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四百四十七)明枪易躲暗箭难防(终)

本篇参考剧情第三十集

当初辽沈战役打锦州前,101曾经说过一句名言,“我准备了一桌饭,来了两桌客人,这饭怎么吃”,打不打锦州,这个决心确实难下;如今胡宗宪的处境是,准备了一桌饭,也来了一桌客人,可是饭吃到一半,厨子特么端着剩下的菜跑了,胡部堂此刻也不知道,是该接着把饭吃完,还是各回各家、各找各妈,这个决心更难下。胡宗宪心猿意马地在棋盘上随手落了颗黑子,戚继光则是目光灼灼地盯着胡宗宪,军需粮草不济的事,胡部堂自然不会瞒着戚将军,接下来的仗要怎么打,还是要听听职业军人的意见。眼下这个局面,明军粮草告急、军心不稳,无非是两条路,要么就按严阁老说的,罢兵休战,一线部队撤回后方整补;要么就是主动出击,提前发起战略决战,争取毕其功于一役。虽然说顺风不要浪,但搏一搏单车也能变摩托,这一仗打赢了,东南数省从此风平浪静、海波不惊;打输了,日本友人可能还要加大自由行的力度,东南沿海从此再无宁日,打还是不打,全在胡部堂一念之间了。

胡宗宪回望着戚继光,自顾自地说道,“大战在即,站在行兵布阵的位置,看看帐外这场大雨,然后再想想这步棋该下在哪里”,领导下决策的时候差不多都是胡部堂这副样子,站在一个难以企及的高度,点出几个显而易见的问题,再说几句高屋建瓴却大而无当的空话,貌似胸有成竹、胜券在握,其实领导心里头特么也没底。这一仗到底该不该打,具体又该怎么打,胡宗宪和戚继光肯定是反复探讨、论证过的,能说出“大战在即”四个字,代表着胡宗宪还是要打这一仗的,只不过事到临头天象突变,这场忽如其来的大雨在胡宗宪心中搅起了一丝涟漪,于是又把戚继光找来,想问问天气因素会不会影响最后的决战。

胡宗宪问地很隐晦,但戚继光却是洞若观火,领导心里还是没底,只能多给他喂几颗定心丸了,于是信誓旦旦地拍着胸脯说,“据属下十几年与倭寇再沿海作战的阅历,每年这个时令这场大雨后,都会有一两天的大雾,有利于奇兵突袭”。东南沿海夏、秋两季,多雨多风,但是不是大雨之后必有大雾,还能持续个一到两天,这谁也说不准,毕竟不是诸葛村夫在借东风。各路明军已经按照部署抵达出发阵地,眼下的形式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戚继光心里清楚,管它是下雨还是下刀子,有没有大雾,这一把都得allin了,战场形势瞬息万变,至于能不能打赢,估计只有天知道。胡宗宪闻言,心中暗道,原来这场大雨不是减分项而是加分项,这是老天爷在帮我开雾抓人呢,真是天助我也。一念通达,身体也不由得轻了几分,胡宗宪只感觉体内热血奔涌,好似吃了那啥哥一般,直直地从躺椅上坐了起来,眉飞色舞地说道,“难得的战机呀,逐水草而居,顺天时而动,这才是最大的理呀”。戚继光也不说话,只是目不转睛地盯着胡宗宪,生怕一不留神就让老领导看出自己的心虚来,所以说有时候这专家的话吧,你也得辩证地听,不能不信但也不能全信,别说是行军打仗了,就算是跟着dy大神炒股,也没有稳赚不赔的道理。

其实胡宗宪早就没有退路了,当初谭伦来浙江当参军,拉他带枪投靠裕王,被胡部堂当面给否了;然后道长在精舍亲切会见了胡宗宪,让他在圣明天子和老恩师之间选边站,胡部堂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老恩师;严嵩借着严世蕃的名义给胡宗宪写信,劝他养寇自重,结果胡部堂亲临战场不避炮矢,打算以死明志,逼的老恩师只能下狠手,直接掐了大军的粮草。不到半年时间,胡宗宪把大明朝最有权势的那几位,挨个都得罪了一遍,就连二十年的好基友也跟自己翻了脸,打赢这一仗,也许还能有个全身而退的机会;如果打输了,道长第一个不会放过自己,而且朝里也绝不会再有人替自己说话了。道长给的期限是年底之前平定倭寇,但留给胡宗宪的时间已经不多了,明军所剩的后勤补给,最多还能发动一次大规模作战,而且还得是速战速决那种。既然没有退路,那便只能破釜沉舟、背水一战了,胡宗宪也是豁出去了,胜败在此一举,不成功便成仁,赌上自己的全部,放手一搏,倒要看看这单车最后能不能变成摩托。

闲话大明王朝1566》小说在线阅读_第394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linyuan_f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闲话大明王朝1566第394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