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八十六)血经出世(上)
本篇参考剧情第三十二集
正所谓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张居正做梦也想不到,徐阶让他平日里多跟高翰文走动走动,竟然还能收获这般多的好处,芸娘本人的重要性就不必说了,单凭这两部横空出世的血经,只要使用得当,张神童完全有信心,能狠狠地打严党一个措手不及。齐大柱通倭一案,本是严嵩亲自布下的杀局,严党这边高调入场架势拉满,本想着顺藤摸瓜、大干一场,结果却连一个七品知县也没搞掉,端的是虎头蛇尾、半途而废。堂堂内阁首辅兴师动众地告御状,折腾了几个月,最后就杀了个疑似通倭的淳安桑农,严党用高射炮打死一只蚊子,就已经够丢人现眼的了;如果高射炮打了好几梭子,连只蚊子都没打死,这严党怕是连最后一条底裤也要输掉了。杀不掉海老爷,严党最多是只脱了牙的老虎,不张嘴还能吓唬吓唬人,若是连个齐大柱也杀不掉,那严党就真成纸老虎了,还是最不招人待见的那种,谁见了都恨不得上去踢两脚。
张居正心里清楚,严嵩亲手炮制的通倭一案,是严党拼尽全力所能组织起的最后一次攻势了,若能救下齐大柱,则意味着这场战斗以严党的全面失败而告终,这场酣畅淋漓的大胜将迫使严党从主动进攻转为被动防御,帮清流建立起真正的战场优势,为倒严奠定最坚实的政治基础。张神童的计划是,以两部血经为诱饵,引诱道长主动出手救下齐大柱,彻底粉碎严党的阴谋,如今万事俱备,只缺一个投饵的人,人选当然是现成的,于是乎,张神童想当然的带着血经去了裕王府。裕王府的书房内,裕王和李妃接见了登门拜访的张居正,张神童喜形于色地把一个雕花木盒摆在了桌上,裕王看了眼那盒子,诧异地问了句“什么东西”,“天物”,张居正微微鞠躬,故弄玄虚地说,“王爷、王妃,打开看看就知道了”。
听说是天物,裕王顿时也来了兴趣,用手拍了拍那盒子,嘴边挂笑饶有兴致地问道,“什么天物,装神弄鬼的,告诉我”,张居正则是继续卖了个关子,“王爷,这样东西,当初成祖爷派了好些人去寻找,都没有找到。老天有眼,今天到了我们手上,王妃明天进宫的时候,可以把它带上献给皇上,皇上一定会龙颜大喜”。李妃不动声色地瞥了张居正一眼,心中暗暗埋怨道,这没良心的男闺蜜,给自己安排活儿也不事先打个招呼,真是越来越不把自己当外人了,二话不说打开盒子,取出一个肉色绢布包着的物件,动手拨开裹在外面的包皮,竟是两部有些泛黄的经书。经书封面是一行铁画银钩、力透纸背的暗红色小字,写着“老子太上道君道德真经”,李妃疑惑地把经书递给了裕王,不明白为啥道长看了这玩意就必定会龙颜大喜,裕王盯着手中的经书,也是一脸的百思不得骑姐。
“二百多年前那个张三丰张真人,王爷和王妃应该知道”,张神童嘴角含笑,及时地提示了一句,“这是张真人的手迹”,裕王猛地抬起头,恍然大悟地说道。有一说一,在古董行里,两百年都不到的古书,哪怕是用经血写的血经,也远没有严世蕃送高翰文的那套文房四宝值钱,毕竟张三丰也不是什么有名的书法大家,但谁让道长他老人家是张真人的小迷弟呢,一个粉丝对偶像的狂热与崇拜,是永远也无法用市场公允价值去衡量的,给道长送上张真人曾经的生活用品,绝对是投其所好、正中下怀,能把好感度瞬间拉爆。
张居正有些得意地卖弄道,“岂止手迹,上面那本《道德经》,和下面那本《南华经》,都是张真人在一百二十岁的时候,发大愿心用手指的血写出来的。”对于历史文物的考证还是应该尽可能地力求严谨,高翰文认定经书是张三丰一百二十岁时写的,这就已经相当离谱了,张神童又信口开河地鬼扯,说这是张真人“发大愿心用手指的血写出来的”,发没发大愿心暂且不提,就问张师傅一句话,你怎么知道这就是手指的血呢,万一当时写经书的时候,张真人刚好痔疮犯了呢。裕王若获至宝一般地捧着手中的血经,兴奋地两眼放光,李妃却是眉头微皱,不明白如此逆天的宝贝,怎么就会凭空砸到了张居正的手里,毕竟是要献给道长的宝物,可千万别整个西贝货送上去,那可就要了老命了,半信半疑地问道,“张师傅,是怎么得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