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零七)预判了你的预判(下)
本篇参考剧情第二十四集
道长根本就没有看陈洪递过来的那份供词,更没有问吕芳带走的那份供词里,具体写了些什么内容,剧中的这个细节分明是在暗示各位观众,供词的内容道长其实早就知道了。正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陈公公本就是个半吊子的水平,此时脑子里想的还全都是放手一搏、升职加薪之类的美事,自然看不清眼前的局势,连坐在司礼监写急递的陈洪都知道吕芳去找两位阁老喝酒了,凭什么坐在玉熙宫泡脚的道长会不知道这事儿。不妨再往深了想一想,同样一个问题,黄公公避而不答,道长不追究,为什么陈公公不回答,道长就让他直接“滚犊子”呢。这里需要再强调一遍,在大明只有道长不想知道的,没有他不能知道的,无论是海老爷的供词,还是三巨头的酒局,甚至是那两个半杯和一个满杯的花雕酒,在道长眼中都是明牌。
有些事明明心里全知道,但却偏偏要装作自己什么都不知道,因为堂堂的圣明天子、忠孝帝君,行的必然是光明正大之道,自然不可能暗中派人去监视自己的股肱重臣,能干出此等阴谋诡计的,也只能是陈洪这种阴险狡诈的魑魅魍魉。陈洪虽然是个阴险小人,但小人也有小人的用处,尤其像告发、检具、写匿名信之类的骚操作,就非常符合陈公公平时的人设,陈公公不张嘴,道长又怎么能名正言顺、合情合理地知道,三巨头背着自己跑到严嵩家里喝花(雕)酒了呢。说句实在话,陈公公你这张嘴也是该撕一撕了,你以为你只是背刺了吕芳一人嘛,你确定剩下那两位阁老对你这种告密行径就没点什么别的想法嘛,不信过几天你再去内阁值房找徐阁老谈谈心,看看人家搭理不搭理你。靠着一套操作同时得罪了三位大佬,陈公公你这妥妥是被道长当枪使了阿,借吕公公的话形容就是“找死也不是你这么个找法”,难怪陈公公身体这么硬朗,还楞是能走在了裕王前面。
听完了陈洪的话,道长神色平静地注视着前方,心里默默盘算了片刻,脸上隐隐浮现出一抹凝重,用略显浮夸的语气叹了一句,“好哇,三个人联手瞒朕了。”这就叫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人家老哥仨这会儿估计刚把酒给倒上,道长你就收到消息了,这还瞒个锤子阿。真想瞒着道长做点什么,自然是要法不传六耳的,还得提防着隔墙有耳,像吕芳这样把严嵩、徐阶同时找来,三个阵营的大佬共聚一堂,大大方方开席的,还能有什么秘密可言,就差事后召开个记者招待会,当众宣布《三方一致决定重审浙江一案》的联合声明了。道长伸出一根微微颤抖的手指点向陈洪,用略显浮夸的演技,生硬地诠释了一个惨遭下属背叛的领导,此时应该有的表情,沉声问道,“吕芳都叫你们怎么做?”陈洪不疑有他赶忙答道,“回主子,吕芳叫奴婢用司礼监的急递,连同另外两份供词发回浙江,命赵贞吉另外弄两份供词,再呈给主子看。”
吕芳不愧是跟在道长身边四十年的亲密战友,关键时刻能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把道长挡在自己身后,一边不动声色地化解浙江的危机;一边还要安抚住严嵩、徐阶两位大佬,让两党的好战分子稍安勿躁,先别急着抽刀砍人;最后还顺手给自己卖了个破绽,犯了个是男人都会犯的错,打算背一个不大不小的处分,躲到外地避风头去。吕芳这一整套操作下来,堪称行云流水、天衣无缝、化腐朽为神奇,唯一的遗憾就是错算了如bug一般的海老爷,就连道长都忍不住由衷地赞一声,“好办法,好办法,就照他说的去做。”跪在地上的陈洪不禁愣了一下,一脸懵逼地以为自己听错了,这道长怎么还夸起干爹来了,剧本怕不是拿错了吧,战战兢兢地小声试探着说,“奴婢,奴婢万万不敢。”
陈洪这人也是端的有意思,你要说他胆子小吧,他不但敢背刺老干爹,还敢当面沾道长的便宜;可你要说他胆子大吧,道长和吕芳俩人亲口吩咐的事儿,他这会儿反而还万万不敢了。说穿了,还是格局不够外加自作聪明,陈洪根本就摸不清道长的心思,犯了和冯保一样的幼稚病。像陈公公这种水平,也就能干点阴险小人的传统业务,道长真要派他去干点正事,一准儿办的满拧,不信咱们后面慢慢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