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2
复国(下)
李旱、卫双、刘忠、张豪,这些人最开始都是兰汗的心腹,在慕容盛进入龙城之后,兰汗便让这些人接近慕容盛,以此来监视他。可久而久之,这些人竟然被慕容盛所折服,甘愿为他效死命。所以在兰穆平叛之时,慕容盛便将他们都召集起来,随时做好谋大事的准备。
本月17日,兰穆率龙城之兵和兰堤、兰加难展开决战。最终,兰穆大胜,凯旋龙城(战争过程史料未载)。
20日,兰穆进入龙城,兰汗大喜,当即为兰穆举行国宴。那晚,因为兰汗没有提及没杀慕容盛之事,所以兰穆以为慕容盛已死,便也没有问及,喝得那叫一个畅快。
结果,不管是兰汗还是兰穆都喝得酩酊大醉,那晚也没有多设什么防备。于是,慕容盛偷偷带着李旱几人翻越大墙进入了东宫,在睡梦中将兰穆砍死,然后偷拿了兰穆的调兵虎符直奔兵营而去。
当时,这支军队还没有解除战时状态,所以都聚集在一起,一见慕容盛拿着调兵虎符,一个个无不亢奋非常。因为在他们心中,只有慕容一脉才是他们真正的主人。于是,这些将兵们也不管慕容盛要干什么了,他们都已决定,慕容盛让他们杀谁,他们就杀谁,绝不会有半分犹豫。
见此士气,慕容盛再无顾忌,当即便领这些士兵冲入皇宫,将兰汗斩杀于卧榻之下。
干掉兰汗以后,慕容盛也没有停止屠杀,而是立即派人封锁城门,然后分兵全城,但凡兰氏一族,赶尽杀绝!因此,只一夜之间,兰氏绝种,内外皆平。百姓们争相庆贺,后燕宣布复国。
21日,慕容盛昭告天下,宣布大燕复国,然后大赦天下,改年号青平。
当时,所有的大臣都劝慕容盛直接称帝。可慕容盛知道,现在正是后燕从建国到现在最虚弱的时候,所以需要时间,需要大把的时间。如果在这时候称帝,难免会遭受四方打击。因此,慕容盛没有称帝,而是以长乐王的身份暂时代理朝政,可行的,却是皇帝才能行使的权利。
此举使得慕容奇大为愤怒,当初说好了的,一旦光复大燕,我慕容奇就是大燕的皇帝。怎么茬?如今国家光复了,你慕容盛却开始代理起国家大权了,你打算怎么安置我慕容奇?基于此,慕容奇没有返回龙城,而是依然带着自己的士兵分兵略地,其独立之心已昭然若揭。
慕容盛见状,亲率龙城之兵前往对敌。结果,慕容奇大败,心腹党羽一百多人尽皆被诛杀,麾下三万士兵也全部投降了慕容盛。
慕容奇呢?更是被押到龙城赐死。
于是,整个东北的内乱全部被平定。龙城的文武官员举国欢庆,再一次诚挚地邀请慕容盛称帝,可慕容盛还是没有答应。
好了,燕国就先说到这里,我们再看看这段期间其他地方都发生了什么大事。
373
1.3西北乱风(上)
首先,西北方面。
之前好几回我们说到,吕光战败以后遭遇多方叛变,其中郭黁更是打算一举平定姑臧,幸好吕纂及时赶回,这才反败为胜,将郭黁打跑。可因为有秃发鲜卑和氐首杨轨的援兵,就使得双方陷入了僵持的状态,谁也奈何不了谁。
直到公元398年正月,杨轨再次命一将率两万步骑前往援助郭黁,秃发乌孤也派他的弟弟秃发傉檀带领骑兵一万前往相援,这战事,便发生了根本性转变。
之前,吕纂曾率部征战数场,兵众已经疲惫,可郭黁兵众很少,双方差距很大,吕纂这才没管军队的疲惫,继续追击郭黁。可如今,第一波、第二波援军全部到来,郭黁的士兵已经不比吕纂少,吕纂怕如此下去会被其反杀,便只能率军退回姑臧。
而三方势力也没有再追着吕纂打,毕竟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现在的后凉还有一定实力,并不是能一举而灭的。因此,他们选择撤兵,各回各家。而郭黁呢?也暂时跟着杨轨的部队返回了他的驻地。
6月,杨轨仗着自己兵多将广,后凉又是最弱之时,便打算出大军攻击后凉,一举夺取后凉现在所有的地盘。郭黁认为,后凉最近虽然接连失败,但根基还在,根本不是杨轨这种“暴发户”能够弄得了的,所以反复规劝,让他不要冲动,可杨轨却认为这时候正是后凉最弱之时,如果在这种时候还不进攻的话,那么以后就真的没有机会了。因此,他没有听郭黁的劝谏,而是率几乎全部兵马进军姑臧。
已经老的、病的无法动弹的吕光闻听此事以后,立即命吕纂率姑臧之兵前往迎击。结果,杨轨不敌吕纂,全军覆没(过程未载)。此一战,杨轨所有有生力量一朝丧尽,所以他不敢再回原来的驻地,而是去投奔了曾经的盟友,现在的主人—王乞基。
郭黁呢?认为跟着王乞基也没有什么前途,便率部众转投了西秦乞伏乾归。
乞伏乾归很早就认识郭黁,知道他“郭神仙”的大名,于是立即收纳了郭黁,并任命他为建忠将军,散骑常侍。与此同时,北凉段业更是趁着后凉薄弱之时命沮渠蒙逊率大军分兵略地,在这期间攻陷了很多地盘,压服了很多种部。吕纂遂数次派地方官府围剿,但次次都被沮渠蒙逊惨败。因此,段业于公元398年6月将自己的国都迁至张掖,准备追击逃兵,然后一举拿下后凉所有土地。
可就在这时,沮渠蒙逊却站出来道:“主公不可,兵书言:‘急归之军不可击,无路之盗不可追’,这是兵家大忌,不可不查!况且我军虽连战连胜,但士兵却已疲惫,不如放敌人撤退,我们休养生息,等部队恢复锐气以后再行征伐不迟!”
沮渠蒙逊说得非常有道理,可段业根本不听,竟然亲率主力追击败退的敌军。可没承想,敌人的统帅吕弘(吕光之子,吕纂的弟弟)竟预测到了北凉人的动向,提前在伏地设置好了伏兵。
段业料想吕弘现在着急撤兵,不可能会花时间来布置伏兵,所以行进得非常快速,一丁点儿的防备都没有。所以,他不出意料地中了吕弘的埋伏。大军在瞬时之间溃乱成一团。他们相互奔逃,相互乱砍,因此踩踏而死,自相残杀而死者不计其数。
那段业守个城还算凑活,至于领兵打仗,他根本没有那个才能,因此无法制止溃乱,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大军溃败,眼睁睁看着敌人的屠刀慢慢向他挥来。
可就在这时,沮渠蒙逊的轻骑兵团突然杀到,他见段业被围,立即冲杀而上,将已经快要得手的后凉军杀退。段业,终是捡回了一条性命。
此战过后,段业再也不敢托大,赶紧听沮渠蒙逊之言,率军撤回了。
这之后,段业整军备战,打算从沮渠蒙逊之言,等大军锐气尽复以后再和凉军决战。不过同时,段业也发现了一个严峻的事实,那就是现在沮渠一族在自己的内部已经太强大了,强大到随时都能推翻自己的程度。于是段业任命一个叫臧莫孩的将领为将军,并分给他很多的士兵,意图让他逐渐掌握军权,形成一种和沮渠氏族分庭抗争的局面,以达到他理想中的阴阳调和。
可当此消息传到沮渠蒙逊那边以后,这名优秀的将帅当时就急了。只见沮渠蒙逊火急火燎地找到段业,然后便急谏道:“主公,臧莫孩虽然勇猛过人,但却是一个只知道前进,不知道用计的匹夫。这种人,最多当一名冲锋陷阵的别将,哪能承担主将的重任?希望主公能早早收回成命,不然便会白白浪费我大凉的士兵啊。”
在这之前,段业就开始对沮渠氏族有所防备,如今这话一说,段业对沮渠蒙逊便更加不信任了,怀疑沮渠蒙逊会有不臣之心,于是断然拒绝了沮渠蒙逊的提议,坚持任命臧莫孩为将军,并在不久命臧莫孩率军对姑臧展开进攻。
结果,臧莫孩被吕纂击败,全军覆没。此一战,北凉的有生力量不但被消灭半数有余,段业那点儿仅存的威望也随着这一战的落幕灰飞烟灭,而沮渠蒙逊的声望却不降反升,完全盖过了段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