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1
南燕创业(下)
话毕,慕容德一时犹豫不决,不知道到底是应该往东还是往南,最后把心一横,竟然请教一个和尚,意图将决定归于上天的安排。还好这和尚还算懂事,说上天让慕容德拿下青州。如此,慕容德才率领大军直往青州而去。而结果证明,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在往青州的路上,慕容德分别派官员们前往沿途各地,让百姓不用害怕,声称自己的燕军绝不会做出抢夺老百姓粮食的事情。因此,沿途百姓大悦,争相带着食物来犒劳南燕军,更有男子见乱世还有如此仁义之师,便甘愿为南燕军卖命,前来参军。因此,南燕军略有复振。
7月,南燕王慕容德到达青州边境,然后立即遣使往广固,劝辟闾浑投降自己。可现在的辟闾浑早就不是当初的辟闾浑了。什么前燕?什么旧主?什么国家的养育之恩?他已经全都不记得了,他现在只知道,自己是东晋的一方大员!他现在只知道,自己是整个三齐之地的无冕之王!而所谓的南燕呢?不过是一个没有半点发展前景的垃圾政权罢了!因此,辟闾浑断然拒绝了慕容德的请求,并严令慕容德,绝不准进入青州半步!
慕容德闻讯大怒,当即遣北地王慕容钟率两万步骑直往广固,作用不是攻城,而是时刻注意广固的一举一动,只要辟闾浑率军出征,慕容钟就要率军不断进行游击牵制。
总之,绝不能让辟闾浑出兵救援其他地方,一定要将其憋死在广固城中。
然后,慕容德则率其余部队直向东行进,一路横推,势如破竹,一直打到琅邪(山东临沂)才暂时停止。而这时候,他的部队已经狂增至近十万人(都是之前投降的士兵或者投靠慕容德的民众)。
这之后,慕容德让部队在琅邪休整了几日,便继续出征,征伐青州的每一片土地。
结果,短短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青州大片土地皆向慕容德投降。辟闾浑呢?出征了不止一次,可哪一次都让慕容钟的两万正规军给打回了广固。由此可以看出,慕容德走了一步好棋,慕容钟的能力也是真强。
就这样,青州一点一点被慕容德握在了手中,而西部正在严密监视广固的慕容钟见状,则向青州各个还没有投降的郡县发布檄文,向他们陈述利害,劝他们早早投降。结果,青州各个郡县收到慕容钟的檄文以后,好像炸响的豆子一般,噼里啪啦地全都在瞬时之间投降了慕容德。由此我们能看出什么?看出了辟闾浑人品根本不行,更看出了现在的官员对于东晋已经失望到了什么地步。
再说辟闾浑。
这家伙本来对抵抗慕容德非常有信心。可如今一看,整个青州现在除了一个广固,其他地方差不多已经全都投降了南燕军,所以万念俱灰,惊恐至极,料定青州再无法守住,便想带着老婆孩子南逃东晋。
可当时,去往东晋的道路已经被慕容德堵得死死的。所以无奈之下,辟闾浑只能转往北逃,意图投奔北魏。
可问题的关键是,他慕容德可能放过辟闾浑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当慕容德听闻辟闾浑要逃亡的消息以后,立即命精锐轻骑兵团前往追击。结果,辟闾浑还没等逃出青州地界,便被轻骑兵团追上斩杀。于是,广固也被慕容德成功攥在手中。
至是,整个青州皆被慕容德拿下,他总算是有了一个立足之地。
再之后,慕容德称帝、大赦天下,并整顿吏治,发展农业、经济,青州在他的治理下逐渐富足。
再看西北。
382
1.7后凉新主(上)
公元399年正月,南凉王秃发乌孤觉得老国都太小,已经不适合现在的南凉,所以在本月将国都迁徙至乐都(青海乐都),然后重新安排了官员的任职。据史料载,秃发乌孤任人不管什么身份,什么种族,只看能力而任命位置,所以“夷、夏俊杰,随才授任,内居显位,外典郡县,咸得其宜。”
熟悉历史的朋友都知道,不管是大国还是小国,每一次迁都都是相当大的大事,使得国家很长时间都不得安宁,可一是原来的国都确实有点儿寒碜,二是秃发乌孤用人得当,所以国家在极短的时间内便稳定了下来。而稳定住国内的局势以后,秃发乌孤又要开始行使第二步计划了。
那天,他将所有的文臣武将全都召集在一起,并语重心长地询问道:“西北,从古到今不过几个郡大小的地方。可天下大乱以后,前前后后已经分裂成十几个国家,到现在都有好多割据势力。这其中,吕氏、段氏、乞伏氏最为强大,我欲彻底统一西北,却不知道先灭掉这三家的哪一家才好。各位,可有什么妙计贡献?”
话毕,一名谋臣站出来道:“启禀陛下,乞伏氏最早时不过是我们下辖的一个部落,终究会归于我们,所以不用攻伐。段业呢?一介书生,胸无大志,成不了什么气候,所以暂时也不用攻伐。现在只有吕氏!吕光那老贼如今衰老不堪,他的儿子吕绍又懦弱无能,吕纂、吕弘这两个小子虽然有才能,但内心却相互猜忌,无法拧成一股绳。因此,攻击吕氏才是最好的选择。陛下只需要派遣两名上将轮番对吕氏进行攻击,那么早晚都会打到他们的国都姑臧去。而一旦吕氏被我们消灭,其他两个势力根本都不用陛下动手便会向我们摇尾乞怜。”
秃发乌孤认为这个谋士说得非常有道理,便开始集结士兵,打算对后凉动手。可就在南凉要对后凉动手之际,一个突然的意外却发生在南凉,使得南凉不得不暂停对后凉的侵略活动。
公元399年8月,南凉王秃发乌孤在某一天骑马打猎,可不知道那天是马失前蹄还是秃发乌孤发挥失常,在战马奔腾的时候,他突然从马上摔了下来。而当时地上正好有一些立起来的尖状物体,这衰咔的肋骨就这样被尖状物体刺穿,当时鲜血好像喷涌的泉水一样噗噗往外窜。秃发乌孤知道,自己马上就要死了,于是费劲全身力气和左右道:“立…立年纪大的宗室为君!不能让孺子误国!我…”
未等说完,秃发乌孤便停止了呼吸,从此告别人世。
秃发乌孤死后,南凉国人尊秃发乌孤之遗命,立了当时年纪最大的秃发利鹿孤(秃发乌孤之弟,能力不次于秃发乌孤)为南凉新王。而秃发利鹿孤刚刚即位,便重新将国都从乐都迁徙至西平(青海东部)。
再看后凉。
公元399年4月(当时秃发乌孤还没有死),通过一段时间的休养生息,后凉重新恢复了元气,吕光认为扩张自己地盘的时机已经到了,便命太子吕绍、太原公吕纂率精锐兵团出征讨伐北凉段业。段业知道,凭借自己一个区区北凉,根本就不是后凉举国之力的对手,于是在收到消息以后便遣使往南凉,请求秃发乌孤能援助自己。而秃发乌孤现在本就要攻击后凉,如今又有了一个大大削弱后凉战斗力的我机会,他岂能错过?于是当即答应了段业的请求,并派自己的弟弟秃发利鹿孤率精锐前往营救。且,为了能百分之百战胜后凉军团,秃发乌孤还于同时命杨轨率领本部兵马跟着秃发利鹿孤,务必要一举消灭后凉军团。
此消息很快便传到了北凉的都城张掖,段业闻讯异常亢奋,便准备主动迎击后凉军。可就在段业要耍虎之时,沮渠蒙逊却突然拉住了他并阻止道:“吕纂善于征伐,手下兵多且精悍,这并不是我们所能抵挡的。现在主动出击,固然能回应秃发鲜卑好意,可我们的损失谁能赔给我们?秃发乌孤,这是一个枭雄,他一直都在窥伺整个西北,如果我们和吕纂两败俱伤,秃发乌孤最后一定会反过来攻击我们,将我们的地盘全部拿下。可如果大人您按兵不动,吕纂就绝不敢攻城。等秃发利鹿孤的大军来到以后,都不用我们动手,他自然便会退去。”
段业认为有理,便依沮渠蒙逊之计没有出兵。结果,吕纂果然在秃发援军到来之前主动撤退了。
公元399年12月,就在秃发乌孤死后没几个月,吕光的病情也急剧恶化,他知道自己再活不了几天了,于是将吕纂、吕绍、吕弘三兄弟召到自己的面前。他先是抓住了太子吕绍的手,语重心长道:“现在国家正处在多灾多难的时候,秃发、乞伏、段氏,这三个强邻没有一刻不在窥伺着我们大凉。所以,我们现在的局势非常危险。我死之后,你要让吕纂统帅六军,负责全国军事,让吕弘主管朝廷政事。至于你,则负责调和阴阳,不要让两个兄弟难做就好。千万不要受小人挑拨,对两位兄弟生出疑心。在现在这种时候,只有团结一致才能让我们的国家得以保存。可如果内部出现了裂痕,国家便会在旦夕之间会毁于一旦,你要记住。”
话毕,吕绍流着眼泪道:“是!”
温柔地抚摸了一下吕绍的手以后,吕光又将吕纂和吕弘招来,并对二人语重心长地道:“吕绍不具备成为乱世之君的能力,这我知道,可他是嫡长子,只有让他继位,人心才能巩固,这也是亘古不变的真理。现在外部有强大的敌人,我又快死,内部人心不平,当此危难之时,你兄弟三人一定要紧密联合,不信谗言,精诚团结!如此,我们的国家才能够保全,不然,国家的灭亡只要短短几个月便够了。这,不但是为了我们的国家,也是为了你们的身家性命啊!你们一定要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