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四十)虚与委蛇,对牛弹琴(中)
本篇参考剧情第十九集
平时在职场,哪怕是正常的工作,同事们之间也要推来让去,好生谦让一番,如果遇到那种费力不讨好,一不小心还要担责任的事那才真叫避之唯恐不及。大明朝也一样,像遇到第一集给道长报祥瑞这种事,大家一个个跟打了鸡血一样,争先恐后的要去道长面前邀功卖好一番,没捞到机会的恨不得瞬间化身战狼,直接手撕了冯保;像遇到徽商这种事儿,胡总督、赵巡抚都是讳莫如深,背后议论两句说点有的没的,比如什么“家国不分”、“大明致命之弊”也无妨,真让他们给道长上疏反映问题,一个个都变成了孔融,尽琢磨着怎么把梨给让出去了,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势必要把中华传统美德发扬光大,让来让去让到海老爷这里,直接上了封《治安疏》这事儿才算完。
只有在扎心的时候,赵贞吉才对着老铁胡宗宪叫了声“汝贞”,赵巡抚的问题直击灵魂,胡总督不仅官儿大,见皇上也方便,自己的事儿自己不说,却鼓捣底下人替他说话,真指望皇上不急太监急吗。赵贞吉的问题胡宗宪一时也答不出,只得一脸郁闷的长叹了一声,话不投机半句多,此时镜头故意切到会客室王书办处,就是避免让观众看到此刻两人的尴尬。沉默片刻,只听胡宗宪缓缓说道,“是怀疑我拿你当枪使。”胡总督试图用一个问题去回答另一个问题,先用一招答非所问来投石问路,赵巡抚对胡总督这不走心的回答相当不以为然,直接把视线移开不再看胡宗宪,抱怨了一句,“你这样说,那就当我没问。”赵巡抚何止是怀疑根本就是认定了胡总督没安好心,不听不听王八念经,任你胡宗宪说出大天来,赵贞吉也不会去给道长上疏,话说到这里基本算是谈崩了。
大家都是成年人对事不对人,有工作谈工作,千万不要带个人情绪,胡宗宪只是单纯地想拿别人当枪使而已,并不是针对赵贞吉,谁当这个浙江巡抚他就忽悠谁上疏。眼瞅着赵贞吉满脸都是抵触情绪,胡宗宪只好继续耐心地做着思想工作,“话既然问到这个份上了,我回答你。年初改稻为桑,我上没上疏,上了疏以后结果怎样,你都知道。因为上自皇上,下到朝廷各部,还有你们这些同僚,都把我胡宗宪当作严阁老的人了。有些话,有人能说,有人不能说。这件事,你上疏不公也为公,我上疏无私也有私,这个道理你自然明白。现在你这样问我,是担心我会牵连你。既然这样,就当二十年我们从来没有交往过。我那几个同乡你仍然可以把他们牵扯进去,沈一石的家产你卖给他们就是了!”
胡宗宪这番话值得好好分析一下,别看胡总督说“话既然问到这个份上了,我回答你”,其实仔细看看,还是答非所问啥也没说清楚。现在明明说的是徽商的事该谁给道长上疏,胡总督东拉西扯非要翻改稻为桑的旧账,这都是半年前的旧事儿了,那时候郑泌昌还是浙江布政使呢,这两件事是一码事吗,这前任女友和现任女友能相提并论吗。“因为上自皇上,下到朝廷各部,还有你们这些同僚,都把我胡宗宪当作严阁老的人了”,胡总督这话你说的不亏心吗,7天前在精舍你是怎么跟道长回话的不会这么快就忘了吧,你对严阁老比他亲儿子严世蕃都亲,宁肯当严嵩的鬼也不做道长的人,这时候说因为自己是严阁老的人,所以上疏没用纯属鬼扯,不信你问问道长说自己要上疏带头倒严,你猜有用没用。
“有些话,有人能说,有人不能说”,不管谁能说总之就是胡宗宪自己不能说,估计整个大明朝,这“有些话”也就海老爷能说了。最可气的就是下面这一句,“这件事,你上疏不公也为公,我上疏无私也有私,这个道理你自然明白”,赵贞吉上疏不公你为啥非劝人家上疏,自己上疏无私,你为啥自己不大公无私一把,大明朝不公的事多了去了,有私心的官儿也多了去了,这个道理赵贞吉当然明白,不明白能跟自己顶头上司胡宗宪甩脸子吗。胡总督估计这些理由连自己都说服不了,最后干脆来一手友情加道德绑架,连“既然这样,就当二十年我们从来没有交往过”这种绝交的话都说出来了,可见胡总督也是真没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