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
伐燕(13)
杀掉慕容详以后,慕容麟自立为帝,并第一时间打开城门,允许城中百姓前往城外采集野果。
几日以后,百姓们吃饱了,可城外的野果,也采没了。于是,百姓中的代表和城中文武的代表们集体找到了慕容麟,并劝慕容麟立即挥兵和魏人决战。
那么为什么这么着急呢?难道这些人不知道战力上的悬殊差距吗?
他们当然知道,不过也是无奈之举啊。
第一,城中现在已经没有粮食了,野外的果子也被采光了。所以现在的高昂士气只是暂时的,几日以后,再没有新的食物果腹,好不容易有的士气也即将丧尽。不如用这最后一点力量和敌人决一死战。
第二,拓跋珪人多势众,单兵作战能力极强,双方差距极其悬殊,所以拓跋珪一定预料不到他们敢在这时候和自己决一死战,防守必定松懈。
基于以上,全城的官民都认为,现在是和魏人决一死战的最好时机!可慕容麟呢?这个懦夫!当初慕容宝还在中山的时候,他就一次又一次地阻挠和魏人决战,结果浪费了数次大好时机。如今只剩下这么最后一次机会,他还是不敢出击,所以当即拒绝了众人的提议,坚持要死守中山。
众人听罢,哀叹而去!因为他们知道,命运已经注定,无法更改。
果然,数日以后,中山储存的那些果子全都被吃光了,城中再一次陷入了饥荒。官、民一个个有气无力,犹如行尸走肉。拓跋珪了解了这个情况,认为彻底拿下中山的时机已经到了,便率全军前往中山。可就在即将到达中山之际,军中却突然发生了超大瘟疫。这个瘟疫传染性非常非常强,并且致死率奇高,只短短几天的功夫,军中便有一半人都染上了这个瘟疫,每天的死尸更是可以堆成数座小山。将士们见此都非常惊恐,都非常想回家。他们不想再去打那个中山了,真的不想了!他们想家,只想回去看看老婆孩子。
了解此情况以后的拓跋珪脸色阴沉得可怕,可他依然没有下令撤退,而是让传令将内务官叫来并询问道:“说,现在军中多少人感染了这个该死的瘟疫!”
内务官:“启,启禀陛下,几乎大半士兵都感染了这个瘟疫。”
拓跋珪:“一共死了多少人?”
内务官:“根据下官手中现在的数据,还活着的人只有十之四五。此等疫情已经不是单纯的疾病了,而是天意啊,天意让陛下赶紧北返,陛下为何不顺天而行呢?”(疑似夸张,因为当时几乎全军士兵都想要回家)
“哈哈哈哈哈!”
没等内务官说完,拓跋珪便猖狂大笑道:“上天的旨意?笑话!我拓跋珪的人生只能由我自己把握!传令下去,大军加速向中山行进,有谁再言撤退者,斩!”
就这样,大军继续向中山行进,再没有任何人敢劝谏拓跋珪。
公元397年8月,魏军到达中山,便即对此城展开了不间断的进攻。此时,中山城中百姓已经饿得有气无力,开始完全没有了之前的锋锐,所以只短短几天的功夫,中山的外城便被魏军攻破。
可魏军的状态也不比中山人好多少。这时候,军中的瘟疫正以更快的速度扩散,士兵大恐,每天都如履薄冰,无心作战。如果任由这种情况继续下去的话,极有可能会引起哗变。而一旦大军哗变,中山慕容麟必趁机出动全军突袭。那时,自己败了,各种粮食辎重也一定会被抢走,中山将死而复生!因此,没有办法的拓跋珪只能率军暂时撤去了(并非北归老家,而是短距离后撤)。
本年9月,中山城已经一粒粮食都没有了,甚至连官员都已经没有吃的东西。慕容麟实在是没有办法了,只能亲率两万人前往新市(河北新乐西南),抢夺那一带百姓的粮食。
慕容麟的动作是非常隐秘的,可两万人的部队,就是再隐秘也会弄出些动静,再加上拓跋珪还是一个非常重视情报的人,所以各种间谍遍布北方。这消息也就很快让其知晓。而得知中山主力已经出城的消息以后,拓跋珪简直兴奋得不行,当即便集结士兵,准备对慕容麟所部发动决战式攻击。
当时,一名谋士见拓跋珪要出动,赶紧劝谏道:“陛下,今日不适合出兵,不然恐怕将败!”
拓跋珪:“为啥?!”
谋士:“今天是晦日!”
拓跋珪:“为啥今天是晦日?”
谋士:“因为当初纣王就是在这一天出战,所以才灭亡的。因此,从这以后,凡是用兵的将军都视这一天为晦日,不可出兵,不然必…”
“哈哈哈哈!”
未等谋士说完,拓跋珪便哈哈大笑打断道:“别他x和我在这放屁了。照你这么说,那周武王还是在这一天兴起的呢!我信哪个?!”
谋士无言以对。
就这样,拓跋珪集结还能作战的主力部队直奔慕容麟而去。
十月初十,拓跋珪在义台(河北新乐境内)找到了慕容麟,当即对其发动进攻。你别看攻城战拓跋珪拿不下中山,可这野战,中山城内的士兵和民兵们根本不是对手,被拓跋珪分分钟打成狗。
眼见士兵一个又一个倒在自己面前(已经被斩九千余人),慕容麟绝望了,他知道再也没有战胜拓跋珪的可能,于是舍弃了大军,只带几十人逃往邺城,甚至都不敢回到中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