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7
互飚国政(6)
图谶这个迷信的东西,从夏朝开始实际上就已经存在于华夏大地,直到东汉初期,更是在光武帝刘秀的作用下达到了巅峰。可在这之后,因为各代大皇帝和大臣的打压,使得图谶之说逐渐从主流转为末流,最后直到消亡。
可到五胡入中之后,这种迷信的说法又开始冒了出来。
时至公元485年正月,图谶之说更是开始在北魏盛行,一时成为主流。拓跋宏听说了这个消息以后非常愤怒,当即便昭告天下道:“图谶的出现,是从夏、商、周三代之末才开始的,是让一个国家灭亡的妖邪之说,根本不是治国经典!所以从现在开始,凡是在我大魏出现的图谶一律烧掉,有谁敢私藏整事儿的,满门诛杀!”
这还不算,拓跋宏还禁止男巫女巫和街头算命的那些神棍进行不是经典所记载的活动,所以妖邪之道只旬月之间便在北魏绝迹。
北魏建国初年,很多人不认为北魏朝廷能够长久,便依附了地方豪门,成为他们的田奴。可这些豪强贵族横征暴敛无度,让下面百姓交的各种赋税更是朝廷的n倍,所以之前那些投靠了当地豪族的百姓始终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之前,因为对外战争、对内发展经济、农业、教育等等吧,反正没时间管这些百姓的死活,毕竟之前是你们不信任北魏政府的,现在遭罪也得自己受着。所以北魏一直都没管。可现在北魏府库充盈,国泰民安,是到了处理这事儿的时候了,于是给事中李安世上书道:“我们国家现在有一大批饱受摧残的百姓,臣知道这都是他们自己找的,可陛下身为天下百姓的父母,又怎能放弃不管呢?更何况现在国家土地制度存在很大的问题,朝廷如不制止,便可能会使得天下大乱。最早,中原使用的是井田制,这种做法在当时可能是最先进的,可现在对国家已经没有什么好处。之后,又实行了田地私有制,可这种方式也有极大的弊端。要知道,寻常百姓是愚昧无知的,很可能在不知不觉中就被地主土豪们骗去了土地。而在历代皇朝中,只有汉武帝在这方面做得最为彻底,他用了‘迁土豪均田制’之策,这种霸道的政策既保证了土地的私有化,又能有效抑制地主土豪的发展!可汉武帝之所以能这样做,那是因为他手中掌有绝对的武力,并且国家已经一统。可我们现在不行,既然这样,为什么不趁此时机对国家土地进行一轮大洗牌呢?将私有的变为公有,如此,百姓能够不失去田地,国家便能稳定,还会增加税收,何乐而不为啊!”
拓跋宏认为有道理,因为随着这么多年的治理,他早已将屁股下面的座位给坐稳了,镇服那些地主土豪还是没有问题的。所以在本年10月,通过三个多月的商讨,拓跋宏下令,分别派出使者前往各地带领老百姓开荒,释放之前那些奴隶(以自愿的方式),并在全天下推行均田制。均田制规定:“十五岁以上的男子,每人可以得到四十亩没有种树的农田,女子每人二十亩,奴仆、婢女按照一般成年人所配给的田地待遇分配土地。家有一头牛,可得三十亩农田,但以四头为限,不可超过这个数目。所配给的农田,如果是隔一年才能耕种一次的贫瘠田地,那么就增加一倍,如果是隔两年才能耕种一次的田地,便增加两倍。老百姓到了应该缴纳赋税的年龄就配给土地,等到年龄老去或者死亡以后,田产要归还给国家。”
以上,便是均田制的大概内容,此制度使得国家的田地公有化,最大削减了地主的利益,使得全国百姓皆有田可种。于是,北魏百姓更是安居乐业,人人吃得饱穿得暖。
公元486年正月初一,拓跋宏召开朝会,邀请满朝文武迎贺新年,可就在满朝文武就坐,拓跋宏出来以后,整个朝堂都是一片震撼之声。为什么?因为拓跋宏是穿着汉族皇帝的礼服出来见的文武大臣。这说明了什么?说明从今天开始,拓跋鲜卑的这些鲜卑人便要一步步抛弃自己本来的民族,彻底变成汉人。
这天,也是拓跋宏的一次投石问路,想要看看自己这种态度,下面人会有多少反对的。可结果却没有一个人反对。
第一,是他们不想触拓跋宏的霉头。
第二,从汉之文化可让天下归心。这么多年来,好处是看得见的,虽然从里到外彻彻底底的汉化,他们心里还有那么一些不情愿。
第三,下面一大半人其实已经将自己看成是汉人。因为从拓跋珪开始算起,到拓跋宏这一代已经是第七代了,而从拓跋珪开始,拓跋鲜卑就已经开始了漫长的汉化之路。所以现在很多年轻的北魏官员已经忘记自己身体里到底流的是什么血液(和汉人通婚的官宦子弟不计其数,所以从血缘上来讲,现在北魏中的鲜卑人血脉早已汉化)。
基于以上,拓跋宏这次的试探根本没有半点儿阻碍,这便更坚定了他彻底汉化的决心。
时,北魏没有地方基层行政组织法规,只有大家族的宗主来监督地方行政事务,所以老百姓很多隐藏或者假冒了别人的户籍,有的时候三十家才有一个户口。为此,政府根本无法了解北魏现在到底有多少人口,也就无法安排劳役、兵役等等等等。
拓跋宏为此很是郁闷,可又不知该如何是好。其秘书令李冲看出了拓跋宏的烦心处,便上言道:“陛下,实际上,关于户籍的管理,古人就已经做到了最好,为什么不学习一下呢?”
拓跋宏:“说下去。”
李冲:“古时,五户设一邻长,五邻设一里长,五里设一党长,而党长,则要派乡中强干而又谨慎的人担任。邻长家则免除一个人的劳役,里长家则免除两人。以此类推,党长家三人。如此,他们都用心做事,不敢懈怠。另外,也可以将一些小活交给他们来执行。比如,对老百姓的户调以及征收税务。如此,户口问题只需要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便能解决,国家又省了很多杂官的俸禄,实在是一箭双雕之举。”
话毕,拓跋宏连连称善,遂按此行事。结果,真的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国家的户口便弄得清清楚楚。
619
互飚国政(8)
9月,为了给国家积蓄更多力量,拓跋宏下诏,命令全国撤销对民生无益的工程,宫中不做纺织的宫女也一概放出,绝不留在宫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