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零三)道长的小把戏(中一)
本篇参考剧情第二十九集
对于道长烧奏疏的这个事儿,大概可以理解成,海老爷在oa系统里提了一个签报流程,作为直属领导的赵贞吉既没有点“退回”,也没有点“同意”,而是直接点了抄送领导,还把道长、徐阶、吕芳等人挨个@一遍。正常情况下,这个签报流程要么被海老爷自己撤回去,要么被赵贞吉给退回去,如果这俩鸟人都不管,那就只能一直挂在oa的系统里。签报批不批是一回事儿,但一直挂在系统里展示,也挺膈应人的,最后逼得道长没办法,登录了oa系统的管理员密码,越过了赵贞吉、海瑞的权限,强行在后台把流程给删了,顺便抹掉了与其相关的所有痕迹。理论上而言,海老爷的系统使用权限还在,完全可以再提份儿一模一样的流程上来,道长也考虑到了这一点,所以删流程的时候,故意把严嵩、徐阶叫到身边,让这老哥俩陪着自己一起删。道长这次出手是来解决麻烦的,如果谁还敢不识抬举地再整点幺蛾子出来,那么他老人家下次出手,就该解决制造麻烦的人了。
插一嘴题外话,这世上就没有什么解决不了的难题,即使有也只是相对而言,一场大水既能让马宁远、李玄丢了脑袋,也能让郑泌昌、何茂才官升一级;一百船粮食,既可以拿去买田,也可以拿来赈灾;一个倭寇既可以是齐大柱一伙劫走的,也可以是臬司衙门放走的;一封奏疏,既可以成为政坛大杀器,也可以化作一盆草木灰,这就叫风险与机遇并存。真遇到解决不了的难题,一层一层往上推就是了,知县上面有知府,知府上面有巡抚总督,巡抚总督上面有六部内阁,六部内阁上面有道长,道长上面还有老天爷,如果连老天爷都解决不了,甚至可以去找大顺跟大清。总之在职场上遇到了难题,一定要相信领导,能往上推的一律往上推,千万别自己拿主意;当然相信归相信,可该防的也要防一手,相关的证据务必保存好,真到了东窗事发的那一天,也好把自己给摘干净,毕竟能当上领导的人,大概率都不是什么善男信女,那些糟老头子其实坏得狠,别一不小心就学了高翰文,莫名其妙就被拉去顶缸。
最棘手的问题被道长甩给了老天爷,剩下的问题自然也就迎刃而解了,道长不屑地朝火盆里瞥了一眼,举着另一份奏疏,掷地有声地说道,“赵贞吉、谭纶这份奏疏,一一列举了郑泌昌、何茂才贪墨国帑、搜刮民财诸般罪名,审问详实,铁证如山。严阁老”,严嵩淡定地应了声“是”,道长不动声色地递了个台阶过去,“因该二人都是严世蕃举荐的,你就不要过问了”。要不是老天爷收了海老爷那封奏疏,严世蕃这会儿都成犯罪嫌疑人了,严阁老避嫌还来不及呢,还过问个锤子阿,道理是这么个道理,不过总要寻一个说得过去的理由,给老人家留几分薄面才是,毕竟后面还有好些事儿,指望着严嵩去做呢。严嵩低着头,漫不经心地答了句“臣之罪”,便不再说话,语气虽然诚恳,但态度却多少有点敷衍。
“用人之道,贵在知人,两京一十三省的官员都要靠你们来举荐,有实心用事者,如胡宗宪;有顾全大局者,如赵贞吉,这些都是好的。像郑泌昌、何茂才这等硕鼠,竟也荐任封疆,严世蕃的两只眼睛,是不是全都瞎了?”对于严嵩在识人、用人方面的水平,道长也没有一味地全盘否定,严阁老手下既有二贞这般可造之材,又有郑、何这般城狐社鼠,大概算个良莠不齐、鱼龙混杂、好坏参半吧。道长对严嵩刚才那番不走心的回答本就有些不满,这会儿又提到了严世蕃这熊孩子,道长心中腾地燃起一股无明业火,要没有严世蕃这厮在下面胡搞瞎搞,今天又哪儿来的这一火盆的草木灰呢,真是子不教父之过,念及于此道长不由得咬牙切齿。
这部剧里的严世蕃,两只眼睛的视力都挺好,耳聪目明一表人才,只可惜被猪油蒙了心,一门心思地要赚那砍头钱,与历史上那位号“东楼”,小名唤作“庆儿”的独眼龙,根本就没法儿比。有一说一,东楼庆也好,西门庆也罢,终归都算不得什么好人,能死在潘金莲身上,总比死在武都头手里强,归根结底一句话,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哪怕明知是个死,这胡僧药咱该吃也得吃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