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三百二十一)张神童的solo(上)

本篇参考剧情第二十五集

眼瞅着小阁老被石公公怼到哑火,张居正左手捏着一份公文,施施然走上前来微微一鞠躬,随即自信满满地说道,“石公公,其他各部能不能进内阁我不敢过问,但兵部今天的公事必须要进内阁,必须向内阁面陈!”讲到此处张神童还故意顿了一下,扭头不屑地瞥了一眼身旁的严世蕃,然后扬了扬手中的公文,继续侃侃而谈,“这两份公文,一份是浙江抗倭的军情急报,一份是蓟辽鞑靼犯关的军情急报,现在打不打、怎么打,蓟州和台州可都在等着兵部的军令,五日之内急递不能送到的话,误的可是军国大事!”讲道理,什么“百官的事”、“给皇上修宫观的事”都无法与这“军国大事”相提并论,高拱、张居正果然是有备而来,一出手便直奔要害,嚷嚷着前方军情如火、刻不容缓,堂而皇之的拿出这般理由,也确实算是将了石公公一军。

严世蕃暗道一声“高明”,面沉似水忙着思索对策,身后的鄢懋卿、罗龙文二人也有些不知所措,如果今天大家都进不去内阁,这个结果勉强还能接受,无非就是小阁老丢了些面子,好歹里子还在;可若是让张居正大摇大摆地进了内阁和徐阶对暗号,小阁老这边等于是面子、里子全丢了,这种事换了谁,怕也是忍不下这口气,今天这个内阁,小阁老要是进不去,谁特么的也别想进去。按理说小阁老和石公公这会儿应该算是统一战线了,正常情况下应该一致对外才是,可惜小阁老前面实在是太能跳了,直接把人给得罪死了,现在想联手也没机会了,哎,早知现在何必当初呢!

石公公才定下谁都不能进内阁的规矩,为此还特地狠狠打了严世蕃的脸,讲道理确实该一碗水端平,可张神童偏偏用的是“军国大事”这种理由,整的石公公骑虎难下,这就有点儿难受了。百官的事、修宫观的事石公公都略懂,耽误就耽误了,自己担点责任也无妨;可这军事上的事儿,石公公是真心不懂,毕竟整个大明朝就那么一个三宝太监,其他宫务员在军事上的建树也不见得能比王振高多少,最多就去当个监军装装样子。具体说到浙江抗倭、鞑靼犯关这种事儿,打不打、怎么打,朝廷的急递若是五天不到后果又如何,石公公心里也没底,真要是误了军国大事,自己这颗脑袋怕是保不住了。石公公眼中闪过一丝迟疑,又有些不甘心地试探着问道,“这军国大事确乎要紧,张大人就不能在公文里写明白了?”

军国大事这个梗果然好用,连石公公都给唬住了,张神童果断抓住机会趁热打铁,信誓旦旦地说,“石公公你清楚,军事方略从来由兵部向内阁面议,哪有背对背能说明白的?”张神童的话也不是完全没道理,安排点稍微复杂的工作,别说单靠微信打字了,就是直接视频都未必能说清楚,最有效的沟通方式还是面对面地说话,若是真的涉及军事部署,背对背说话肯定不合适。道理自然是有道理,但猫腻肯定也是有猫腻,所谓浙江抗倭,这仗打了也有好几个月了,最困难的时候,戚继光带着几千戚家军硬抗几万倭寇都熬过来了,现在已经快逆风要翻盘了,还能有什么军情急报是必须要对徐阁老面议的,真当胡宗宪、戚继光、俞大猷他们在泉水挂机嘛。再来聊聊这鞑靼犯关的事,所谓犯关,究竟是几百人的小股骚扰,还是数万人的大举南侵,张居正自己也没说清楚,不过看张神童一副气定神闲、胸有成竹的样子,估计也就是几百草原飞骑出来打草谷之类的事,类似军情兵部估计一个月能接十几份儿。

眼瞅着石公公被张居正给忽悠地一愣一愣的,严世蕃急忙说道,“那吏部、工部、刑部、礼部呢,还有高大人管的户部呢?高大人是不是也要说,给前方供应军需必须面议呀?”小阁老自以为掌握了诡辩、抬杠的精髓,一番插科打诨、摇唇鼓舌,其实压根儿就没说到点子上。要想阻止张居正进内阁,只要证明他口中那些“军国大事”都是虚应故事即可,浙江战事进展顺利,倭寇全面陷入被动,若真是军情紧急,胡宗宪必有奏折呈上;鞑靼只敢小股骚扰,若真有大举南侵之举,也应该第一时间通知道长出关才对,张神童你光和徐阁老聊天又能解决啥问题,能让鞑靼退兵嘛?

闲话大明王朝1566》小说在线阅读_第278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linyuan_f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闲话大明王朝1566第278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