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五十二)猜个球(中)
本篇参考剧情第二十二集
道长随手给了个中间镂空的和阗玉球,吕公公端详了片刻就毫不犹豫地吩咐底下人拟旨,命朱七立刻把杨金水押解进京,又让赵贞吉署理江南织造局,命他不惜一切,给胡宗宪筹措军需。问诸位一个问题,道长让吕芳猜个球,就不怕吕芳猜错吗,这万一猜错了,圣旨也发出去了,后面又该怎么收场呢。其实答案很简单,道长的意思,吕公公是百分之百不会猜错的,因为根本就不用猜,圣旨该怎么写,道长跟吕芳一早就合计好了,等时机成熟了,道长这边随便给个信号,吕芳直接照着草稿拟好旨意,再盖上传国玉玺,八百里加急发浙江就完事了。所谓的“猜个球”,其实跟签合同是一回事儿,合同内容领导和律师早就审过了,至于这合同具体什么时候签,那还得等领导点头同意才行。
虽然这一段电视剧里没有拍,但只要对道长这人足够了解,事情的真相便不难猜。二十年不上朝,成天宅在家里修仙,很明显,道长他老人家酷爱在家soho的办公模式,不去单位上班,不代表不做事;纵情声色犬马,一心享受生活,不代表不掌权;凡事不表态,不代表没态度。所谓深居简出、无心政事,所谓的顺其自然、无为而治,所谓的飞元真君、忠孝帝君,所谓的四季常服不过八套,道长的这些人设、标签,统统都是用来糊弄鬼的,可没有一样是真的。贪财好色自不用赘言,最要命的是,道长生于1507年9月16日,是个典型的处丨女丨座,追求完美、控制欲极强而且还是个事儿逼,指望这种人分权、放权,安心当个甩手掌柜的,那是门也没有阿。
追求完美的人都是细节控,道长也不例外,事必躬亲,天生就是个操心的命。连孙子万历要不要戴礼冠这种小事儿,都要亲自过问;沈一石的四大箱账本,让底下人对完账,还要把历年总账摆在桌上,自己再看一遍;吩咐胡宗宪半夜带着账本去见严嵩,巨细靡遗地嘱咐了大半天,还是不放心,恨不得自己替胡总督跑一趟;搬家之前图吉利,要求所有人都必须上贺表,收了贺表还要再数一遍,少一份都坚决不肯搬。就道长这尿性,你让他随便扔个球出去,可着底下人随便猜,猜到什么写什么,写完了拿传国玉玺往上一盖,再八百里加急给送出去,别说是处丨女丨座的了,你就是换了芸娘这种**做的过来,也干不出这么没心没肺的事儿来。
朱七的信送到宫里,少说也有一周时间了,道长这边没反应,分明是在等胡宗宪出手,可万一胡宗宪失手了或者说根本就没出手呢,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针对可能发生的最坏情况,总要有个应急响应预案吧。吕公公拟的这道圣旨,就是道长和吕芳早就商量好的应急响应预案,不到最后一步,这道旨意是绝不会发出去的。赵贞吉的这封奏疏,就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儿稻草,道长终于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杨金水疯了、胡宗宪闪了、海老爷要替天收人了、赵贞吉开始找领导甩锅了,再不出手就要全线崩盘了,于是道长给黄锦扔了个球,让吕芳启动应急响应预案,今晚就拟旨,连夜发出去。以上这些纯属主观猜测,原著和电视剧里都没有写,孰是孰非,还是留给诸位自己去判断吧。
所以这颗和阗玉球,根本就不是用来猜的,这就是个动手的信号,只不过别人都是摔杯为号,道长这儿是扔球为号罢了,当然也不一定非要用球,理论上道长扔个啥都行,哪怕就是让黄锦带一个裤头回去,那也是个外重内轻的裤头,毕竟旨意就是那个旨意,就看吕公公怎么即兴发挥了。从始至终,这颗和阗玉球不过是个障眼法罢了,这是写圣旨不是写清词,清词可以随便写,反正道长看完就烧了祭天,圣旨那可是要盖章存档的,你以为道长没事儿闲的,故意让吕芳去猜个球,猜个球的猜!
猜球的事情解释的差不多了,再来分析分析吕芳拟的这道旨意,外重内轻也罢,外圣内王也罢,都是一个意思,直白点说,外面的都是虚的,那是给别人看的,本就无足轻重;里面那个才是实的,这是要留给自己用的,必须举足轻重。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内”都没有了,还要“外”做什么,甭管轻、重、圣、王怎么排列组合,外永远都是要为内服务的,这才是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