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五十二 、三百六十行 行行出状元 之 行业精英 地兽星紫髯伯皇甫端

作为最晚上山的梁山头领,紫髯伯皇甫端的座次却是非常靠前的,居然排到了57位,仅次于神医安道全,这个排位还高过了王英、扈三娘,以及擅长学习的混世魔王樊瑞。而皇甫端和安道全一样,虽然入身贼窝,但是却反倒是相当于镀金的。那么作为一个不起眼的兽医,皇甫端成功的秘诀又是在哪里?

其实说起来非常简单,老话讲得非常好,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施耐庵先生并不是不能再多写一个能够打打杀杀的猛人,之所以写了安道全后又写一个皇甫端,就是为了告诉读者,各行各业,其实做到了精英,一样都可以有非常好的发展。

所以过去很多年轻人,说到底痛苦和彷徨的根源,很大程度是因为财务的不自由和被过重的经济压力压弯了腰,又急于求成,却又积累不足。其实能够真的扎根在一个有上升空间的岗位,勤劳的做上几年,发展前景是非常喜人的。

在封建社会,做官需要有靠山,门路,就连曾国藩当年未发迹时也是从拜访同乡高官开始。

而一门手艺,这对于当时很多考不上状元,没有门路做官,也没有成本去经商的人来说,是一条很好,而且可以确实靠自己努力就有回报的道路。何况技术做到一定程度,不用看太多人的脸色,不用弯腰,不高兴大不了换个地方干,靠手艺吃饭的手艺人,是抬脚就可以走遍天下的。

也正是因为如此,施耐庵先生在《水浒传》中给予了这一类型的人极高的评价,未必每个人都有资质去做英雄,英雄毕竟只是茫茫人海当中很少的那一类。对于普通小老百姓来说,安道全,蒋敬,皇甫端这类人其实更接地气。天罡天罡,天罡三十六人不是每个普通人都有机会去做的,而地煞则不同,地煞往往在日常生活当中是非常容易碰得到,而且其中的一些人,只要有心学,完全可以模仿,比如就算你没有家传医术的安道全那样的条件,但是蒋敬,皇甫端,樊瑞这些人是都可以模仿的。

而各行各业,其实修行到最后很多地方是共通的,所以皇甫端是个什么面相呢?“只见张清在宋公明面前举荐东昌府一个兽医:『覆姓皇甫,名端。此人善能相马,知得头口寒暑病证,下药用针,无不痊可,真有伯乐之才。原是幽州人氏;为他碧眼黄须,貌若番人,以此人称为「紫髯伯」。梁山泊亦有用他处。可唤此人带引妻小一同上山。』宋江闻言,大喜:『若是皇甫端宜去相聚,大称心怀。』 张清见宋江相爱甚厚,随即便去,唤到兽医皇甫端来拜见宋江并众头领。宋江看他一表非俗,碧眼重瞳,紫髯过腹,夸奖不已。”

这种大胡子,在传统来说一般是不容易留起来的,这类人往往在一个领域有极高造诣,特别是传统文化领域,比如画坛宗师,张大千就是这种大胡子。须发的多少,往往表现出一个人的气血旺盛。

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很多在传统领域有极高造诣的人,往往非常高寿。当然,这个不绝对,人的寿命,影响的因素太多了,很难只简单归于一两个因素。

皇甫端的结局,是非常好的,类似于安道全,所以虽然他只是一个兽医,看似不起眼的职业,其实做好了,谈人生也好,谈境界也罢,再或者直接点说物质。都可以是非常好的。

今天人民群众的生活都好了,大家都过上了幸福的生活,说这些话,也就是忆苦思甜之意。今天小子一时得闲,自己去菜市场买菜做饭,看了看丰富的鸡鸭鱼肉,感叹苦日子一去不返,我们小年轻的,更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对待工作,尤其是技术类的,要想着把它做好,做精,以期不要拖国家的后腿,共同富裕才是。在当今的好时代,好好做好一门手艺,是完全可以很不错的生活的。

总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金山银山,不如一技做靠山。靠山山会倒,靠人人会跑,只有技艺可相伴到终老,故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得由此呼?

五十三、一个山头一只虎,恶龙难斗地头蛇 之地幽星病大虫薛永

人生在世,有骨气,有傲骨,这都是很好的品质。但是在很多时候,我们往往不懂得在什么场合保持自己的骨气和傲骨。于是这时候,本来很好的品质反而就会带来很多不必要的麻烦。正所谓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无规矩不成方圆。人不是游离于社会之外生活的人。所以我们传统文化的修行一方面要求做到自己内心不易受他人和外界环境的影响与干扰,但另外一方面,身处自然和社会当中,只有符合自然和社会的发展规律,这才是符合了道的要求,面对自然,我们应该是与它和谐共处的,如何才能做到保有自己的同时不易受自然和社会的影响,却又不违背自然和社会的规律?

这就是修行人要解决的问题。

在见众生的《水浒传》里,施耐庵先生用极其少的笔墨传神的勾勒出了保有自己,却不能顺应于自然和社会的人物地幽星病大虫薛永。生活在社会中的人,就好比满天的繁星,而在中国这片大地上,从古至今,大到闪耀一个时代,小到闪耀数年乃至数十年的星星实在太多,而这类保有了自己,却无法与星空共存的人,就好比幽暗而几乎见不到光芒的星星,很难真正绽放它的光芒。

薛永的出场,在《水浒传》中是比较特殊的,对比同样是江湖卖艺的打虎将李忠,薛永的出场,是那样的有骨气,却又不被周围的人所接受。且看原文“正来到市镇上,只见那里一伙人围住着看。宋江分开人丛,挨入去看时,却原来是一个使枪棒卖膏药的。宋江和两个公人立住了脚,看他使了一回枪棒。那教头放下了手中枪棒,又使了一回拳,宋江喝采道:“好枪棒拳脚!”那人却拿起一个盘子来,口里开呵道:“小人远方来的人,投贵地特来就事,虽无惊人的本事,全靠恩官作成,远处夸称,近方卖弄,如要筋重膏药,当下取赎;如不用膏药,可烦赐些银两铜钱赍发,休教空过了。”那教头把盘子掠了一遭,没一个出钱与他。那汉又道:“看官高抬贵手。”又掠了一遭,众人都白着眼看,又没一个出钱赏他。宋江见他惶恐,掠了两遭,没人出钱,便叫公人取出五两银子来。”

说薛永有骨气,是因为穆家兄弟不让他在这里卖艺,他偏要对着干,这种骨气是让人钦佩的,说他不被人接受,是因为不懂得人情世故,所以空遭了众人都白着眼看。

可以说如果不是碰巧遇到宋江,薛永是一文钱也讨不到的。那么这里表面来看,是穆家兄弟太霸道。

但是事实情况又是如何呢?

在当时的那个社会,穆家兄弟的霸道,是因为人家吃的就是收保护费这碗饭,薛永作为一个外地人,来到本地,不拜山头的行为就如同砸了穆家兄弟的衣食饭碗。你让人家兄弟脸往哪里搁?对他们来讲,一个外地来卖艺的,都敢不交保护费,那以后穆家兄弟怎么混?

闲话水浒,108种思维命运和结局,冯一楠重聊水浒传》小说在线阅读_第66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冯一楠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闲话水浒,108种思维命运和结局,冯一楠重聊水浒传第66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