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三百)花雕一壶酒,对饮成三人(终)

本篇参考剧情第二十四集

两位阁老戴着老花镜,装模作样地举着供词看了好一会儿,不知过了多久,严嵩颤颤巍巍地坐回到徐阶身旁,把供词递还给吕芳,不紧不慢地说道,“上奏吧,真如郑泌昌、何茂才所言,是严世蕃他们叫浙江毁堤淹田,还敢通倭,就应该满门抄斩!”吕公公把两位阁老叫来一起喝酒,就是要当面把话挑明了,毁堤淹田这事接下来怎么处理,大家各自表个态,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你好我好大家好,还是要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大家手底下见真章,不妨摊开来聊聊。严阁老率先表态,清流还有什么好手段,尽管放马过来,要玩咱们就玩大的,我把一家老小的命全押了,咱们来个血战到底、至死方休。甭管严嵩心里是怎么想的,当领导的至少在气势上不能输,无论是毁堤淹田、通倭还是百万匹丝绸,只要清流敢来挑衅,严阁老就敢亮剑,让清流那群中年人知道,什么叫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这是徐阶进屋后严嵩第一次开口说话,81岁的老人语气坚定、态度决绝,浑浊的双眼中闪烁着一丝不屈的斗志。吕芳望着徐阶,郑重其事地问道,“徐阁老,严阁老的话你都听见了吧?”严党、清流是战是和,徐阁老你也表个态吧。此时的徐阶压力山大,身后是以裕王为首的一群愤怒中年,他们嚷嚷着要清君侧于一役,无论是自己还是赵贞吉根本就拦不住;身前是虎视眈眈的严嵩,再加上个阴阳怪气的吕芳,这两位大佬联起手来,徐阶同样遭不住;最关键的还是道长的态度,道长他老人家压根儿就不想此时倒严,这是明摆着的道理,就算有一天道长真想倒严了,沈一石的账本加上芸娘的口供它不香嘛,何必非要去给毁堤淹田翻案呢,这不是给自己脸上抹黑嘛。

对徐阶而言,倒严这买卖实在是不划算,倒严这事就算真干成了,那也是惨胜犹败,得罪道长、吕芳不说,最后剩下一堆烂摊子,还不是自己出面收拾。再说了,人家严嵩本来就退居二线了,内阁现在是徐阁老在主持工作,明明可以和平交接、平稳过渡,又何必大动干戈、赶尽杀绝呢;万一这倒严没成功,严阁老再带着一大帮还乡团杀回来搞清乡,这不是赔了夫人又折兵嘛,何苦来哉。还是吕芳最开始那句话说的在理,“咱们三个人虽然职份不同,可喝的都是皇上的酒”,都是给道长打工的命,摆正自己的态度,安分守己的做好本职工作才是正道的光。一念通达则可以心无旁骛,徐阶望着吕芳一本正经地问道,“证据何在?”徐阁老这句话问的在理,办案不能光凭口供,主要还得讲证据,别说大明那会儿了,就是搁现在,网络上也是诬告成风,空口无凭的,总不能郑泌昌、何茂才说什么就是什么吧。

徐阁老说话果然上道,一张嘴就能切中肯綮,吕芳眼中闪过一丝欣慰,忙不迭的答道,“这话说得好!何茂才在口供里扯出严世蕃,又扯出了杨金水,问他证据,却说烧了,这显然是在攀扯!一个指使他的疯了,另一个指使他的又没有证据,浙江却将这样的口供呈上来,徐阁老,若皇上看了这个口供,倘若叫您老去彻查,您能查出什么来嘛?”毁堤淹田的来龙去脉,在座的三个老狐狸都是心知肚明,就算他何茂才说的是实话,那又能如何,没有证据支持,光凭几页口供就想扳倒严嵩,简直就是痴人说梦。事实证明话最好不要说的太满,否则很容易被打脸,很多时候不是查不出证据来,是根本没人敢去认真查罢了,不过夜路走多了,难免会碰到鬼,比如这次就碰到海老爷了。

徐阶很自然地附和道,“没有证据,谁也无法彻查”,这就叫睁着眼睛说瞎话,如果证据确凿又何需再去彻查,直接宣判就完事了,就是因为没证据,才要派人去彻查的,大佬们真不愧是逻辑鬼才。还是跟聪明人聊天省心,吕公公跟徐阁老越聊越投机,忍不住多说了两句,“就是这句话。五月新安江发大水,九个县堤坝坍塌,其原因就是杭州府、淳安县、建德县还有河道衙门贪墨了修堤公款。为了分洪,胡宗宪不得已在淳安、建德决了口子,淹了一个半县,救了七个半县呐!当时就有马宁远、李玄他们的供词,早已是定了案的。现在那几个人都斩了,浙江又扯出另外一个说法,扯出了严世蕃,扯出了杨金水,这都可以慢慢地查,但牵涉了胡宗宪怎么办?东南在打仗,总不成这时将胡宗宪也槛送京师明白回话,让倭寇把浙江全占了!”

闲话大明王朝1566》小说在线阅读_第257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linyuan_f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闲话大明王朝1566第257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