉他们的精兵、管制军队的钱粮,天下自然就安定了。”还没说完,太祖就打断他说:“我知道了,你不要说了。”后来赵普多次进言要求太祖削夺石守信、王审琦等人的军权,改授闲职。太祖可能是念及故情,也可能是觉得这几个人暂时还离不开,一直没有答应。但是赵普一有空就把这事儿拿来说,有一天太祖实在不耐烦了道:“这几个都是我的老兄弟,必然不会背叛我!”赵普答道:“他们几个都不是帝王之才,我也不担心他们反叛,我是担心他们的部下贪图拥立之功,将他们强行推上皇位啊!”

宋太祖猛然省悟,于是召来石守信等人宴饮。酒酣耳热之际,宋太祖忽然叹道:“我能有今天,全靠你们几位出力,你们对我的大恩无穷无尽啊!但是天子也不好玩,不如当个节度使。”大家忙问何故,太祖又道:“这不难理解,谁不想得到我这个位置?”石守信等人连忙顿首道:“今天下已定,我们绝对没有反叛之心!”宋太祖道:“你们虽然没有反心,但是你们的部下若贪图富贵,会将你们强行推上帝位的。”石守信等连忙哭着请太祖指一条生路,太祖答道:“人生苦短,你们不如散去军权,而多积钱财,让子孙无忧,尽情享受。我与你们结为世代婚姻,互不猜忌。”众人叩首以谢,第二天纷纷称病请辞。

不久,宋廷以侍卫亲军都指挥使、归德军节度使石守信为天平节度使,殿前副都点检、忠武军节度使高怀德为归德军节度使,殿前都指挥使、义成军节度使王审琦为忠正军节度使,侍卫亲军都虞侯、镇安军节度使张令铎为镇宁军节度使。此前韩令坤、慕容延钊确实年老多病,已经辞职。这样,陈桥兵变中拥立宋太祖登上帝位的这些老军头便都辞去实职,交出军权,不再威胁皇位。这便是历史上被称为“杯酒释兵权”的美谈。试想如果宋太祖不是以这种温馨的方式取掉石守信等人的兵权,而是猜忌陷害,那么石敬瑭、郭威就是榜样,而如果不削夺他们的兵权,那么朱友贞、李从珂还有他自己就是榜样。所以宋太祖以这样的方式,巧妙的走出了这个两难的选择,迈出了结束五代之殇的关键性一步。

当然,宋太祖能够做到这一点既是由于他天性仁厚,同时又有很多背景因素。一方面石守信这些人都是当初“义社十兄弟”成员,确实是他的好兄弟,所以才能推心置腹,不然难免还是要猜忌;另一方面中华文明的发展阶段已经逐渐走出了门阀贵族时代,封建领主制的残余已经很少。石守信这些人虽然兵权很大,但毕竟只是宋廷的官员而不是封建领主,如果是类似于同时代欧洲的封建领主,军队、国土和人民都是私有财产,则绝对不可能交出来。

当然,以上这个故事可能大家已经耳熟能详了,但这并不是本书现在要说的主要问题,我们要说的是另外一个问题:现代人认为宋太祖杯酒释兵权,建立文官掌兵制度,废黜了汉民族的“尚武”精神,导致了后来宋明的“文弱”,甚至有人将鸦片战争和日本入侵都归咎于宋太祖。

真的是这样吗?善良的人民似乎很容易相信。

我们且先不说如果没有宋太祖的杯酒释兵权,宋朝作为第六代对“尚武”的民族到底有什么“好处”,就只说说宋朝到底有没有损坏“尚武”精神。

首先要指正一点的是:宋太祖并没有建立文官掌兵的制度,那还要等到宋太宗,杯酒释兵权只是削夺了几位老将的军权,转交给几位更年轻的武将,这和周世宗让赵匡胤取代张永德是一个道理。而郭进、潘美、曹彬等年轻武将也都成长起来,起到了顶梁柱的作用。有人说宋朝是武将篡位建立的朝代,所以皇帝始终猜忌打压武将,造成尚武精神的流失。然而事实恰恰相反,由于合理的制度结构,宋朝的君臣关系最为稳固。皇帝最信任武将世家,只要某位武将的子孙确实具有才干,皇帝都能重用,而不必担心这个家族在军中形成势力,故而宋朝的将门世家为历朝之最。著名的有石守信、石保吉父子,曹彬、曹玮父子,李处耘、李继隆父子,杨业、杨延昭父子,种谔、种师道叔侄,刘延庆、刘光世父子,岳飞、岳云父子,吴玠家族、孟珙家族等等,很多后人都是青出于蓝而青于蓝,立下了更胜父辈的卓越战功。

而宋太宗继位后,改革了殿前司、侍卫亲军司等机构,重新设计了枢密院的职权,大大改变了国家战争机器的运作方式,首创了文官掌兵制度。枢密使本是唐代设立的官职,掌管奏章的收发批复工作,五代以来成为最高臣职,实际上相当于汉晋的丞相。宋太宗则以枢密院掌管军事,枢密使和副使成为中书令、尚书令一样的虚衔,而真正掌管枢密院的长官知枢密院事、同知、签署一律是由朝廷任命的官员,其中文官居多,这种设计使军队事务更加融入到国家政治生活中来,也逐渐形成了文官掌握军权的制度,事实上就是军队国家化,将军官擭取私人兵权的可能性降到了最低,现代文明国家无不采取这样的制度。

有人说文官不懂打仗,所以宋明对游牧民族作战总是失败,此说并不符合事实。首先宋明对外作战都是胜多负少(下文将详细讲到),而且文官只是掌握军权,具体指挥作战的仍然是职业武将。而且宋太宗首创了军事学院体系,使武将的教育培养进入到了一个规范化时代,他又发明了参谋本部制度和阵图制度,其目的本身是为了约束将领的兵权,但却由于其多方面的合理之处成为现代军事指挥体系的一致选择。有些人说参谋本部和阵图束缚了将领的手脚,使其不能自由发挥,导致了宋朝经常打败仗。前半句说对了,后半句是脑残。将领的手脚当然要束缚起来,历史上因为主将乱指挥而导致打败仗的还少了吗?规范、限制权力,这恰恰是进入现代军事指挥体系,也是进入现代文明社会的必由之路!只有某些妄图还将人类社会停留在野蛮暴力时代的人,才会反对军队国有化,反对分权体制。

当然,有些人退了一步讲,说宋朝确实是创造了现代文明,但是却实施得过早,所以造成了后来失败的悲剧。这种观点也很难说正确,因为宋朝是一个在军事上对外作战表现非常优秀的朝代,至少比唐朝要强,既然唐朝能被捧为“盛唐”,那么宋朝也不应该被贬低。事实上,所有争论的焦点集中于一个:宋朝对外作战的表现是否优秀?好吧,之前我们已经讲清楚宋朝是如此从五代这个血海深渊中浴血而出,接下来,就让我们来看看宋朝建立后和周边的强大帝国们如何作战吧!当然,在此之前,我们还需要准备一些知识,了解一下宋朝所处的时代背景以及当时战争的一些时代特征。

第三章宋朝所处的时代及其战争的特点

巨大的外部经济

前面我们已经说过,宋朝正处于一个东方文明社会大转型时期,军队国有化、贵族门阀退出历史舞台、形成统一的单一制中央集权帝国。这样的国家内乱更少,也更有利于集中力量,但是大家要注意,并不仅仅是汉族走出了这一步,在此我们先介绍一个经济学上的著名理论:外部影响。

外部影响是马歇尔、庇古、科斯和布坎南等不同时代经济学家的主要研究内容,其中科斯定理表述为:由于存在经济的外部影响,所以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市场无法达到帕累托最优。但只要明确产权归属,并假设其交易成本为零,以及市场信息完全充分,市场仍将自动调整到帕累托最优状态。

铁血强宋》小说在线阅读_第14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日月重开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铁血强宋第14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