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四十二)虚与委蛇,对牛弹琴(终)
本篇参考剧情第十九集
俗话说水贼过河,甭使狗刨,都是办公室的老油条,论推诿、扯皮、打太极谁也没比谁高明多少,话不投机半句多,谈再多也是对牛弹琴,既然谈不拢那就不必再谈了,胡宗宪甩下一句狠话抄起乌纱帽迈步就往外走。下属拒绝上司一般只能委婉的打太极,说些类似“你要正办,我当然也要正办”之类的鬼话,赵巡抚嘴里说要“正办”心里想的却是不办;当上司就简单多了,官大一级压死人,胡总督感觉不爽了,一套野球拳可以直接往赵贞吉脸上招呼,“我不分辨,上谕是给你的,情形你都明白”,“上疏朝廷分辩,是你职所当为的事”,既然道理讲不通,索性就不讲道理了,胡总督选择直接摊牌,上疏朝廷分辨就是你赵贞吉的事儿,少跟我扯那些有的没的,赵巡抚你可不要敬酒不吃吃罚酒。
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胡宗宪也没指望单凭自己一句话,老油条赵贞吉就会乖乖的配合,所以特地甩了句狠话,“戚继光军报来了,接下来跟倭寇有几场血战。下午我就要回军营了。大战在即,浙军的军需,还有即将开来的江西、安徽、福建几路客军的军需,望你及时为我送来。”这句话乍一听只是例行交代工作,其实是句杀人诛心的狠话,是赤裸裸的政治讹诈,这句话替胡总督翻译一下。赵贞吉同志,浙江战场马上就要开战了,大炮一响黄金万两,到时候不仅是浙江本地驻军的军费,还有道长从江西、安徽、福建各地派遣的兄弟部队的军费,希望你能够及时、足额的送到前线来,当然军费啥时候送,具体送多少都是胡总督一人说了算。如果军费送的不及时或者金额不足,万一贻误了军情,到时候保准让赵巡抚体会一下“朝廷的事”胡总督是怎么正办的。前线军情火急,胡总督日理万机,下午就回军营了,赵巡抚你还剩半天时间,接下来该怎么做,希望你仔细考虑清楚,勿谓言之不预也。
领导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领导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归根结底一句话,没事别跟领导找别扭,否则早晚得穿小鞋,人家有的是办法收拾你,光是公事公办就够你喝一壶的了。胡宗宪举重若轻的几句话,配合上他抄起帽子迈步就走的潇洒姿态,再一次展现了一个老牌政治家教科书般的政治讹诈手法,上一次搞这手,是他让马宁远当着杨金水、郑泌昌、何茂才的面给自己递证词那会。7天前道长当着严嵩的面,可是拍着胸脯跟胡宗宪承诺过的,“倭寇在今年一定要平了,需要多少军用就向朕要,朕就是砸锅卖铁都会给你。”上面拍拍脑袋,下面就要跑断腿,弄不好说不定连脑袋都没了,如今再品一品道长这番话,实在是腹黑的一匹,倭寇肯定是要平的,关键是道长砸锅先砸严党的锅,卖铁先卖胡宗宪的铁,赤裸裸的堤内损失堤外补,羊毛出在羊身上。
只要是花钱就能摆平的问题,那根本就不是问题,问题是压根儿没钱。道长的牛哔已经吹出去了,反正给胡宗宪的军事预算也没设上限,只要能把倭寇平了,这钱花多花少,胡总督自己掂量着办。同样是年内平定倭寇,究竟是用五万军队还是十万军队,究竟是花500万两银子还是花1000万两银子,这里面水可就深了去了。赵巡抚新官上任,当务之急是想方设法给胡宗宪筹措军需供应,保证年内打赢这场仗,审理浙江大案、追查赃款那都是捎带手的事儿,案子审的再漂亮,万一耽误了胡宗宪打仗,一切都是白瞎。
“今年死也要死出50万匹丝绸卖给西洋,筹集军饷及时供给前方,要是误了胡宗宪在浙闵和倭寇的战事,司礼监和内阁共同领罪。”,几个月前吕公公的话言犹在耳,因为军需供应供给不上,耽误了胡宗宪打仗,这个罪名不但赵贞吉担待不起,弄不好还会连累了在内阁主持工作的徐老师。国库都亏空了,浙江的地方财政就更指望不上了,郑泌昌、何茂才拉着严党一帮同志割肉放血,也就够浙江本地驻军开销个把月的,如今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各地方的兄弟部队都组团来浙江打怪来了,别说打仗了,光是一天天人吃马喂的,赵巡抚就是把自己屁股卖了怕也不够开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