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这之后,张法顺又是一遍一遍地劝说,可司马元显根本不买账,最后甚至将张法顺赶出了皇宫。而出了皇宫的张法顺已经是满面死灰,他看着天空,无不悲鸣地道:“大事完了!”

再看桓玄。

当时,朝廷要讨伐桓玄的消息只在建康一带流传,还并没有传到荆州,所以桓玄根本没有防备建康方面。他认为,孙恩之乱刚刚结束,朝廷百废待兴,怎么可能在这节骨眼上进攻自己呢?所以还在不停地收买人心,想要等到自己彻底坐稳荆湘以后再讨伐建康。可就在这时,建康的桓氏族人却秘密遣使来到了襄阳,并将朝廷即将集全国之兵讨伐桓玄的事情告诉了桓玄。见此信,桓玄大惊,于是紧急征调全荆湘之兵,准备死守江陵,隔江和朝廷军决战。

可就在桓玄要用昏招之时,其长史卞范(路人,史无列传,却是一个颇有谋略的谋士)却找到了桓玄,并劝谏道:“臣见名公今日不断集结士兵,可是要对建康发动攻击了?”

桓玄摇头。

卞范:“哦?难道名公要防守?”

桓玄点头。

“哈哈哈哈!”

见此,卞范一顿狂笑,然后直接对桓玄道:“那臣就要恭喜名公了,恭喜名公先臣一步下到黄泉!”

桓玄皱眉:“先生这是何意?!”

卞范:“何意?名公英明神武威震远近,司马元显是个什么东西?黄口小儿,没有半分才能。现在整个大晋,唯一能和名公相抗的也就一个刘牢之而已,可这刘牢之又是一个反复无常且心胸狭隘粗暴的莽夫,他能成什么大事?!如果我们能将部队抢先开到建康附近,那么敌军就会惊恐无比,刘牢之这条反复无常的臭狗甚至有可能会对朝廷反戈相向。我们的大事也就成了。可如果名公放着眼前的优势而不用,反要死守江表,那么三军士气便必然崩盘,民心的疾患也会瞬时之间将名公摧毁!所以我说,名公马上就要步入黄泉了!”

啪!

这话一说,桓玄狠狠一拍脑袋,然后对卞范深深一恭,无不诚恳地道:“先生说得是,要不是先生,我险些犯了大错!”

就这样,桓玄听从卞范的建言,留桓伟镇守江陵,自己则率主力大军向东疾进。(注:桓伟,桓温五子,桓玄五哥,忠厚爱民,很得百姓信任,且是桓玄的死忠,对其绝对忠诚,所以桓玄放心让他留在大后方,行西汉萧何故事)

2月,晋朝大军已经组织完毕,即将出征,晋安帝更是亲自为司马元显送行,预祝他旗开得胜。可就在司马元显已经登船,打算出发之际,探子却突然来报,并将桓玄大军出征的消息告诉了司马元显。司马元显闻讯大惧,突然不知道以后该如何行动,竟然吓得直接停止了行军,使大军停驻于原地不能动弹。而这种畏惧的情绪也在顷刻之间传染了全军,所以在交战之前,朝廷军便有了畏惧的心里,本来就不怎么高的士气又受到了极大的打击。

400

桓玄之乱(3)

公元402年2月,东晋荆州刺史桓玄的部队已经逼近了建康。最开始的时候,桓玄是非常害怕的,所以虽然在向东行进,但也做好了随时撤退的准备。而桓玄手下的将兵们也是一个心理,所以非常害怕,士气很低!可等到大军经过了寻阳(湖北黄梅一带)以后(寻阳以西关卡极多,如朝廷军在这些地方设立守兵,桓玄将寸步难行),却还不见朝廷军的一兵一卒,于是大喜,经常对身边的将领说:“大事已经成功一半了!”

而桓玄手下的那些士兵呢?也认为是朝廷军害怕自己,所以士气大振,一个个都红着双眼准备建功立业。

与此同时,武昌太守庾楷准备为司马元显内应的消息也被桓玄所得知,于是在交战之前便将庾楷击杀,便使得桓玄更加没有了后顾之忧。大军于是全速前进,士气如虹。

28日,桓玄大军抵达姑孰(安徽当涂,距离建康仅剩一百公里左右),当即对历阳(安徽和县)展开猛攻。历阳太守虽然拼死防守,可桓玄根本不和你玩儿硬的。他直接切断了历阳与外界的联系,并断绝了历阳的信息与粮道。历阳危在旦夕。

司马元显闻讯,立即命司马尚之率九千人前往支援,并派武都太守杨秋屯本部兵马于横江,准备配合司马尚之对桓玄展开两路夹击。

可让司马元显崩溃的是,那杨秋还没等开战便投降了桓玄,对司马尚之反戈相向。因此,司马尚之的部队大溃,急往北逃。

桓玄岂能放过这条大鱼?于是亲自率精锐骑兵前往追击。结果,不但司马尚之的部队被全歼,甚至就连司马尚之都成了桓玄的俘虏。

再说刘牢之。

实际上刘牢之一向厌恶司马元显父子,怕消灭桓玄以后司马元显更加骄横任性,同时担心自己消灭桓玄以后会功高盖主,不能为司马元显所容,所以才一直没有对桓玄主动进攻。可这还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刘牢之也有野心啊!这货自恃勇猛无敌,又拥有强大的北府兵,想要利用桓玄将司马元显消灭,然后再以朝廷之大义反灭桓玄,这样不就能成为真正的东晋之主了吗?基于以上三点,他刘牢之才没有出兵。当时,已经有很多人都看出了刘牢之真正的意图,桓玄更是其中之一,所以派遣使者前去拜见刘牢之,一是让他对自己投降,二是暗示他知道刘牢之的小心思,让他最好不要动。三则是许给了刘牢之很多的好处,承诺给他一辈子都享受不尽的荣华富贵。

听了使者的话以后,刘牢之动心了,毕竟桓玄已经知道了他的图谋,有了防备,那么自己就必须要在司马元显和桓玄中选一个了。而刘牢之本来就不倾向于司马元显,之前又狠狠地得罪了他,所以当即便答应了使者的请求,准备派自己的儿子前去桓玄大营之中投降。

此消息很快便传到了军中将领耳中。刘裕闻言大急,直接找到了刘牢之,死死劝谏,声称桓玄阴险毒辣,反复无常,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小人,所以希望刘牢之不要投降桓玄。可刘牢之根本不听,坚持要向桓玄投降。刘裕因此大急,直接找到了刘牢之的儿子刘敬宣,并和他一起劝谏刘牢之,让他无论如何都不能投降桓玄,不然只能是自取灭亡。可最后,刘牢之不但不听,甚至大发雷霆,直接将二人给撵了出去,并放出话来,有再敢劝阻者,直接杀头。

至此,投降桓玄的事情已经盖棺定论。而刘牢之的丧钟,也在同时被狠狠敲响。

公元402年3月,刘牢之派刘敬宣去拜见桓玄,请求投降。桓玄大喜,亲自迎接刘敬宣,并封其为谘议参军,随军左右,还陪同刘敬宣一起吃饭,一起喝酒,一起欣赏古玩字画。刘敬宣被桓玄所感动,从此不再对其有所怀疑。可桓玄身边的那些心腹呢?却暗中相视而笑,满眼都是浓浓的鄙视。(玄佐吏莫不相视而笑)

好了,最可怕的大敌也已经投降了,桓玄再没有什么可怕的了,于是加快行军速度,以奔袭之速急往建康而去。时,司马尚之战败的消息刚刚传到建康,于是司马元显只能整合部队准备出发。可就在这时,却又传令来报,说桓玄的部队已经全速逼近建康,不日便将兵临城下。司马元显闻言大惧,于是放弃了主动出击的意图,当即率全军退回建康死守。

大暗黑时代——两晋南北朝史》小说在线阅读_第376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鸟山居士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大暗黑时代——两晋南北朝史第376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