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八十)直把兴国作分宜(下)
本篇参考剧情第三十二集
朱七、道长、吕芳轮番说了半天,对面的严嵩、徐阶却好似稳坐钓鱼台一般,都摆出了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模样,道长心中怒火渐升,提高了声量,指桑骂槐地冲着朱七吼道,“锦衣卫是拿人的,案子审都没审,你凭什么就这样把这个案子定了?”道长分明是在问严嵩,拿人断案的是锦衣卫,案子审都没审,你严嵩凭什么提前好几个月,就把案子给定了,这特么像话嘛。吕芳也是一脸急切地催促到,“回话”,话音未落道长又追问了一句,“谁在你那里说了情了”,这话依旧是在问严阁老,区区一个齐大柱,也值得内阁首辅亲自揭发检举嘛,通倭案到底是谁给你严嵩出的馊主意,不会又是你家那个熊孩子吧。道长连番追问之下,精舍内一时间变得鸦雀无声,朱七有些不知所措地望着道长,愣了片刻脑中忽然灵光一闪,喊了句“奴才该死”,额头运足了劲直接磕在了青砖上,“啪”的一声那青砖竟然碎成了几块。
这突如其来的功夫表演,让所有人都心中一惊,纷纷转头盯着朱七,吕芳撒开手里的帷幔,直接跑到朱七跟前大声吼道,“你.你.,你反了天了你,来人”,两个小太监急忙跑了进来,吕芳用手点着朱七说道,“把他押到,陈洪陈公公那里去,听候发落”,吕公公也是真急眼了,心说,朱七你好好念台词儿就行,怎么还能擅自给自己加戏呢,你这是磕头还是示威呢,赶紧闪一边去,万一真把严阁老给惹急了,小心自己变成下一个沈炼。两个小太监抓着朱七的双臂就要把他拉走,道长却是饶有兴致地扫了一眼碎掉的那块青砖,不咸不淡地说了句,“用不着,无非是把朕这座金銮殿拆了嘛”,朱七的头再硬,也磕不碎几块砖,真正能拆金銮殿的大佬,此时就坐在对面的暖坐上。严嵩、徐阶闻言,这才老大不情愿地站起身,依旧是一言不发,道长眼中闪过一缕寒光,冷着脸,阴阳怪气地说道,“拆了金銮宝殿,你们各人也分不了几片瓦去”。讲道理,严嵩、徐阶、吕芳谁也没本事去拆道长的金銮殿,不过偷摸揭几片瓦走,倒也不是什么稀罕事,南下巡盐的200万两银子,还有从沈一石那里分走的1000万两银子,这么多的银子,何止是分走了几片瓦阿,怕是连房梁都给顺走了。
朱七磕碎了一块地砖,道长撂下了两句狠话,徐阶、吕芳急忙跪倒在地,严嵩见状也只得不情不愿地缓缓跪了下去,这拆了金銮殿分瓦的事儿,严世蕃带着一众严党,确实没少干,道长今天都把话说到这个份儿上了,严嵩也是自知理亏,好在海瑞通倭的事儿,严阁老本来也没打算再继续深究了,还不如做个顺水人情,卖道长一个面子呢。见众人都不说话,朱七挺直了身子,目光灼灼地望着道长,情真意切地说,“奴才无状,犯了天大的罪,奴才这就自行去东厂,听候处死!”朱七虽然学历不高,但却是粗中有细,顶撞严嵩最多算是“无状”,不听道长招呼,那才是犯了天大的罪,如果磕碎精舍一块砖便是死罪,那些上玉熙宫揭瓦的鳖孙,岂不是要诛九族了。朱七是话糙理不糙,每个字都说进了道长的心坎里,道长听完也不禁一个莞尔,嘴角挂着欣慰的笑,语重心长地安慰道,“砸碎一块砖,与天什么相干?朕也不要你死,这块砖朕也不换,朕还让你去审那个齐大柱,与海瑞有关办海瑞,与别人有关办别人,如果与任何人无关,就把那个祸根除了,让他过了小年,腊月二十三朕等着你顶着块砖,来把这地补上。”
无论是砸碎一块砖,还是分走几片瓦,都与天不相干,道长也不会计较这几个小钱,砖碎了便补转,瓦少了便加瓦,无非就是破财免灾罢了,道长既不想倒严、更不想杀人,以上这些瞎话,道长可是专门说给严嵩听的,为的就是安严阁老的心。朱七对通倭案是个什么意见,想必严阁老刚才也听清楚了,道长安排朱七去审齐大柱,态度已经不言而喻了,案子审到最后,大概率就是与任何人都无关,让齐大柱安心地过完最后一个小年,腊月二十三就把这个通倭案给结了,也好让严党他们安心地过完最后一个大年。道长真正想除掉的祸根,其实就是严党,砖头碎了就要补,首辅老了就该换,过了腊月二十三,差不多也该准备倒严了,只是这些话道长不方便明说,只能委婉地告诉朱七,过完小年,记得顶着砖头来玉熙宫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