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7
6.17虎父犬子
公元396年4月,慕容垂身死。其子慕容宝继位,是为后燕第二任皇帝。慕容宝在刚刚为太子的时候,有那么些勤政爱民的样子,并且人缘非常好,对谁都是恭顺有礼,所以大家都很喜欢他,认为他一定能带领后燕走向辉煌。可事实证明,这根本就不是真正的慕容宝。那么真正的慕容宝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当初,慕容垂最爱的原配段皇后给慕容垂生了两个儿子,分别是慕容令和慕容宝。段皇后死后,慕容垂娶了继室小段皇后,小段皇后生慕容朗、慕容鉴。可这些正室们所生的孩子慕容垂都不喜欢,他真正喜欢的还是小妾所生的孩子,比如慕容麟、慕容农、慕容隆、慕容柔、慕容熙。不过碍于慕容鲜卑的传统,慕容垂还是没有让慕容农等人来坐这个太子之位(还有一说是慕容垂思念原配之故)。没错,这些鲜卑人就是这样,将立长不立幼当成天条一般。之前也说了,那慕容宝在初为太子的时候还知道勤政爱民,做事也是非常的公允。可数年以后,他就开始懈怠,甚至经常酒池肉林,流连忘返。因此,朝廷很多大臣对他大失所望,可碍于鲜卑人的传统,他们也不好发声,只能看着这个昏君距离皇位越来越近。可小段皇后不管那个,这女人很有些她姐姐的风范,异常彪悍,于是冒着天下大不违的风险和慕容垂道:“当今太子如果生逢太平盛世,相信他可以做一个合格的守成之君(过誉了)。可是现在正逢乱世,国家举步维艰,太子恐怕不是那种能够济世救民的君主。而辽西王(慕容农)和高阳王(慕容隆)文武兼备,够果断,够心胸,完全能够胜任皇帝之位,陛下为什么不将皇位传给他们两个其中之一呢?还有,赵王慕容麟阴险狡诈,冷血无情,有他在,早晚有一天会将整个大燕败坏得干干净净。陛下难道忘了当初他是如何出卖你的了吗?所以,这小子必须马上铲除,绝对不能再留。”
小段皇后知道,这些话实在不是一个女人应该说的,因为实在是太过敏感。可她不说又不行,因为她爱慕容垂,更知道慕容垂为了国家付出了多少心血,她实在是不愿意看到一个国家被无能的君主和奸臣活活祸害亡了。可慕容垂呢?却根本不听小段皇后的话。
为什么?
第一,他老了,除了国家大事以外,他实在是没有闲情逸致再去管其他的事情。
第二,慕容垂身边的近臣早就被慕容宝买通,所以慕容垂一天到晚听到的全都是慕容宝怎么怎么好。而其他的大臣又不敢说慕容宝的坏话,所以慕容垂直到那时候都不知道慕容宝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第三,那就是慕容垂最烦的便是妇人干政。
因此,当小段皇后说完这些话以后,他脸立马就黑了,然后几乎是用吼的道:“贱人,你是想让我成为晋献公吗?!”(注:春秋时有强国晋,晋时有国君献公。晋献公早年英明,是一个文武双全的有为之君,可晚年宠幸妖妃骊姬,听其谗言残害太子,所以慕容垂这话说得已经非常重了,那就是说小段皇后就像当初的骊姬一样,想要残害太子,分裂后燕)
见慕容垂如此,小段皇后没有再说什么,而是转身走了。后来,小段皇后曾和一个与自己要好的妃子哭诉道:“太子慕容宝无才无德,这是明摆着的事,我为了大燕的江山社稷而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可主上却将我看成了骊姬,这是多么冤枉的事情。等着吧,我大燕的江山最后一定会被太子败得一干二净。”
后来,不知是哪个妃子出卖了小段皇后,还是她们之间的对话被下面人传出去了。总之,不管是和慕容垂的对话,还是和那名妃子的对话,全都传到了慕容宝和慕容麟的耳中。因此,二人都对小段皇后恨之入骨。如今,慕容垂死了,慕容宝上了位。这位后燕新皇上位以后想的不是如何报复北魏,想得不是利国利民的政策,更不是提升心腹的地位,而是,报复已经成了皇太后的小段太后。于是,他招来了慕容麟,将这件事全都交给他来办。
那慕容麟也没管那么许多,直接带人闯进了小段太后的寝宫,冷笑着对其道:“女人,你常说我们的主上不能守住国家大业,现在呢?你还觉得守不住吗?行了,我也不和你废话,你如果聪明点儿,那就自行了断,不然,你满门没有一个能活得了。”
话毕,就那么轻蔑地看着小段太后,那表情,好似在等小段太后向他求饶。可小段太后呢?却没有半点儿畏惧。他缓慢地抽出了匕首,用一种高贵且蔑视的表情和慕容麟道:“我原本以为慕容宝那小子还有点儿智商,可如今一看,他和你皆是酒囊饭袋。我现在已经贵为太后,他登基以后什么都不干,第一件事儿就是杀了我?哈哈哈,真是太可笑了。我不过是先走一步罢了,有什么可遗憾的?我会在下面等着你,哦不,等着你俩,哈哈哈哈哈…”
噗!话毕,小段太后直接将匕首插进了自己的胸膛。小段太后,不但是后燕的,还有很好的名声,在后燕一众文武之间声望很高。如今,慕容宝上位的第一件事便是斩杀了这个女人,所以满朝文武对其大为失望,民间对于后燕的未来也开始怀疑,燕国的凝聚力开始减弱。
不过这只是刚刚开头罢了。
干掉了小段皇后以后,慕容宝开始重新核定士族的旧有户籍,区分辨别居民层阶的高低,审校查看住户与人口,并撤销了那些受到军营保护照顾的贵族,使他们全都归属于郡县的管辖。按照字面上的解释来说,慕容宝做得还是不错的,因为他这种做法,虽然会得罪那些国内的贵族,但从长远的利益来考虑,确实是利大于弊,会大大地增加国家的凝聚力,剃掉那些祸害国家的蛀虫,可问题的关键是,现在的时机,对吗?!
战国时李悝在魏国主持变法,那是因为魏国背后有韩国和赵国撑腰,魏国本身也强大得很,所以可以肆无忌惮地变法,没有任何势力敢在这时候对魏国用兵。
后来商鞅在秦国变法,那时因为吴起离魏,三晋开始相互争斗,魏国没有时间在河西警戒秦国的缘故,不然他秦国怎敢变法?
如今,后燕刚刚经历惨败,损失严重,西边有可怕的北魏,南边有庞大的东晋,全都对他虎视眈眈。这时候,最应该做的不是什么劳什子的变法改革,而是要先颁布利民之仁政,休兵养息,等屁股底下的位置坐牢实了再撤那些有的没的。
可慕容宝呢?偏偏不滴!就要在这种时候做这些敏感的事情。所以国内开始动荡,那些贵族们纷纷对慕容宝口诛笔伐,国家在短时间内乱成了一团乱麻,没有个一年半载的休想恢复。
而有些人,他注定不会给你这个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