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四百五十八)柱嫂寻亲记(下)

本篇参考剧情第三十一集

谭伦心中拿定了主意,斜着眼瞟着王用汲,不徐不疾地试探道,“话既然问到这个份上,那我就给你们说明白了,抓齐大柱前,镇抚司的上差是告诉了赵中丞,也告诉了我,可也就是告诉了一声,他们身上有上谕,奉旨办差,谁也挡不住。”谭大人之所以把话挑明,就是要让王用汲和柱嫂知道,抓人的是锦衣卫,而且还是奉旨办差,齐大柱现在可是钦犯,这冤到底还伸不伸,你们自己掂量着办吧。王用汲急吼吼地说,“挡不住,难道就不能上个奏疏向皇上辩陈吗”,王用汲带着柱嫂来找谭大人,为的就是这事儿,想求谭伦或者赵贞吉给道长上个奏疏,帮齐大柱鸣冤。谭伦转头看了看柱嫂,淡淡地说,“你到门房去等着吧”,此时正说到要紧处,柱嫂哪里肯走,倔强地答了句,“民女的丈夫,真的没有通倭”,抬起头求助地望向王用汲,“去吧”,王用汲知道谭伦要和自己单独说话,冲柱嫂点了点头,柱嫂无奈地磕了个头,满脸凄风苦雨地走了出去。

等了片刻,谭伦站起身,走到了王用汲面前,刻意压低了声音,一字一顿地说道,“齐大柱背后牵着海刚峰,海刚峰背后牵着我谭伦,我谭纶背后牵着的是裕王爷,这几层关系,任谁都看得清楚。可皇上还是下旨抓了齐大柱,这是将自己的儿子也捎带打了,为什么?严嵩亲自出手了,皇上也得让他三分呐,朝廷还在等着鄢懋卿巡盐的银子呢。”谭伦终于亲口承认了,齐大柱通倭的事儿,他和赵贞吉早就得到了消息,一直故意瞒着海老爷跟王用汲,举荐他们出任曹州知州、台州知州,都不过是障眼法罢了,他跟赵贞吉一心想把海老爷这尊瘟神,打发到山东去等死,只可惜阴差阳错之下,海老爷竟然辞职了,而且这鸟知县还就赖在淳安不走了,顺手又祸祸了赵巡抚一万担生丝。如果不是王用汲带着柱嫂,在巡抚衙门堵住了谭大人,就连这几句实话,王润莲怕也是听不到,所谓“官场无朋友,朝事无是非,只有利害二字”,谭大人便是最生动的注解。

王用汲漠然地盯着眼前的谭伦,感觉熟悉的面孔下竟藏着几分陌生,心中默默地琢磨着,什么叫做,“严嵩亲自出手了,皇上也得让他三分”。谭伦则是神色笃定地继续侃侃而谈,“短兵相接了,我不能说话,裕王爷也不能说话,你更没有说话的份儿。安排下去,让齐大柱的老婆到京城,直接找兵部,找张太岳,叫当事人喊冤去。”谭伦也知道现在是短兵相接的时候,严党已经在围攻高地了,可谭大人和赵巡抚却苟在泉水里猫着,还不让王用汲出去带兵线,只安排了一个妇道人家去京城找张居正,打算让张神童带着个娘们去偷严嵩的家,只能说,这套战术制定地确实很“谭伦”。

诸位此处不妨再多想想,王用汲不过是一个未到任的台州知州,他究竟是怎么找到躲在巡抚衙门的谭伦的;又是怎么带着柱嫂,一路通行无阻地强闯签押房的,直到此刻,答案终于揭晓。为什么谭大人刻意强调柱嫂去了北京,谁都不要找,偏要她直接去兵部找张居正,讲道理,找高拱喊冤不是更合适嘛,毕竟高大人脾气火爆、正义感爆棚,而且这么多年也只有一个糟糠之妻,不是嘛。严嵩亲自指认齐大柱通倭,齐大柱的媳妇去北京找张居正帮忙喊冤,先不说这事儿是不是把严阁老给得罪死了,就问诸位一句,清流那么多仁人志士,为什么非要去找他张太岳呢。再联想到后来,高拱得以重返内阁,赵贞吉后来居上也入了阁,可张居正却只能给万历做家教,这事儿无论怎么看,都像是赵贞吉与谭伦联手,给张神童挖了个大坑,虽然电视剧中没有拍,但很多看似不相关的事,实际上却是紧密相连的,毕竟“官场无朋友,朝事无是非,只有利害二字”,不是嘛。

谭伦不肯给道长上疏辩陈,却执意要柱嫂去北京找张居正喊冤,王用汲隐约觉得其中有一丝不妥,将信将疑地问,“管用吗”,“齐大柱毕竟是抗倭有军功的人,上次给兵部报军功的时候,他的名字就在第一张名单上,兵部有存案。从这个口子把事情捅开了,便能揭了严嵩那张老脸!他们要是还是想杀齐大柱,追究海刚峰,这一刀下去,严嵩伤不着也得捎带上严世蕃的血,郑泌昌、何茂才通倭,他脱不了干系!”谭伦望着王用汲,笃定地说道。

闲话大明王朝1566》小说在线阅读_第404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linyuan_f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闲话大明王朝1566第404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