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4
西北乱风(下)
话说自从杨轨投降了王乞基以后,便和王乞基合兵一处,不断收纳自己当初的旧部,到8月之时,他手中的士兵已经多达一万有余。可随着王乞基集团的不断发展,却危及了周边羌族部落的利益。因此,西北的羌族们联合在一起,对王乞基集团展开了打击。
羌族,从两汉开始便扎根西北,是西北少数民族中实力最为强悍的种族,甚至连强大的鲜卑在西北都要礼让羌族三分。所以,哪怕王乞基集团最近实力暴涨,也不是一众羌族的对手,被羌族连番打击得狼狈不堪。
王乞基见实在抵挡不住羌人的进攻,便和杨轨建议道:“我独立之前,一直都是秃发部的从属。当初秃发部不行,所以我想要自立。可自从秃发乌孤为首领之后,秃发部逐渐强大。如今,甚至已经是西北巨鳄中的一支!我想,秃发部以后绝对有前途。如今,我们已经被羌人逼到穷途末路,不如投奔秃发乌孤,相信他一定会念及当初的情谊收容我等。”
杨轨认为很有些道理,便从王乞基之言,遣使往秃发乌孤的领地去了。可就在使者刚走没几天,羌族联盟盟主梁饥却率领主力大军对杨轨所部展开了狂风暴雨一般的攻势,杨轨抵挡不住,只能向西逃窜。
杨轨一败,下一个将被消灭的必是王乞基无疑了。王乞基大惧,于是接二连三遣使往秃发乌孤处,希望秃发乌孤能赶紧派出援兵,他王乞基投降是真心诚意,绝对没有半点儿歪心思。
秃发乌孤对此很是重视,于是临时召开紧急会议,想要听取一众文武的想法。可当时,两羌众部已经联合在一起,兵力众多,看似力量很强大,所以大家都心有顾忌,犹豫不决。而就在大家都不知如何是好之时,左司马赵振(秃发乌孤一众心腹之一,是一名文武双全的将领)却站出来道:“杨轨刚刚战败,吕氏又有由衰转盛的趋势,所以洪池以北的地区我们现在没有什么得手的机会了,而洪池以南那好几个郡,我们是有机会的。大王如果没有开疆扩土的想法,那就当我赵振什么都没说,可如果大王心怀天下,那么这个机会就不应该放弃,因为一旦让羌人消灭王乞基,羌人就会得到西平(青海西宁一带),而一旦西平被羌人占据,那么那一带的汉人、夷人便会受到震动,从此归顺于羌人,到时候,我们再想扩张地盘,便要变得麻烦无比!所以,我建议陛下出兵援助王乞基。”
话毕,不等秃发乌孤答话,有一名将军站出来道:“梁饥这小子虽然有重兵,但并不是什么英豪,没有什么能力,凭大王之英明神武,只一战便可定之!为什么不去?!”
“哈哈哈哈哈”
话毕,秃发乌孤猖狂大笑,然后豪气干云道:“我也打算趁这个天下大乱的时候建立一番功业,怎么能困守在这穷山沟里呢?就像左司马之前所说的那样,梁饥这小子一旦得到了西平,占据那里的山河坚守,我们就不能继续扩张了,再说梁饥虽然勇猛,但却不懂得如何治军,他的部队号令不齐,军纪涣散,所以,本王有信心击溃他!就这么办了!即刻出兵!”
就这样,秃发乌孤亲率秃发主力前往攻击梁饥。
那梁饥虽然人数是秃发乌孤的数倍,可部队却没有锐气,士兵们更无法做到令行禁止,只知道瞎打乱砍,所以一碰到真正会打的秃发乌孤就懵了,瞬间乱作一团,紧接着不顾梁饥的命令便开始溃散而逃。梁饥没有办法,只能率残部仓皇往西而逃。可秃发乌孤很明显不想放过这个随时可能威胁自己的存在,所以率军直追,根本不给梁饥留活路。梁饥在和追兵拼了数场以后,终于在九死一生的情况下狼狈逃回了极西之地。可那时,梁饥的士兵已经全军覆没,所谓的两羌大联盟也在这一战后灰飞烟灭。秃发乌孤不但斩杀数万人,俘虏数万人,还占领了西平以及洪池以南大片领土。更可怕的是,洪池以南的无数羌族、匈奴族部落全都在这以后归顺了秃发乌孤,使得秃发乌孤更加强大。所以,我可以负责任地说,这一战,便是以后南凉的奠基之战!秃发乌孤也从这一战以后开始真正的崛起了!
后燕方面。
近一段时间以来,在慕容盛的励精图治下,后燕的百姓得以休养生息,辽宁一带的经济、农业也开始逐渐复苏。因此,在公元398年10月之时,后燕的文臣武将们再一次请求长乐王慕容盛称帝。这一次,慕容盛没有再拒绝,而是昭告天下,宣布即位。
同月,西秦不知道因为什么原因和更西部的吐谷浑发生了冲突,这次的冲突最开始体现在外交上。双方使者来往互喷,口水战不断。最后,又从口水战演变成武装对抗。
本月,西秦王乞伏乾归率军主动出击吐谷浑,和吐谷浑王慕容视罴在吐谷浑的土地上决战(过程未载)。
本次战役,经过了惨烈的搏杀之后,西秦军大胜吐谷浑军,更是将慕容视罴追至白兰山(青海布尔汗布达山脉)一带。慕容视罴见实在不是乞伏乾归的对手,便只能宣布投降,并宣誓从今以后从属于西秦,还将自己的儿子慕容宕岂送到西秦充当人质。
乞伏乾归接受了慕容视罴的投降,同时他也知道做人不能太过的道理,所以在接受了慕容视罴的投降以后又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了慕容宕岂,使两国结成了秦晋之好。
至是,西秦的后顾之忧也得以解除。
11月,闻听梁饥已经失败的杨轨率残部投奔了秃发乌孤,秃发乌孤接纳其部。
好了,西北乱局就先说到这里,我们再看现在风头正劲的北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