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二百四十四)亡命鸳鸯历险记(中)

本篇参考剧情第二十二集

在大明朝,无论是亲儿子还是干儿子,只要逮住个能坑爹的机会,那一准儿是往死里坑的,论起坑爹来,裕王、严世蕃、陈洪还有那未曾露面的胡公子,没有一个是省油的灯。日防夜防家贼难防,陈洪在司礼监闹了这么一出,也算给吕芳提了个醒,可眼下火烧眉毛的时候,就算陈公公再大逆不道、忤逆不孝,吕公公一时半会也腾不出手去收拾他。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吕公公最担心的还是芸娘这边,一个青楼出身的小姐姐,再落到陈公公手里面,说句文雅点的话,这上下两张嘴,怕是哪张嘴也管不住了。一想到这些,吕芳就心急如焚,司礼监这边安排完毕,便火急火燎地带着人去了诏狱。性命攸关的事儿必须亲力亲为,吕公公果然是个讲究人,当初何茂才但凡要有这觉悟,海老爷和齐大柱未必能活着离开淳安。

吕公公去诏狱,堵芸娘的嘴那只是一方面,最关键的其实是震慑陈洪,顺便给陈公公那儿再掺点沙子,让他不敢轻举妄动、铤而走险,这事儿也只有吕芳才能办。画面一切,吕公公的轿子已经停在了诏狱门口,随行的太监叫开了门,一身便服的吕芳带着人不徐不疾地走进了院子。此时的芸娘正倚在窗边,透着不安地双眼紧紧盯着被人带走的高翰文,俗话说关心则乱、言多必失,芸娘是真怕高翰文管不住嘴,担心自己还没过门儿就成了寡妇,想必看过《未亡人》系列的诸位都能理解,这寡妇的日子实在是不好过阿。

高翰文这种基层公务员,自然不认得眼前的吕芳,吕公公的领导范儿也拿捏的恰到好处,轻飘飘一句话屏退了旁人,随即放下手中的案卷,冲高翰文摆了下手,自顾自地整了整衣袍,便静静地看着一脸懵逼地高翰文。高翰文见吕芳穿的是便服,屋里又没有其他人,等了片刻也没人搭理自己,便小心翼翼地坐在了一旁。高翰文才刚坐下,就听见对面说了一句,“我叫吕芳”,吓的高大人就跟刚做完痔疮手术一样,直挺挺地从椅子上弹了起来,撩开衣袍直接就跪了,低着头怯生生地说,“罪员高翰文,拜见吕公公!”人虽然不认识,但吕公公的名讳那可是如雷贯耳,俗话说男儿膝下有黄金,跪天跪地跪父母,高翰文是书香门第出身,刚才行云流水的一跪,把知识分子面对阉党时的铮铮铁骨,展现的淋漓尽致。

吕芳满意地扫了一眼跪在地上的高翰文,云淡风轻地说,“请起,坐吧。”高翰文这次总算学聪明了,哪怕吕公公发话了,也只敢乖乖地站在一旁。赵贞吉曾对海老爷说过,“你虽然没有中过进士,没有进过翰林院,可这点规矩也该知道的”,事实证明,哪怕是中过进士、进过翰林院的,官场上“这点规矩”,他也未必都知道。所以说不要什么事儿都往学历和文化水平上扯,更何况还有一小撮知识越多越反动的人,大明那会儿叫东林党,现在好像改名叫公知了。规矩立完了,也该说点正事儿了,吕公公和颜悦色地问道,“沈一石的家是你去抄的?”高翰文坦然答道,“回吕公公的话,是罪员去抄的。”

吕芳的问话才刚刚开始,注意,以下皆是送命题,高翰文只要说错一句话,哪怕是杨金水写信打过招呼,也一样是个死。吕芳问,“除了那些织坊、铺面、一百匹丝绸、两万两银子,还有没有别的什么东西,比方一些文字的东西?”高翰文答,“回吕公公,只有实物,并无文字。”文字确实有,沈老板欲火焚身之前,特地给高翰文留了一首“侯非侯,王非王”的歪诗,内容是相当的反动,这个高大人自然不会说。吕公公对沈一石的文学创作没有丝毫兴趣,他真正关心的是沈老板的账册,狡兔有三窟,一个能留下两套账册瞒天过海、暗度陈仓的聪明人,焉知他会不会再弄个第三套、第四套账册出来。

吕芳又问,“那账册呢,沈一石经营丝绸二十多年,连一本账册都没有?”高翰文坦然答道,“应该有账册,可一把大火,是不是都让烧了,罪员也不知道。”高大人这波答的是滴水不漏,而且基本也算是实话实说了,账册肯定是有的,虽然具体情况我也不清楚,但我敢保证,大火过后,除了点儿砖头瓦片还有骨头渣滓外,沈老板那里啥也没剩下来。前面两个问题,高大人轻松过关,吕公公也觉得有必要加大点难度,下面该开始真正的压力测试了。

闲话大明王朝1566》小说在线阅读_第207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linyuan_f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闲话大明王朝1566第207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