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七十一)他们拿两百万,朕分一百万(中)
本篇参考剧情第三十二集
道长对吕芳的表态很满意,默默地点了点头,故作高深地说道,“你现在明白了,朕上回为什么不追究严世蕃他们,反而派鄢懋卿南下巡盐了吧?”道长端的是高明,20年间纵容严党上下其手、把持朝政,让一颗小小的脂肪瘤最终长成了恶性肿瘤,并且转移到了大明全身,动手术切除自然是在所难免,可就算切掉了那几颗最大的瘤子,病根却永远无法根除,垂垂老矣却又元气大伤的大明王朝,注定是无缘第三个百年了,所以有人说,明实亡于嘉靖,倒也是不无道理。既然道长想听,那吕公公也就不藏着掖着了,不仅大大方方地把严党扶上马,更是贴心地再送了他们一程,“主子圣明!奴婢还有下情陈奏”。道长向吕芳投来一束鼓励的目光,意思是既然吕芳你想说,那不妨就多说点儿,现在还只是背后说人坏话而已,再过段日子,恐怕就要下狠手整人了。
吕芳小心翼翼、字斟句酌地说,“朱七他们一直跟着鄢懋卿的船队,他说,鄢懋卿在把银子押回京师以前,还有三条船”,现在总算明白朱七他们为什么一路走的这么慢了,比起审判倭贼齐大柱,监视鄢懋卿的任务显然更重要,倭贼未必是真通倭,但严党这群鳖孙一个个的可是真敢贪阿。仿佛是被吕芳一语戳中了痛处,道长面色凝重,有些不耐烦地说,“干脆点说,还运走了几百万”,吕芳目光低垂避开了道长的视线,低声禀道,“圣明无过主子,南直隶那边咱们的人也有呈报,说鄢懋卿这次巡盐,至少收了五百多万税银,除了上报的三百三十万两,至少还私瞒了两百多万两。一条船驶往分宜,严阁老的老家,另一条船驶往丰城,鄢懋卿自己的家,还有一条船一个月前装作商船,驶回了北京。”吕芳这大概就算是哪壶不开提哪壶了吧,道长刚刚还大言不惭地吹嘘说,自己派鄢懋卿南下巡盐,是有多么地深谋远虑、高瞻远瞩,转眼就被吕公公打了脸,这波仇恨值拉的简直是恰到好处,彻底把道长他老人家心底的怒气给引爆了。
道长被气得脸色铁青、浑身微颤,双手扶着桌案,咬牙切齿地说,“好啊!两百万两银子三条船,游南游北,我大明朝这条运河倒像是为他们修的了。”说到此处,道长抓起几张报表狠狠地拍在了桌上,声嘶力竭地吼道,“鄢懋卿,冒青烟!还在奏疏里说什么‘为解君忧敢辞其劳’,还说跟严世蕃商量了,要专门拨出一百万,给朕修万寿宫?朕的钱!他们拿两百万,分朕一百万,还要朕感谢他们嘛!”说到动情处,道长一把抓起桌上那叠报表,狠狠地朝远处甩了出去,气得浑身颤抖,险些站立不稳,扶着桌边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有了道长这句话,鄢懋卿的祖坟怕是真的要冒青烟了,因为道长很可能是要感谢,老鄢家的八辈儿祖宗了,讲道理,分钱的时候,怎么说也该是让道长拿大头的,结果却被别人当了大头儿,这事儿怎么想,怎么都觉得恶心。严世蕃、鄢懋卿这帮鳖孙,做事儿实在是太不讲究了,得了便宜还卖乖,明明是把道长当冤大头耍,还舔着脸上奏疏给自己邀功,伤害性不小,侮辱性极强,道长差点就被气的原地爆炸。
吕芳虽然是有心挑拨,但见道长发了这么大的火,自己也是吓的够呛,赶紧上前一把抱住道长,不住地替他揉搓着胸口,急切地安慰道,“主子,主子!主子,千万不要伤了仙体,要不,奴婢这就叫东厂和镇抚司的人,把他们家都围了!”吕芳的话自然当不得真,如果严嵩家这么好围,道长又何至于隐忍到现在,拿下严嵩父子不难,难的是如何处理严党这个庞然大物,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倒严稍有不慎,便又是一场震撼朝廷的轩然大波。何况过去二十年,严嵩和道长早已紧紧捆绑在了一起,就算是要动手倒严,总还要顾及道长的脸面吧,堂堂圣明天子竟然被个白脸奸臣,连续忽悠了二十年,这事儿无论怎么看,都有些政治不正确,所以倒严还得从长计议,不仅要有理、有利、有节,最重要的是,还要有脸。道长轻轻推开吕芳,背着手缓缓向前走了几步,逐渐调匀呼吸,平复了下心情,冷冷地说道,“是该收网了,但还不到抄家的时候”,“是,下面该怎么干,请主子示下”,吕芳低着头,心中已经开始为严党默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