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八十七)血经出世(中)
本篇参考剧情第三十二集
对李妃而言,血经到底是怎么来的一点儿也不重要,血经是不是真的才重要,只要东西是真的,哪怕是摸金校尉从地里刨出来的也无所谓;如果东西是假的,这玩意儿能不能拿去忽悠道长,李妃还得仔细再琢磨琢磨。李妃的心思张师傅当然明白,只是张师傅自己也拿不准这血经是真是假,只能故作高深地含糊其辞,“上天佑我大明,这两本神物是两个女人送来的”,李妃听说是两个女人,心中泛起一丝醋意,眉头微挑、杏眼圆睁,不动声色地问,“什么女人”。“两位贞烈的奇女子”,张居正还想继续卖关子,裕王却忍不住了,急不可耐地抱怨道,“我的张师傅,不要起题承题了,快直说了吧”,张师傅脸上的尴尬一闪而逝,一板一眼地答道,“这两个女人,一个是高翰文的妻子,一个是明天即将被处斩的齐大柱的妻子,王爷、王妃都知道,严氏父子抓齐大柱,是想打海瑞,打海瑞其实就是想打王爷。现在皇上虽不追究这件事情了,但是杀了这个齐大柱,往后追究严世蕃,便少了一个天大的证人。”
张师傅,人家李妃问你这血经是怎么来的,你啰啰嗦嗦、唧唧歪歪说了这么一大堆,一会说严氏父子抓齐大柱是为了打海瑞,一会又说“打海瑞其实就是想打王爷”,尬聊了半天有的没的,就是决口不提血经的事儿,这样真的合适嘛。裕王夫妇互相对视了一眼,都觉得张师傅今晚不太对劲,说话云山雾罩、颠三倒四的,搞不清他究竟想要说啥,齐大柱确实是挺重要的,这个道理大家都懂,可现在不是在聊血经的事嘛,高翰文也好、齐大柱也罢,他们媳妇儿送过来的玩意儿,就一定保真嘛,何况这芸娘还是个从了良的**。倒不是对**这个职业有什么歧视,毕竟这是张三丰的血经,不是杜十娘的百宝箱,高翰文明显也不是什么靠谱的古董鉴定专家,当年连成祖爷都找不到的宝贝,忽然横空出世,被一个**从江南带到北京,又辗转到了张师傅手里,刚好能用来救齐大柱一命,这难道还不够可疑嘛。
裕王此时心里也有些打鼓,主要是搞不清这血经究竟是真是假,把经书捧在眼前,翻开一页仔细辨认上面的字迹,眼神中充满了怀疑,一时间却也看不出什么端倪,张居正见状急忙解释道,“再说,浙江那个倭首井上十四郎,明显是郑泌昌、何茂才买通了对付高翰文和海瑞的,如果杀了这个齐大柱,便变成了我们的人通倭。这两本神物是高翰文的妻子献出来的,她想拜请王爷、王妃,让王妃明天进宫的时候,把它带进宫去献给皇上,并且向皇上求情,留齐大柱一条命。”张居正东拉西扯地哔哔了半天,废话说了一箩筐,依旧不提这血经是真是假,不过老奸巨猾的张师傅见势不对,也立刻改了口风,说血经是芸娘献的,请李妃明天进宫给道长献宝的主意,也是芸娘出的,自己只负责跑腿传话,跟这事儿可没有半毛钱的关系。
张居正此时大概也意识到了血经的问题,忙不迭地把锅都甩到了芸娘头上,只是张师傅忙中出错露出了两点破绽,其一,足不出户的芸娘,是怎么知道李妃腊月二十三,一早就要进宫面圣的,还早早就给李妃安排好了任务,然后托张居正代为转达,这实在是有些匪夷所思;其二、柱嫂只不过是搭了一波芸娘的顺风船,虽说是百年修得同船渡,但这两位最多也就是塑料姐妹花的交情,芸娘凭什么要主动献上血经,去救一个素未相识的齐大柱,对她个人又没有什么好处,实在是不合情理。听完张师傅的一席话,裕王心中已是有了计较,这血经真假难辨,齐大柱也不是非救不可,等鉴定完血经的真伪,再去给道长献宝也不迟,于是果断开口回绝道,“这件事,父皇已经给我传了口谕了,我们不能再去说”。
张居正闻言心中难免一阵失落,神情也不自觉地黯淡了几分,李妃把这一切默默看在眼里,暗叹了一声冤家,冲着裕王开口劝道,“王爷,让我见见这两个女人”。其实李妃心里跟明镜一样,这血经不一定是张真人写的血经,这主意也不一定是芸娘出的主意,但这男闺蜜肯定是货真价实的男闺蜜,如果此时连自己都不帮他,那谁还能帮得了他,何况这冤家也是真心在为裕王考虑,虽说走的是歪门邪路吧,但也不好全盘否定,万一真被张师傅歪打正着、蒙混过关了呢,这事儿谁也说不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