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数日后,老段便带着段芝贵去总统府见冯国璋,两人重归于好,言笑如初。虽然冯、段间还有些疙瘩,但新任陆军总长段芝贵却是个善于插科打诨的家伙,三人一席言谈,最后尽欢而散。

有了冯国璋的让步,老段心中的“武力统一梦”不免又再次升起,由此,南北战火也就要再起烽烟了。

《北洋年代》连载144

四、冯国璋南巡遇阻

为了协调南下作战,徐树铮特地邀请各省督军前来天津开会,参会的有直隶督军曹锟、安徽督军倪嗣冲、山东督军张怀芝等人,山西督军阎锡山、陕西督军陈树藩、河南督军赵倜、福建督军李厚基、浙江督军杨善德、淞沪护军使卢永祥、苏皖鲁豫剿匪督办兼第七师师长张敬尧等也派有代表,就连关外的张作霖、吉林督军孟恩远、黑龙江督军鲍贵卿也有代表前来参会。

武人们聚在一起,自然是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一个个恨不能立刻飞奔南下,给南方军一点颜色看看。在会议上,曹锟和张怀芝表现最为突出,他们在段祺瑞的授意下,完全控制了这次的动向。由于冯国璋是大总统,不好直接骂他,于是这些人便把矛头对准了主和的“长江三督”,特别是江苏督军李纯,更是被骂得狗血喷头,并被扣上北洋的“内奸、小人、走狗、叛徒”的大帽子。

光骂还不行,得有实质性的东西。在经过一番争论后,天津会议初步决定,要求冯国璋明令讨伐湘、粤,并拟以两路南下进攻湖南:第一路以曹锟领衔,沿京汉路经过湖北后进攻湖南南部;第二路以张怀芝为主帅,沿津浦路南下后经江西攻入湖南东部。各省督军还约定了出兵的兵力,其中直隶、山东、安徽各出一万,奉天出兵两万,山西和陕西各五千。

有意思的是,之前只要是提到用兵讨伐,各省督军总是推三阻四,而且出兵之前一定要中央将粮饷枪械补充齐全,经费发足,否则决不动兵;而这次督军团会议却面目一新,各省督军们个个自告奋勇,精神可嘉,他们非但自愿出兵,而且愿意自筹经费,并不需要中央出一个子儿。

冯国璋在得知天津会议的结果后很生气,但也没有办法……他还真没有想到段祺瑞会有这么大的能量和这么高的威望……其实也不奇怪,武人好战本就是天性,你跟他们谈什么和平统一,遭受冷遇实属正常。

1月23日,在北军尚未大规模南下的时候,吴光新便在天津会议精神的鼓舞下,一举攻下荆州;而2日后,由吴佩孚统属的第三师第5旅张学颜部也占领了襄樊。至于最先独立的黎天才和石星川的所谓“靖国军”,早因内部分裂而土崩瓦解。

冯国璋在接到这个消息后,却试图“以胜求和”,并与南军联帅谭浩明约定南北军互相撤退,不得开火。可惜的是,谭浩明这时也已指挥不动当时的湘军,何况是吴光新等部已经攻克了荆襄,他们自然不肯罢休。

1月24日,湘军赵恒惕部向驻扎在岳阳的北洋军第2师王金镜部、第8师王汝贤部、第20师范国璋部、第11师李奎元部发动进攻。由于这几支部队均属于冯国璋的直系范围,他们并不愿与湘军发生冲突,于是便将岳州焚烧一空后不战自退,等湘军来到岳州的时候,这里已经是一座烈火焚烧、余火未尽的空城。

在“二次革命”后,岳州便一直被北洋军所占据,这次的胜利收复使得湘军上下十分激动,也令西南各省大为振奋,因此很多人都主战乘胜北上,顺势攻下武汉,扭转南方的颓势。但是,联帅谭浩明并没有采取湘军的意见,他认为南军攻下岳州后已经是强弩之末,并不具备继续进军武汉的实力;而且,岳州可以作为北洋军攻下荆襄的补偿,适可而止,也不失为上策。

谭浩明的后台老板是两广巡阅使陆荣廷,他也觉得南军既然已经攻占岳州,湖南已经成为了西南的屏障,再北上进军,一无实力,二无必要,三是怕引发北军南下,反而另起争端,倒不如就此熄火停战,也好保自己的一方太平。至于西南省份其他督军,如云南唐继尧等人也是这般认为。

而在另一边,湘军攻占岳州的消息传来后,立刻激起了北洋系主战派的一片怒吼,他们一再逼迫冯国璋立刻发出明令,讨伐南军。在这几天里,冯国璋被搅得心烦意乱,几乎要淹没在主战派的汪洋大海之中。

就在这时,一个谣言传开了,说徐树铮正勾结关外的张作霖,准备进兵北京,发动政变。冯国璋听到这个消息后更是忐忑不安,随后便将王士珍和内阁各部总长召集到总统府,宣布要立刻“南巡”一次,他说:“我这次到南方去,主要是为了征询南方他们几个人(应指长江三督)对于和战的意见,往返最多不过七天”。

冯国璋的话很简单,他说完之后便用眼神扫视了大家一遍,以征询其他人的意见。但奇怪的是,包括总理王士珍在内,大家都一言不发,一直沉默了有一两分钟。最后,内务总长钱能训打破沉默说:“总统还是不要轻动的好”。

听了他的反对意见后,冯国璋坚持说:“现在是我非自己走一趟不能解决。”于是这事便决定下来了。按冯国璋的计划,他这次南巡先是乘专车沿津浦路南下,到了南京见过李纯后,然后坐李纯准备好的兵舰溯长江而上,到九江会见陈光远,然后再赴武汉见王占元,最后由京汉铁路返回北京。

《北洋年代》连载145

奇怪的是,三天后,总统府接到一个电话,说:“总统今天回来,仍然在东车站下车。”打电话的人重复了一遍,说:“是东车站下车!”

既是东车站下车,这说明冯国璋的专车仍旧是循着津浦路返回而不是走的京汉路;更奇怪的是,冯国璋原本说南巡七天,为何三天就提前回来了呢?

这事果然没有那么简单。正如前面内务总长钱能训劝冯国璋不要轻动,后来他就把当时打破沉默说出这句话的原因解释如下:“那时候,外面已经传出来消息,说奉军就要入关,假如他们要是‘称兵犯阙’,总统可就回不来了!”

当然,后面的事实是,奉军没有“称兵犯阙”,冯总统也回来了……不过却是灰头土脸的回来的。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在主战派们眼巴巴的等着冯国璋下讨伐令的时候,却得知冯国璋已经乘火车南下,这下可就把他们惹毛了。

1月26日下午,冯国璋离开北京南巡,第一站便是天津。当天晚上,冯国璋便见了直隶督军曹锟,和他谈了半夜的机密,争取这位“虎变将军”的支持。曹锟本是直系中人,自然不好对冯国璋过于为难,只是说:“要主和,就必须先主战,只有在战场上取得胜利了,和平才有希望”……这倒也不失为真知灼见。

冯国璋在天津督署借宿一宿后,次日便继续南下。这时,冯国璋出京南下的消息已经传出,段祺瑞等人听后十分气恼,连夜发电报给沿途的督军张怀芝和倪嗣冲,让他们将冯国璋堵回京城,不得延误战机。

山东督军张怀芝接到电报后,便带着随员来到济南火车站,眼巴巴的等着冯总统的专车莅临,不料车倒是来了,却风驰电掣的一驰而过,张怀芝连冯国璋的影子都没有见着。原来,冯国璋离开天津的时候,心想这张怀芝是铁了心要跟着段祺瑞主战的,他又与安徽督军互为党援,何不先去蚌埠说服倪嗣冲,届时张怀芝自然不攻自破。

民国往事---尚未凝固的国家历史》小说在线阅读_第120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金满楼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民国往事---尚未凝固的国家历史第120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