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四百四十八)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上)

本篇参考剧情第三十一集

胡宗宪站起身缓缓走到案边,将严嵩的那封亲笔信捏在手里,站在原地思忖了片刻,便将那几页信纸放在烛火上点燃,随后扔进了火盆,等信纸化为飞灰,胡宗宪忽然喊了声,“戚继光”,“末将在”,戚继光起身行礼,“通令各路援军,雨停雾起,全线出击,一举聚歼倭寇”,胡部堂终于下达了全军出击的命令,“尊令”,戚继光转身迈步走出大帐,身影消失在了一片雨幕之中。明嘉靖四十年秋,第九次台州战役正式拉开了序幕,这一战清剿了为祸十余年的倭寇残部,胡宗宪向数万一衣带水的日本友人,传达了来自道长那慈父一般严酷的爱,东南沿海从此风平浪静、海波不惊。

前线捷报传来,赵贞吉心中却是五味杂陈,胜利来得实在是有些猝不及防,差点把赵巡抚闪了一个趔趄,甭管自己心里有多郁闷,这庆祝胜利的表面文章,还是要做足的。赵贞吉、谭伦拉着朱七和另一个锦衣卫,组织了盛大的欢迎队伍,早早就到了浙直总督署门前等候。天色将晚,凯旋的队伍终于行至总督署门前,礼官高呼一声“奏乐”,四周一片鼓乐齐鸣,赵贞吉率领浙江各级官员,拾阶而下主动相应,戚继光带着一众将士纷纷下马,紧走几步冲着众人抱拳拱手。赵贞吉还未曾开口,谭伦便紧走两步,大声说道,“百战之身,万民之福,戚将军”,赵贞吉心中一阵腻味,脸上却依旧堆着笑,拱手说道,“万世之功,万世之功啊”。“上托圣上洪福,胡部堂及诸位大人运筹有方,下赖百姓援助,将士用命啊”,戚继光礼貌地寒暄了几句,心中暗道,要不是诸位大人运筹有方,早早断了大军粮草,这场胜利恐怕还得晚来几个月吧。

赵贞吉左右张望了一阵,竟没有看见胡宗宪,开口问道“胡部堂呢”,戚继光坦然地说道,“部堂大人自开战两月之后,就已经有病,现在仗打完就躺下了,部堂大人让我转告诸位大人,他实在是受不了舟船之苦,要在台州歇息几天”。听戚将军这口风,胡部堂这病怕是不轻阿,一连病了几个月,现在更是连船都坐不了了,赵贞吉心中如释重负,转过身郑重其事地对朱七说道,“两位钦差,把这件事直接呈奏皇上”。胡宗宪一病不起,对赵贞吉而言,这才是真正的喜讯,值得为此浮一大白,赶紧嘱咐朱七替胡部堂请个长病假,身体可是革命的本钱,万万大意不得,工作上的事不妨暂且放一放,毕竟杭州这边还有赵巡抚帮忙盯着呢,胡部堂只管安心养病就好。胡宗宪早就说过,剿灭倭寇是他能为朝廷做的最后一件事了,如今仗也打完了,人也得罪干净了,胡部堂现在是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此时不退,更待何时。

朱七点点头,模棱两可地说道,“大忠臣,难得,我们今天就上奏”。胡宗宪顶住了老恩师的压力,一举全歼了倭寇,当然是大的忠臣;粮草不济还能打胜仗,自然难得,立下不世之功,却能主动急流勇退,也是难得,本该在台州养病的胡部堂,却忽然出现在了淳安,更是难得。胡部堂的雕虫小技自然瞒不住手眼通天的锦衣卫,只不过是瑕不掩瑜,从朱七的只言片语里不难看出,道长这一关,胡宗宪应该是过了,想必沈一石的那些家产,也不是非要徽商接盘不可了。赵贞吉此时心情大好,扭过头神采奕奕地对谭伦说,“子理阿,你无论如何找到李太医,到台州去一趟给部堂看看”,谭伦立刻答应,赵贞吉又望向戚继光,满面春风地招呼道,“给将士们备了庆功宴,请”。短短几个月,杨金水疯了、胡宗宪病了,挡在赵贞吉前面的绊脚石,一块接一块地自己挪了窝,这才叫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赵巡抚此时更是通体舒泰、神采飞扬,正所谓酒入欢肠千杯不醉,如今凯歌高奏、捷报频传,今晚怕是又要不醉不归了。

胡宗宪确实病了,和杨金水的病根一样,都是心病,这种病李时珍也治不了,看看心理医生,说不定还能管点用。受不了舟船之苦,本应该在台州养病的胡部堂,却带着齐大柱夫妇还有一个贴身的亲兵,悄无声息地去了淳安县,此刻已经坐在了海老爷家里,这一招就叫金蝉脱壳。齐大柱赤裸着上身,提着两桶水,当着海母、海夫人还有海瑞闺女的面,跑前跑后咧着大嘴笑个不停,仔细想想,这一幕多少有些恶趣味,这里也给诸位提个醒,没事儿少让自己媳妇儿往健身房里跑,尤其是要离那些一身横肉的男教练远点。

闲话大明王朝1566》小说在线阅读_第395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linyuan_f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闲话大明王朝1566第395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