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一百二十四)瓮中捉鳖(终)

本篇参考剧情第十九集

谁都知道吕公公就是道长的代言人,杨金水信誓旦旦地说这事儿事先跟吕芳请示过了,剧中并没有交代这句话是真是假,不过此时却给了朱七一个皱着眉头眼珠子乱转的大特写,朱七貌似用微表情在呼喊,“杨公公你又开始鬼扯了”,这个特写在19集13分06秒处,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翻回去看看。沈一石的家产眼瞅着就要卖给徽商了,胡宗宪什么态度尚且不知道,不过听杨金水这口风,这事儿吕芳和道长都是认可的,话都说到这个份儿上了,还“商量着办”个锤子阿,赵贞吉赶忙表态,“既然这样,自然也只能这样办。请杨公公派人把郑泌昌、何茂才叫来,我们在这里拿人。遵上谕,还要派两拨人连夜赶到淳安县、建德县去,把海瑞、王用汲调来共同审案。至于那些徽商,是不是还是等我明天跟他们签约为好?”短短几分钟,赵贞吉大人实现了从“还得靠杨公公和各位同仁戮力同心,共济时艰。”,再到“我们可以商量着办”,最后到“既然这样,自然也只能这样办。”的三段跳跃式发发言,赵大人不愧是变脸界的南波湾,阳明心学的优秀传人。至此浙江大案的主导权顺利移交至杨金水手中,赵贞吉这个名义上的一把手,也只能一脸落寞地跟在杨公公屁股后面打下手了。

在这部剧里,头铁的人都没啥好下场,比如周云逸开场没说两句台词就被冯保用大棒给制裁了,再比如胡宗宪,剿完倭寇自己主动归隐山林,最后还是被清流整死在黑牢里,最惨的还是海老爷,海老爷在班房里一直蹲到道长殡天,差点就把牢底坐穿了,自己受罪不算还祸及家人,老婆、闺女、儿子全都没了,白发人送黑发人,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一把什么叫杀人放火金腰带,修桥补路尸无骸,颇具现实主义色彩。赵贞吉自然不是一个头铁的人,相反他是一个非常识时务的人,该认怂的时候秒认怂,识时务搭配上有能力外加一个好老师徐阶,老实说赵大人在官场其实混的是风生水起。胡宗宪、郑泌昌、何茂才、杨金水,这么多在浙江任过职的老前辈,死的死、走的走、疯的疯,赵大人不但能全身而退还顺利入阁拜相,如果仅以成败论英雄的话,赵贞吉大概算是浙江官场的超级英雄。

清流最擅长的就是搅和,台面上表态拥护,台面下使绊子是标准的套路,当着杨公公的面,赵大人这番表态乍一听确实没毛病,如果仔细分辨就能发现里面其实夹带了不少私货。其一,近在眼前的郑泌昌、何茂才等一干嫌疑犯不着急抓捕归案,却急着连夜派人去请海瑞、王用汲来杭州审案,这逻辑没毛病,solo对线赵大人肯定不是杨公公的对手,单挑打不过自然要呼叫队友支援了,让海老爷带着王用汲多来线上gank几波,哪怕抓不到人有事儿没事儿过来骚扰一下也是好的,只要把杨公公的心态打崩了,说不准杨公公自己就疯了,自己打不过果断呼叫队友报团取暖,这就是赵贞吉的大局观。其二,赵大人主动请缨说要等明天自己亲自跟徽商签约,其实还是以拖待变,打算偷偷把这事给搅合黄了。俗话说夜长梦多,迟则生变,有何茂才在,哪怕是霸王硬上弓,今晚徽商也一准能签字画押,何必等到明天。再说头天晚上跟郑泌昌、何茂才谈了一宿,第二天签字的时候突然换了新任巡抚赵大人,几位徽商只是蠢,又不是瞎,赵大人一露头,这合同人家哪还敢签阿。赵大人说要亲自去签约,摆明了就是想吓退那几个徽商,人家杨公公只是没有生殖系统,又不是没有脑子,宫务员虽然学历低但不代表人家智商也低阿,赵大人您当着杨公公的面就开始挖坑,是不是也有点太瞧不起人了?杨金水充满不屑地发出了嘲讽般的笑声,随口说了一句,“先让郑泌昌、何茂才跟他们签约,赵大人明天不是更好谈吗。”杨公公的意思很明确,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先把生米煮成熟饭,今晚就把合同给签了盖上浙江巡抚衙门的官印,省的赵大人心里总惦记着,明天再让赵大人签一个补充协议,变更一下签字印鉴不就完事了。

(一百二十五)瓮中捉鳖(中)

本篇参考剧情第十九集

上文聊到杨金水抬出了老祖宗吕芳,哪怕是手握圣旨,赵贞吉也立刻秒怂,果断承认了杨公公在浙江的领导地位。当然表态归表态,该搅合的还得搅合,赵大人才刚上任就被抢班夺权了,碰上这种恶心事儿,实在是点儿背。这就好比你在一家国企做财务工作,顶头上司拿着一大堆假发票找你报销,这事儿你要是不办的话,日后小鞋估计是穿定了,这事儿你要是给办了,万一东窗事发,砸了铁饭碗都算小事,弄不好还得留个案底影响再就业。这还不是最恶心的,你每个月就挣这点死工资,担着这么大干系帮领导做这种违规的事,领导却觉得这都是你份内应该做的,摆出一副天经地义、理所应当的嘴脸,你半毛钱好处没有还惹得自己一身骚,将来被查出问题肯定找你出来顶缸。以后遇到这种事就跟赵大人学,直接say no打领导的脸肯定不行,办自然是要办,但得辩证地办,能推就推、能拖就拖、实在推不开拖不掉就出阴招,找点狠人或者写匿名信搅黄了它。诸位可以设身处地地体会下赵贞吉此刻的心情和立场,这事儿赵大人从一开始就想给它搅黄了,压根儿不用胡宗宪特地打招呼,给胡宗宪挖坑赵大人没意见,但挖坑的时候甩赵大人一身泥就是杨公公你的不对了。

当然想不想是一回事,能不能又是另一回事,甭管最后结果如何,至少赵大人这边是尽力搅合了,眼瞅着杨金水不上钩,坚持要郑泌昌、何茂才今晚就和徽商签约,赵贞吉喘了口粗气,一脸便秘模样极其郁闷地问了句,“杨公公的意思,几位钦差以为如何啊?”赵大人既然你诚心诚意地发问了,锦衣卫朱七自然要大发慈悲地告诉你,“上谕是给赵大人的,赵大人说怎么办就怎么办。”朱七这话纯粹就是高级黑了,圣旨就在桌上摆着,白纸黑字写的一清二楚,卵用没有。上谕自然是给赵大人的,还赵大人说怎么办就怎么办,朱七同志打人不打脸,劝你以后说话还是善良点好,赵大人说了今晚捉拿郑泌昌、何茂才,还说了打算明天自己和徽商签约,那时候朱七同志你咋不说话呢,等赵贞吉认怂了你才出来说这种便宜话,这屋里谁说话算数你心里没点哔数吗。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坐了满满一屋子的人,没有一个跟自己是一条心的,倍感孤独的赵贞吉落落寞地说了句,“那就分头去办吧。”

镜头一转,画面切回了谈判现场,沈一石原来的财务总监正戴着手铐给几位徽商算细账,财务总监说的是口沫横飞、神采奕奕,要不是手铐时不时的哗哗作响,还以为他是来给徽商做管理咨询的,鉴于算账的具体内容比较多,这里就不赘述了,直接说结论,按照财务总监的算法,沈一石除了25座作坊,还有6.5万亩桑田、107家绸缎庄、180万石粮债价值白银558万两,丝绸作坊今年后半年可产丝绸6.5万匹,折合白银65万两,桑田、绸缎庄、粮债和25座作坊打包绑定,整个资产包合计白银623万两,挂牌出售价格白银500万两(等值丝绸50万匹),交易完成后徽商账面浮盈白银123万两。等财务总监把账算完,何茂才把茶杯往桌上一撂,黑着脸说了句,“行了,没你的事了,把他押回牢里去。”工具人的宿命大多跟夜壶差不多,想用就用,用完就藏在床底下,眼不见为净。等工具人被押走,何茂才对着徽商问了句,“各位现在心里都有底了吧?”徽商又是一阵窃窃私语,然后那位眼不瞎心瞎的老年徽商说话了,“可是还有一项,便是织十万匹丝绸所需的生丝,按市价怎么也要二十万两银子。算上刚才那些账,我们每五座作坊今年还得亏损十七万六千两银子。”

剧情到了这里,这个账得给诸位再好好算一遍,首先说结论,这个眼不瞎心瞎的徽商老哥不仅是睁眼说瞎话,而且还是算瞎账,给大家分析下其中的门道。首先50万匹丝绸是用来出口创汇的,最后还是要变现成500万两白银,道长要的是与50万匹丝绸等价的现金,不是真要弄50万匹丝绸堆在仓库里。因此,这500万两银子无论是用丝绸出口创汇也好、是徽商买资产包掏现金也好、还是鄢懋卿巡盐也好,总之让道长见到现钱就可以,完全不需要实物交割过程,这个就和做商品期货的原理差不多,玩期货的大佬基本都是冲着钱去的,没几个人是冲着货去的。把逻辑盘清楚,不难发现徽商老哥算的账根本就不成立,直白的说这笔交易挂牌价格是500万两白银或50万匹丝绸,徽商可以直接付现金交易,也可以用现金换成等价丝绸来交易,凭什么用丝绸的生产成本来冲抵交易价格,何况这个生产成本也是报的花账!

闲话大明王朝1566》小说在线阅读_第101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linyuan_f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闲话大明王朝1566第101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