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一百三十)无可奈何花落去(下)

本篇参考剧情第十九集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上一篇把徽商是怎么来浙江的事情交待了一下,这里再补充一下完整的时间轴。从北京到杭州约1300公里,胡宗宪返回用了7天时间,平均每天赶路200公里;安徽绩溪距离杭州200公里,郑泌昌派人去请徽商来杭州,一来一回路上需要2天时间;谭伦从浙江给北京的裕王写信,没用兵部堪合,信花了四天时间送到,属于600里加急的速度,吕公公的亲笔信保守估计也有800里加急的速度,胡宗宪去见严嵩那一夜发出,3天时间差不多可以送到杨金水手上;胡宗宪赶回杭州前,还剩下2天时间留给杨金水去布置工作,让郑泌昌、何茂才逼着徽商签字画押。

杨金水其实一直都是在和时间赛跑,任务成败的关键就在于,能否赶在胡宗宪返回杭州前让徽商签字画押,这也是杨公公给郑、何二位下的死命令。其实电视剧中是给了暗示的,徽商下午到杭州,何茂才直接带着他们参观沈一石的作坊,然后刻意强调“天快黑了,今天饭就在这里吃,事就在这里谈,无论如何咱们也得把这个约给签了。”谈判过程中,无论是郑泌昌不怀好意的屡屡让步,还是何茂才拍桌子骂娘的直接威胁,都体现了郑、何二位大人今晚无论如何都要与徽商签字画押的急迫性,到底是为了什么。答案很简单,胡宗宪今晚就会返回杭州,如果这事走漏了风声,估计和织造局买田一样,又得被搅合黄了。

夜长梦多、迟则生变,事实上杨金水确实也是兵行险着,赌了一把侥幸让他赌对了,徽商签字画押的当晚,胡宗宪确实已经回到杭州,但胡宗宪安排的卧底却是在第二天白天才去传的消息,顺序还排在赵贞吉后面,等胡宗宪知道沈一石家产卖给徽商的时候,生米早就煮成熟饭了,细节决定成败,很多事差就差在最后这一点火候上了。如果徽商没有签字画押,胡总督有的是手段把这事儿搅黄了、把人捞走,可等到赵贞吉去通风报信的时候,徽商不但签了字画了押,订金付了,人还被杨金水软禁了,这个时候胡宗宪已经被牵扯进去了,所以他只能寄希望于赵贞吉出手相助了,这部分剧情后面还会详细分析。

这一晚注定是不平静的一晚,徽商、郑泌昌、何茂才、胡宗宪早已深陷天罗地网之中,而此时海老爷和海夫人正在准备共赴巫山、兴云降雨一番,通知海老爷去杭州协助办案的人也才出发。浙江大案的帷幕即将拉开,一众演员早已就位,本来按照道长事先写好的剧本,大家照本宣科的走走过场就好,谁想到临上场前海老爷把剧本扔了,打算即兴表演、自由发挥一把,海老爷这一发挥不要紧,道长这出戏差点被他给演砸了,更可气的是明明发生了演出事故,救场如救火的时候,其他演员不是划船就是打酱油,还有个别人暗地里煽风点火给海老爷加戏,哎,这人心要是散了,队伍实在是不好带阿!

回到剧情,郑、何二位大人刚一得手,杨公公那边就得到了消息,赶紧派人把这二位请到了织造局,郑、和二位大人不明就里,兴高采烈地赶到织造局邀功,郑泌昌背着手、踱着方步进门就表功,“终于谈成了。”跟在身后的何茂才也是一脸轻松地随声附和,“是啊,对朝廷总算有个交代了。”对朝廷有没有交代不好说,不过郑、何二位大人今晚怕是就要交代在这里了,何茂才不仅性子直反应也慢半拍,一脸得意地喊了句,“杨公公”还打算接着说,却被郑泌昌拍了一下打断了。这时候何茂才终于发现事有蹊跷了,赵贞吉居中而坐、面沉似水,一旁的杨金水眼神闪烁、做贼心虚,还有四个锦衣卫坐的笔直,眼神冷峻地盯着自己看,何茂才扭头和郑泌昌深情对望了2秒,确认过眼神,咱们今晚怕是遇上要命的人了。一时间郑、何二位大人眼神暗淡了下来,本剧著名的没头脑与不高兴二人组面如死灰,一副失魂落魄的模样。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时候一到该报全报,从毁堤淹田到织造局买田,从通倭案再到沈一石抄家,最后把沈一石的家产卖给徽商,郑、何二位大人光荣的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丧尽天良的事干了这么多,二位大人也该休息休息了。

闲话大明王朝1566》小说在线阅读_第105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linyuan_f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闲话大明王朝1566第105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