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一百四十四)塑料兄弟情(中)

本篇参考剧情第十九集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毕竟是二十多年的知交,哪怕只是塑料的,但兄弟情就是兄弟情,赵巡抚耍的太极推手,胡总督懂,胡总督搞的政治讹诈,赵巡抚自然也懂,这就叫互相伤害。胡总督甩完了“望你及时为我送来”的狠话,头也不回大步流星地就往外走,只剩赵贞吉在原地石化,注视着胡宗宪离去的背影越走越远,片刻之后赵贞吉一咬牙一跺脚,此刻也顾不得什么体面不体面了,大喊着,“汝贞、汝贞”就追了出来。《留侯论》有云,“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按照这个标准,赵巡抚估计算是个有“大勇”的人,至少大丈夫能屈能伸,识时务者为俊杰这点上,做的是相当到位。

听到赵贞吉在身后深情呼喊,胡宗宪立刻停下脚步,别看胡总督一脸严肃、面沉似水,心里估计是乐开了花,别人不知道你赵贞吉,咱们两个二十年的知交,赵巡抚你什么尿性胡总督能不知道吗,等的就是你追过来,赵巡抚你也是忒鸡贼了,早点答应不就完事了吗,非逼着胡总督整这么一出,你看这事闹得,赵巡抚你有什么肉麻的话赶紧说,说完了该干什么干什么去,徽商那边还等着你去捞人呢。此刻背景音乐响起,只见赵贞吉一脸的大义凌然,情真意切地开始表白,“别人不知道你胡汝贞,你我毕竟是二十年的知交,不讲我们的交情,为了国事,为了让你一心在前方平定倭寇,我也会替你送军需,也会替你把那几个同乡解脱回去。织造局一定要把沈一石的作坊卖给其他商人,除非有明发上谕或者内阁的廷寄。否则,我会上疏,我会去争。”

赵巡抚再次展现了他作为一个老牌川剧“变脸”艺术家,崇高的艺术造诣,有了上一次对着杨公公一套“变脸”三连的宝贵经验,赵巡抚这一次“变脸”的套路使得更是轻车熟路、得心应手、一气呵成。从最开始的“你是浙直总督,这些事你都知道,你为什么不上疏?”,到“朝廷的事,你要正办,我当然也要正办.牵涉到你,就很难分辩。”,再到最后摊牌“我也会替你送军需,也会替你把那几个同乡解脱回去.我会上疏,我会去争。”短短几分钟的对话,赵贞吉再一次完成了,个人态度180度转弯的伟大壮举,可见赵巡抚此人最大的原则就是,做人决不能有丝毫的原则。

此刻对赵贞吉的景仰犹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又如黄河泛滥而一发不可收拾,赵巡抚不愧是“理学中人”,更难能可贵的是把《阳明心学》的理论联系到了实际,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活学活用,什么叫“知行合一”,这特么的才叫“知行合一”。赵巡抚这番话说的也是颇有意思,值得好好推敲一番。上来开门见山就套磁,“别人不知道你胡汝贞,你我毕竟是二十年的知交,不讲我们的交情”,赵巡抚瞧你这话说的,你和胡总督就这点塑料交情,一开口还都让你给总结完了,就这还好意思说“不讲我们的交情”?“为了国事,为了让你一心在前方平定倭寇,我也会替你送军需,也会替你把那几个同乡解脱回去。”问赵巡抚一句话,帮胡宗宪把几个徽商解脱回去,算是哪门子“国事”,这会儿赵巡抚义正言辞地说都是为了国事,刚才胡宗宪说“家国不分,是我大明致命之弊”的时候,怎么没见赵巡抚这么激动呢。

所以说什么家事、国事、天下事,那都是身外事,甭管是严党、清流、司礼监,只有自己的事才算个事,千万不要对这些人有抱任何的期待。“除非有明发上谕或者内阁的廷寄。否则,我会上疏,我会去争。”,徽商这种上不了台面的事儿,怎么可能有明发上谕或者内阁的廷寄,最多就是弄个抽屉协议,比如拿一封吕公公的亲笔信出来,争赵贞吉肯定是会去争的,而且昨天晚上就争过了,卵用没有,至于上疏就纯属鬼扯了,赵巡抚要是真打算上疏,胡宗宪也至于拿送军费的事去威胁了。当然胡宗宪也不是非要强人所难,逼着赵贞吉给道长上疏,胡总督只是想把徽商捞出来而已,只要能把人捞出来,方式方法都好商量,可要是人捞不出来,那就只能麻烦赵巡抚受累,给道长打份签报了。

闲话大明王朝1566》小说在线阅读_第117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linyuan_f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闲话大明王朝1566第117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