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三百二十五)二祖宗初掌印(上)

本篇参考剧情第二十五集

听老恩师谈起了师兄赵贞吉,张居正心中隐隐划过一丝不快,斟酌了片刻,郑重其事地说道,“赵贞吉左支右绌也是很难,浙江藩库空虚,他们只好将徽商收买沈一石作坊的五十万银两先充做军饷。军情如火,杯水车薪。当务之急是否命浙江立刻抄没郑泌昌、何茂才的家产,以解危局?”张神童不着痕迹地点出来师兄私自变卖沈一石家产的事,还刻意提到了“徽商”,似乎是在暗示自家师兄和他严党那位好基友,在经济上还有些不清不楚的瓜葛,上眼药的最高境界便是大象无形,初听起来不觉有异,再仔细品品方能尝出其中真味。张居正手下笔走游龙,话音刚落一张写满字的笺纸便送到徐阶面前,上面写着,“赵贞吉首鼠两端令人不解,倒严在此一举,他为何将海瑞审讯郑泌昌、何茂才的供词作另案呈递?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当务之急必须将海瑞审郑泌昌、何茂才的供词呈奏皇上。”

这就是一心两用的弊端,张神童嘴上说的周全,可下笔却异常耿直,“首鼠两端”四个字一出,师兄弟之间的那点儿塑料兄弟情便宣告破功;“倒严在此一举”,这应该是现阶段清流鹰派从上到下的共识;至于说为何将海老爷审的供词另案呈递,赵贞吉主要考虑的还是撇清自己的责任,谭伦要清君侧、海瑞要给道长上课,赵大人虽然拦不住手下鹰派那帮狠人,但对道长总要有个交代才是,从一开始就把自己摘干净,省的将来惹毛了道长,一蒿子打倒一船人。所谓“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就更扯了,首先这压根儿就不是什么机会,分明是个坑,而且是那种一跳进去就出不来的坑。为什么后面赵贞吉能顺利入阁,高拱也能重回内阁,而张居正却只能退居幕后去给万历当家教,搞的自己后面二十集都没啥露脸的机会,还不就是因为这会儿张神童表现的太抢眼,上蹿下跳的到处串联搞事情,事后等道长腾出手来,张师傅第一个就被安排的明明白白,所以说年轻人锋芒毕露,终归不是什么好事。

按照徐阶的性格,就算没有吕芳攒的那顿花酒,也不可能被自己学生忽悠着去趟倒严的浑水,还扯什么“当务之急必须将海瑞审郑泌昌、何茂才的供词呈奏皇上”,算算时间供词这会儿差不多都该过黄河了,即使道长没闭关,张神童你打算拿啥去呈奏道长阿?徐阁老看了看面前的笺纸,又抬起眼皮瞟了一眼自己的学生,心说这毛头小子还是太年轻了,随即语重心长地说道,“一个郑泌昌、一个何茂才所贪墨的赃财,也未必能解得了危局。赵贞吉的难处比你我想的还要大呀”,说罢提笔用力在纸上打了一个粗粗的红叉。徐阁老话里有话,分明是告诫张居正,不要以为有了海瑞审的供词,清流鹰派就可以在朝中兴风作浪、为所欲为了,大明的水深着呢,真跟严党动起手来,到时候谁胜谁负还不一定呢。至于赵贞吉,张神童麻烦你给解释下,什么特么的叫“首鼠两端”,你怎么知道这“另案呈递”不是老恩师在背后授意的呢,你当你师兄是郑泌昌、何茂才嘛,自己一拍脑袋就敢往粮船上挂灯笼,顺手还把牢里的倭寇给放了。

看着眼前那个血红的大叉子,张居正眼神一跳、心中一紧,想不到师兄的眼药没上成,反倒是自己在老师那里失了分,害人不成反累己,这一波血亏。给师兄抹黑的事暂且不提,听老恩师这个口风似乎对倒严一事还有所保留,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清流鹰派隐忍多年,一朝发难、功败垂成在此一举,张神童决定再争取一把,定了定神,硬着头皮说道,“阁老,既然郑泌昌、何茂才所贪墨的赃财不能挽危局而灭贼敌,那朝廷更应该命赵贞吉去抄没其他贪墨官员的财产!大明的安危系于东南,打好了这一仗,上解君忧、下解民难。阁老,天下之望,这副重担,大家都期望您挑着!”明人不说暗话,张神童也承认想要“挽危局而灭贼敌”,光靠海老爷审的那份供词肯定不够,除了鹰派这边使劲儿,鸽派那边也得配合才行。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要想打好倒严这一仗,清流这边已是万事俱备,就差一个带头的领军人物了,现在兄弟们都眼巴巴地盼着徐阁老站出来高举旗帜、振臂一呼,只要老师肯带头,兄弟们这就撸起胳膊、褪了裤子,跟严党他们干到底!

闲话大明王朝1566》小说在线阅读_第282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linyuan_f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闲话大明王朝1566第282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