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三百四十七)赵贞吉思退(下)

本篇参考剧情第二十六集

谭伦坐在一旁拿着两份急递端详了一阵,匆匆浏览了内容,却着重看了看发信的日期,心中暗道,难怪高拱、张居正的信都到了,这内阁的急递还不见踪影,果不其然是被这姓赵的孙子给扣下了,随后脸色铁青,双眼直勾勾地瞪着赵贞吉,拉长声音质问道,“真要问罪也不是你一个人的事情,八百里加急的急递,是下给我们两个人的,两天都已经过去了,为什么你这时才拿给我看?”这姓赵的也忒能演了,真要是革了他这个主审的职,谭大人作为副审自然也脱不了干系,何必在这里惺惺作态。北京那边的信里说了,徐阁老对倒严之事态度暧昧,这姓赵的八成也是得了什么消息,这才敢明目张胆地把急递压了两天,也不知道心里打的是什么鬼盘算。

谭伦的愤怒早在意料之中,司礼监和内阁的急递是给赵贞吉和谭伦两人的,既然敢压两天,赵巡抚自然是有恃无恐,抬了抬眼皮,不动声色地反问了一句,“两天前拿给你看了,你能给朝廷回话吗?”谭大人心里憋着一口气,转过身望向赵贞吉,郑重其事地侃侃而谈,“能不能回话,该怎么回话是一回事,事关钦案,我还是副审,海瑞和王用汲也是钦定的陪审,总不成你一个人,在心里琢磨是不是会革职问罪,把我们撇在一边,把朝局也撇在一边!两天过去了,你到现在才拿出朝廷急需回话的急递,到底算怎么回事?”能不能回话、怎么回话是谭伦的事,可是把急递压了两天却是你赵贞吉的事,俗话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主审瞒着副审跟陪审,自己攥着份红头文件瞎琢磨了两天,今天要不是谭大人兴冲冲跑来报捷,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看到这份急递呢,就问你气人不气人。

事关倒严大局,当老师的在北京态度暧昧、首鼠两端,当学生的在杭州拖泥带水、欺上瞒下,内阁和司礼监急着催回话,赵巡抚却独自稳坐钓鱼台,装出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模样,还大言不惭地扯什么回泰州搞《心学》的混账话,气的谭大人两眼发晕、手心发凉、嘴唇发紫。对于谭伦的愤怒,赵贞吉选择视而不见,依旧摆出那副云淡风轻的表情,随手抄起一份公文对着谭伦扬了扬,不徐不疾地说道,“还有一份,兵部严令我火速供给胡部堂抗倭军需的急递,是发给我浙江巡抚赵贞吉一个人的,在我的案头也压了一天,这我就不给你看了。还有一封张太岳的密信,暗称是奉了徐阁老的认可写给我的,本也不该给你看,但是为了回你刚才的话,我也给你看看。”赵贞吉拿起手边的几页信纸,给谭伦递了过去。

赵巡抚的案头经常压一些十万火急的公文,棘手的放在最下边,容易办的摆在上边,筹措军需比审案好办些,所以今天先把粮道叫来让他去抄家筹钱,如果不是谭大人恰好赶来巡抚衙门报捷,估计内阁跟司礼监的急递还得往后压两天。当然换一个角度理解也行,谭大人等了两天都没等到内阁跟司礼监的急递,心中五内如焚,昼无为而夜难寐,好不容易盼来了台州大捷,借着报捷的由头主动登门拜访,就是要来巡抚衙门打探一番。赵贞吉本想把急递的事情多压几天,尽量不给谭伦、海瑞、王用汲留反应时间,到时候逼着他们按照急递的指示,草草结案便是,没想到才压了两天,这姓谭的就沉不住气了,主动找上门来。

这谭伦确实是个有意思的人,以前当参军的时候整天不管军事,如今提拔做了按察使,反而关心起前线战事了,端的是墙里开花墙外香,再说了这台州大捷和你一个按察使有个锤子的关系,用得着你巴巴地跑去巡抚衙门报捷嘛,还说要给赵贞吉请功,你连个案子都审不明白的人,请个锤子的功,打探消息就说打探消息,整那么多虚情假意的套路做什么。赵贞吉也很坦然,谭大人登门拜访,这就叫夜猫子进宅无事不来,择日不如撞日,既然被姓谭的撞破了,索性也就摊牌了,不但是内阁跟司礼监的急递,连你上级张居正假冒徐阶名义写的信,一并拿给你看,看看这姓谭的到底是个什么反应。赵贞吉掏出那封张太岳的密信,眼中充满了戏谑,一句“暗称是奉了徐阁老的认可写给我的”,语气中充满了讽刺,张师弟阿,你还是太年轻了,你用这挂羊头卖狗肉的伎俩搁这儿糊弄谁呢。

闲话大明王朝1566》小说在线阅读_第303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linyuan_f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闲话大明王朝1566第303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