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四百零六)道长的小把戏(终)

本篇参考剧情第二十九集

1940年6月,位于博物馆中的“福煦列车”被拉到了巴黎东北部的贡比涅森林,并被安置在了1918年德法两国谈判的旧址之上,同样的地址,同样的列车,只可惜时移世易、物是人非,德军的闪击速度再快,也快不过法国人投降的速度。道长的骚操作和元首当时的布置,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清流这些年壮的腌臜杀才,仗着有裕王做靠山,借着浙江这个案子,躲在背后煽风点火、推波助澜,今天道长就要让清流知道什么叫一力降十会。道长硬是要选在清流的老巢,裕王府;硬是要派裕王、张居正、赵贞吉的老恩师,徐阶;硬是要让裕王、高拱、张居正,眼睁睁地看着徐阶,就在裕王府内,一个字一个字地批了赵贞吉跟谭伦的奏疏,让这些人亲口吞下失败的苦果,彻底绝了他们的非分之想。道长不出手则已,出手便是动若奔雷、劫掠如火,打人偏要打脸,杀人还要诛心,顺便也给裕王殿下提个醒,你爹特么永远是你爹。道长就是要在倒严的大本营,逼着一帮清流的好战分子,亲手保下严世蕃,还要给严党的胡宗宪论功行赏,让这群人拟好了条陈,司礼监再披红,在绝对的权利面前,一切的阴谋诡计都只能是自取其辱罢了,这便是来自于道长的威压与嘲讽。

上一次把严世蕃、高拱、张居正逐出内阁,宣旨的便是徐阁老;这一次让浙江的案子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去裕王府票拟的依旧是徐阁老,道长只负责卖人情,自然显得一秉大公,得罪人的事儿全让徐阶干了,这就叫徐阁老照镜子,里外不是人。徐阁老也很郁闷,自己这几年攒的这些好人缘儿,全特么让道长给败坏光了,可委屈归委屈、无奈归无奈,这圣旨该办还是要办,根本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只得艰难地站起身,脸色好似霜打了的茄子般,万般无奈地应了声“是”,弯腰低头从道长手中接过了奏疏,那封轻飘飘的信封此刻却好似千斤重担一般,狠狠地压在了徐阶的心头。道长的把戏演完了,人情也卖了,布置好了工作,剩下的就是等着徐阶去裕王府打脸了,这会儿可以收工打烊了,于是一本正经地下了逐客令,“今日中元,朕要祭天,你们也要回去祭祖,都退下吧”。五颗项上人头外加火盆里的几页青词、一份奏疏,道长祭天的诚意那是相当的足,几个人斗了一早上的心眼了,想必大家也都累了,还是各回各家、各找各妈去吧。

徐阶皱着眉头、满腹心事,手里紧紧攥着那份奏疏,正打算迈步离去,却瞟见严嵩还在地上跪着,不由地迟疑了片刻,吕芳也发觉事情不对劲,急忙走过去伸手搀扶,却被严嵩用力推开,“启奏圣上,臣尚有二事请旨”,道长这边都已经开口送客了,严阁老却执拗地跪在地上请旨,看来这两件事是非说不可了。道长眼珠子转了转,有些诧异地扫了严嵩一眼,也不知是哪两件事,严阁老执意要选这个时间,故意当着自己跟徐阶的面说,淡淡地回了声“奏”。严嵩眼射出一道精光,表情凝重、煞有介事地说道,“眼下大局无非两端,一是充实国库,二是东南剿倭。改稻为桑所用非人,江南织造局今年五十万匹丝绸万难织成,前方军需,各部开支均已告竭,臣奏请鄢懋卿南下巡盐,清厘盐税,充作国用”。

大明眼下最主要矛盾有二,其一是充实国库,其二是剿灭倭寇,其余像什么浙江贪墨一案,甚至还有那子虚乌有的毁堤淹田一案与通倭一案,本就是无关痛痒、无足轻重之事。胡宗宪的军需已经告罄,今年的五十万匹丝绸眼看也要黄了,那群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清流,不想着怎么去苦一苦百姓,变着法子地捞钱补亏空,而是一门心思地在浙江的案情上动歪脑经,分明就是拣了芝麻丢了西瓜,揪住细枝末节不放,却把正经事儿全给耽误了。这群清流说好听点,叫行事颠三倒四、主次不分;说难听点就是心怀鬼胎、居心叵测,吃着大明的饭,还要砸大明的锅,明摆着就是故意来找茬的,小阁老虽然做错了事,但他的初衷还是好的,也许方式方法有些不妥,但总还是在想办法解决问题。改稻为桑即使黄了,严党照样有办法去补国库的亏空,严嵩在这里代表严党上下也给道长表个态,正所谓牢记初心不忘使命,严党同志们率先垂范,积极发挥模范先锋带头作用,想道长之所想、急道长之所急,以割肉饲鹰之大无畏精神,自掏腰包为国纾困,理所当然、义不容辞!

闲话大明王朝1566》小说在线阅读_第358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linyuan_f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闲话大明王朝1566第358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