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1689年《中俄尼布楚条约》签订后,中俄两国的贸易有很大发展,俄国商队频繁地前来北京,销售大量毛皮,又从中国运出大批丝织品、布匹、药材,俄商所获利润很大。另一方面俄国哥萨克不断侵入蒙古,掳掠人口,劫夺牛羊,在中国的土地上建屋盖房,设立据点,中俄中段边界的形势,日益紧张。清政府不断向俄国提出抗议,要求迅速划定中段边界,但俄国政府置若罔闻。由于沙俄对中国蒙古地区的入侵骚扰越来越严重,清政府决定于1718年起,暂停贸易。

1725年彼得一世其妻叶卡捷琳娜一世根据彼得生前意图,派出萨瓦为使华全权公使到中国来谈判贸易和边界问题。临出发前,沙皇政府给萨瓦的训令中指示必须要中国让出“外贝加尔区、乌丁斯克、色楞格斯克以及尼布楚等地”;“若中国人对俄罗斯绝对需要的地方坚持不让,特派使节对此切勿稍加迁就”。萨瓦带了一批测绘人员、东正教传教士,另外还带了一千五百人的武装部队,由在准噶尔部活动过多年的巴赫尔兹上校率领。1726年萨瓦到达中国边境,给在北京的耶稣会传教士巴多明写了一封密信,“请求他在情报方面予以协助。”经巴多明的拉线,萨瓦收买了大学士马齐,窃取了中国政府和谈判代表团内部的大量机密情报,使中国方面处于极其被动和不利的地位。1726年11月,萨瓦到北京祝贺雍正登基并和中国政府举行谈判。中国方面参加谈判的有吏部尚书察毕那,理藩院尚书特古忒,兵部侍郎图理琛。北京谈判没有达成具体协议,只是讨论了一般原则,并商定在波尔河继续举行边界谈判。在谈判过程中,马齐把清政府的决策和意图透露给了萨瓦,这就给俄国方面种种可乘之机。萨瓦向俄国政府报告:“事情看来是很顺利的,中国皇帝热望和平”,“康熙时代的老臣们已被不称职的年青人取代。”

但是,尽管如此,萨瓦也看到,当时中国也还有力量收复失地,所以他建议尽速加强占领区的据点,“在边境上增加沙皇陛下的兵力”,“希望用威胁或其他手段,使其为沙皇陛下的最高利益服务。”

1727年6月,勘界会议在波尔河畔举行。中国方面的谈判代表是隆科多和图理琛。当时雍正已决定清除隆科多,可是却让他去主持边界谈判,而事先又说:“若心怀叵测,思欲偾事,所定边界,不合机宜……朕必将伊治罪。”再加喀尔喀蒙古内部又隐藏着一个被沙俄收买了的噶尔丹台吉,向俄方透露许多机密消息,因而中国代表团的工作十分困难。在谈判初期,隆科多的态度比较坚决,拒绝俄国方面的无理要求。萨瓦通过马齐,十分了解清朝政府的内情,就命令巴赫尔兹抢占战略要地,摆开战斗阵势,公然以武力威胁中国,并扬言:“俄国在欧洲的战争已结束,现在可以把它的注意力集中于另一方面的边界了。”8月初,雍正下令,以隆科多“不实心效力,则留伊在彼,反致妄行搅扰,毫无裨益”,撤销了他的职务,另派多罗郡王和硕和额驸策凌、伯四格会同图理琛继续进行谈判。在这种情况下,代表团接受了俄方的全部要求,把恰克图以北的大片领土让给了俄国。8月31日签订了《中俄布连斯奇条约》。萨瓦不等边界正式划定,就在恰克图修筑要塞,又在各处布兵设防,任意占领中国的领土。

签约后,中俄双方派出界务官,勘分了中俄中段的整个边界,设置了界标。1727年19月23日,订立《阿巴哈依图界约》,确定了从恰克图向东至额尔古纳河的边界;11月7日,订立《色楞额界约》,确定了从恰克图向西至沙宾达巴哈的边界。

中俄双方在北京和波尔河畔谈判的基础上,又在1728年6月25日签订了《中俄恰克图条约》。这项条约是确认前此各项条款的总条约,规定了中俄在政治、经济、贸易、宗教各方面的相互关系。条约共十一款,确认了《布连斯奇条约》规定的中俄边界:以恰克图和鄂尔怀图山之间的鄂博作为两国边界起点,东至额尔古纳河,西至沙毕纳伊岭(即沙宾达巴哈),以南归中国,以北归俄国;重申“乌第河及该处其他河流既不能议,仍保留原状”,双方均不得占据这一地区。《恰克图条约》规定俄商每三年可来北京一次,人数不得超过二百,此外可以在尼布楚、恰克图通商。条约还规定俄国可以派东正教教士三人来北京,同时中国方面接受俄国学生来北京学习中文。

布连斯奇条约划定的边界

《布连斯奇条约》和《恰克图条约》对俄国十分有利。条约签订后,萨瓦在给沙皇叶卡捷琳娜一世的奏折中说:通过条约,“不仅使中国在边境上割让有利之地带,且从未属于俄者,亦获而领有之”,俄国使团的其他官员的证词中说:条约对俄国“极其有利”,“现今俄国人在所有县份深入蒙古境内达数日行程,某些地方甚至达数星期行程之远,目前已在这些地方顺利地竖立界碑,边界的划分,使俄罗斯帝国的国土扩大了”。沙皇政府对萨瓦出使的成功十分满意,任命萨瓦为枢密院大臣,并授予他圣亚历山大勋章级的爵士头衔。

这一条约确定了今天俄蒙之间的边界,其中唐奴乌梁海地区17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在清末民初被沙俄强占,现在作为图瓦共和国加入俄罗斯联邦。

清朝早期中国的北方疆域

《布连斯奇条约》和《恰克图条约》对俄国十分有利。条约签订后,萨瓦在给沙皇叶卡捷琳娜一世的奏折中说:通过条约,“不仅使中国在边境上割让有利之地带,且从未属于俄者,亦获而领有之”,俄国使团的其他官员的证词中说:条约对俄国“极其有利”,“现今俄国人在所有县份深入蒙古境内达数日行程,某些地方甚至达数星期行程之远,目前已在这些地方顺利地竖立界碑,边界的划分,使俄罗斯帝国的国土扩大了”。沙皇政府对萨瓦出使的成功十分满意,任命萨瓦为枢密院大臣,并授予他圣亚历山大勋章级的爵士头衔。

这一条约确定了今天俄蒙之间的边界,其中唐奴乌梁海地区17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在清末民初被沙俄强占,现在作为图瓦共和国加入俄罗斯联邦。

1741年6月,丹麦探险家白令率领一批俄国水手从西伯利亚出发向东寻找新大陆。7月16日他们发现了阿拉斯加大陆,而在阿拉斯加水域生长的水獭成为这次探险最大的发现。 到了1745年俄国猎人就在阿留申群岛建立了稳固的狩猎基地,从而开始了阿拉斯加的殖民时期。俄罗斯帝国成为地跨三大洲,东西领土距离15000公里的庞然大物。19世纪20年代欧洲战争爆发后,俄国疲于应战,无暇旁顾,其他国家的捕鲸人和皮毛商纷纷迁至这块俄属地域。随着皮毛贸易收益的减弱,俄国对阿拉斯加也感到索然无味。他们在美洲的统治到1867年结束,那年10月俄国把阿拉斯加以720万美元的价格卖给美国。

西伯利亚是俄罗斯人在短时期内,通过一阵连续不断的扩张浪潮获得的,俄国政府把它作为一个整体加以管理。负责西伯利亚事务的政府机关乃西伯利亚管理局;它先设在莫斯科,在彼得大帝于1703年把首都转移到圣彼得堡后,它也迁往那里。行政中心在托博尔斯克,除有过一度短暂的间断外,它在那里一直保持到1763年。那年,叶卡捷琳娜大帝把西伯刘亚划分为其行政中心分别设在托博尔斯克和伊尔库茨克的两个地区。

整个17世纪中,皮毛贸易一直支配着西伯利亚,而且在程度上甚至超过了它对法属殖民地的支配。政府是主要的皮毛商;实际上,毛皮是政府最重要的岁入来源之一。政府通过各种手段获取毛皮:它向土著收取毛皮形式的贡物即税,向俄罗斯的设陷井捕兽者和商人征收10%的以最好的毛皮缴纳的税;另外,它还保留了购买土著和俄罗斯人所获得的最好的毛皮的权利。到1586年,国库从上述各种来源收到了20万张黑貂皮、1万张黑狐皮、50万张松鼠皮以及许多海狸皮和貂皮。此外,政府还对毛皮方面的对外贸易实行有利的垄断。现在,关于17世纪中叶从西伯利亚毛皮中得到的岁入的估计数,从占国家总收入的7%到30%不等;较低的数字可能更接近事实。有位研究这问题的最杰出的学者下结论说,“政府从皮毛贸易中支付掉在西伯利亚的行政开支后,保有大量盈余,并使国家增加了一块巨大的地区。”

俄国扩张对西伯利亚诸部落的影响同美国扩张对北美印第安人的影响一样,是灾难性的。一方面,莫斯科政府再三指示官员们要“宽厚、仁慈地”对待土著,另一方面,又命令这些官员“热忱地为君主寻求利益”。由于官员的晋升受到他们所收集的毛皮数量的影响,土著的福利得不到基本的关心,是可以理解的。这种毛皮贡物制度的一个学果是,它抑制了俄国东正教会的传教洁动。因为皈依东正教者无须缴纳贡物,所以,传教工作作为国家金库负担不起的一种奢侈品而被长久地中止。结果,伊斯兰教在森林区南部边缘的诸鞑靼民族中间广泛地传播,佛教的喇嘛教在蒙古的布里亚特人中间也同样如此。

俄国往事--北方强邻》小说在线阅读_第17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天苍野莽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俄国往事--北方强邻第17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