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三百一十三)人情练达即文章(上)

本篇参考剧情第二十四集

时间如白驹过隙,不经意间两位师傅已经消失了二十余天,平常时分倒也无所谓,只是眼下正逢多事之秋,裕王满心焦灼、度日如年,却连个能聊天解闷的人都找不到,这还没登基呢就要变孤家寡人了。裕王脸色阴沉、忧心忡忡地叹道,“《朱子语类》有好几处还是弄不太明白,徐师傅操持内阁的事也来不了,我想今天是不是叫高拱和张居正来讲讲书?”两位师傅分明就是有意在避嫌,这个时候招呼人家上门讲书,人家来也不是、不来也不是,瓜田李下强人所难,弄不好还要引起道长的猜忌,这情商是得有多低才能干出这种失了智的事儿。其实道理裕王都懂,也不是真要在此时顶风作案,把小团体召集起来密谋些什么,只不过内心烦闷却无法排解,冲着媳妇儿发一发牢骚,抱怨几句罢了。

自家男人那点阴暗的小心思,李妃全都看在眼里,既不能撺掇老公干傻事,又要照拂男人的面子,还要帮他排解心中这股郁闷,确实是个技术活儿。只听李妃那边不着痕迹地劝道,“都是皇上派给王爷讲书的师傅,按理说请他们来讲书,也是名正言顺的事情,可今天是不是不叫为好?”是不是名正言顺,大家心里都清楚,裕王最近这段时间心情一直欠佳,估计是因为道长春秋鼎盛、身体始终硬朗,自己的事业长期陷入了瓶颈期,导致内分泌有点紊乱,这中年危机怕是提前了。裕王皱着眉头放下书,转过身与李妃对视了一眼,李妃用一副欲言又止地语气试探着问道,“有些话臣妾也不知当说不当说。”

以前裕王和他的小团伙讨论朝廷大事的时候,李妃不仅会列席旁听,有时候甚至还会积极参与,时不时地贡献一些来自女性视角的观点,对参政议政表现出来相当浓厚的兴趣。前阵子因为道长赏赐李妃家人十万匹丝绸的事儿,两口子大吵了一架,裕王爷也难得雄起了一把,撂了脸子狠狠说了几句重话,从此之后李妃性子也改了不少,事关朝局便会三缄其口,就差把“后宫不得干政”几个字刺在脸上了。男同志难免粗枝大叶一些,又极爱面子,吵完架过一阵子就觉得船过水无痕,事情都过去了;可女同志大都心细如发,事情无论大小,但总得掰扯清楚才行,否则这事儿压根就过不去,而且会没完没了,后面还有大把翻旧账的机会等着你呢,甭问楼主是怎么知道的,但凡结婚超过3年以上的人,懂的自然都懂。

上一次吵架表面上看是李妃服软了,其实不然,李妃服的是大明储君裕王殿下,不是服自己那死鬼丈夫朱载坖同志,这里面区别可大了。对于裕王殿下自然要伏低做小、恪守妇道、温良恭俭让;对自家那死鬼丈夫,必须让他知道老娘的利害,家庭冷暴力外加pua,恨不得用小刀去剜他心尖,不信磨不死他。事业上的瓶颈引发了中年危机,家庭中的矛盾导致了夫妻失和、阴阳不调,身边连个能交心的朋友也没有,亲爹又是个管生不管养的渣男,看不尽的前途未卜、道不明的仿徨无助,这就叫内外交相攻、五内俱如焚,长此以往,裕王估计是要抑郁了。人到中年谁家的日子过的不是一地鸡毛,哪怕你是大明储君裕王殿下,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又如何,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反正谁难受谁知道。

事业不顺心、父亲不理解、身边也没个能交心的朋友,如今连媳妇儿对自己都是若即若离、渐行渐远,尤其是看到李妃面对自己时那副唯唯诺诺、小心翼翼、忍气吞声的样子,硬是把恩爱夫妻给处成了上下级关系,此时裕王心中更是三分委屈、五分憋屈还剩下两分无可奈何。家里从来不是讲对错的地方,夫妻之间也没什么道理可讲,哪怕是大明储君该服软的时候也得服软,只听见一声深深地叹息,裕王殿下终于开口了,“再亲也亲不过身边的人,你们家那么贫寒,好不容易父皇恩赐了十万匹丝绸,因为我又都退了回去。我那时又在气头上,就那么说了你几句,事后也不是滋味,你却一直挂在心里。像今天遇到的这件事,祸福全然不晓,谭纶他们在浙江也不来个信,吕公公又突然派去了吉壤,徐师傅、高师傅和张师傅都见不着,面前只有个你,可又连真话都不敢跟我说。”

闲话大明王朝1566》小说在线阅读_第270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linyuan_f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闲话大明王朝1566第270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