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三百七十六)凤兮凤兮终是一凤(下)

本篇参考剧情第二十七集

也不知过了多久,面沉似水的道长猛地将手中的供词扔了出去,朱七写的信里好歹多少还能稍为粉饰个一二,看完手里的这份儿供词,道长方才真正体会到了什么叫惊喜,此刻真恨不得薅着徐阶的脖领子把这些供词都甩在他脸上,让他好好给解释解释,什么特么的才叫惊喜,什么特么的叫“赵贞吉只是给前方供给军需”。盛怒之下的道长把门外的锦衣卫喊了进来,想问问浙江到底出了什么事儿,两个锦衣卫一进门便瞥见散落了一地的供词,立刻双膝跪倒一个长头磕在地上,“审案的时候你们在吗?”,道长的声音从头顶上缓缓飘了过来,一个锦衣卫趴着答道,“回万岁爷的话,前一次审了三堂,奴才们都在”。都在就好办了,是时候让人肉摄像头开启回放功能了,道长接着问道,“一个案子,为什么当时赵贞吉、谭纶送来的是一份供词,海瑞、王用汲送来的又是另一份供词?”

其实道长真正想问的是赵贞吉的态度,浙江的案子,这姓赵的是真心想拦没拦住,还是拉着姓谭的跟那个海瑞唱了出双簧。如果是真心想拦没拦住,那属于技术跟能力问题,还勉强当的起一个“贞”字;如果是故意唱了出双簧,让海瑞站在台前扛雷,自己躲在后面捡便宜,那就是立场跟态度问题了,“不二”也就变成“真二”了。那锦衣卫一五一十地说道,“回万岁爷的话,当时赵贞吉、谭纶审的郑泌昌,海瑞、王用汲审的何茂才。回头两个人的供词一对,口径不一样,赵贞吉和谭纶谁都不愿将海瑞审的供词送上来,那个海瑞说《大明律法》载有明文,钦犯的供词一个字也不能改,改了就是欺君。赵贞吉和谭纶只好和奴才们商量,将供词不要送通政司也不要送内阁,只能直接送司礼监。司礼监果然将海瑞审的那份供词打回了,命浙江重审。”

这位人肉摄像头老哥,你确定是“赵贞吉和谭纶谁都不愿将海瑞审的供词送上来”嘛,我怎么记得当时谭大人捏着海老爷那份儿供词说的可是,“我看何茂才这份供词,可以立刻呈交朝廷”呢,这也就是四集之前的事儿,这么重要的细节竟然都给记错了,老哥你这怕不是老年痴呆的前兆吧。正所谓日防夜防家贼难防,这年头连锦衣卫都开始欺君了,这不是欺天了嘛,也不知道是不是收了谭大人什么好处,一门心思地帮那姓谭的洗地。道长脸色稍缓,却仍有些狐疑地望着锦衣卫,伸出手轻轻点了点,不徐不疾地问道,“重审的时候,赵贞吉为什么不审,谭纶为什么不审,你们也不看着,还是让那个海瑞重审?”这就是诛心之问了,其实答案是明摆着的,浙江的这趟浑水连朱七这个武夫都避之唯恐不及,又何况人家那两个饱读诗书的清流呢,谁也不是傻子,对吧。

道长问的这话确实不好回答,总不能说大家一怕得罪道长、二怕得罪裕王、三怕自己担责任,正好姓海的那厮啥也不怕,索性就让他去堵抢眼了,那锦衣卫只能硬着头皮推说自己不知情,想着和一把稀泥看看能否蒙混过关,“回万岁爷的话,这些情形奴才们无法知晓。因为在重审的时候,奴才们已经在押解杨金水进京的路上了,这份重审的供词是赵贞吉派的驿差昨夜追到潞河驿才交给奴才们的,叫奴才们转呈司礼监。”道长对锦衣卫的回答不置可否,接着问道,“既叫你们送司礼监,司礼监怎么不拆开来看一看?”道长这就是转着圈儿的在套锦衣卫的话,想问问陈洪接到这封奏疏,究竟是个什么反应。

那个锦衣卫愣了一下,和身旁的同伴对视了一眼,确认过眼神,都是想要弄死陈公公的人,刚刚还在司礼监被陈洪骂了个狗血喷头,这一肚子的无明业火正愁找不到地方发泄呢,想不到这现世报来的如此之快。另一个不曾发话的锦衣卫接过话头,郑重其事地答道,“回万岁爷的话,吕公公不在,陈公公本想拆来看,被黄公公阻住了。”轻飘飘一句话信息量却极大,因为吕公公不在,所以陈公公膨胀了,以为自己可以在司礼监为所欲为,本来他是想拆来看的,却被英明神武、刚正不阿的黄公公拦住了,就这么个事儿,道长您品品,再仔细品品。

闲话大明王朝1566》小说在线阅读_第331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linyuan_f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闲话大明王朝1566第331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