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8
6.11秃发鲜卑的崛起
西北方面。
遥记得三国末期,晋武帝司马炎还没统一天下的时候,西北有一个鲜卑族特别厉害,那就是秃发鲜卑。当时秃发鲜卑的族长是一个叫秃发树机能的汉子,凭借手中微弱的兵力愣是打得拥有大半天下的司马炎不敢向南攻击东吴,甚至都在朝堂上说出了“谁能打败秃发树机能谁就是朕的恩人”这样的话,由此可见秃发树机能强到了什么程度,也可以看出秃发鲜卑的战斗力强到了什么程度。
可到最后,这个鲜卑氏族还是没能抗住西晋的打击,最终向西晋臣服。
如今,这么多年过去了,这个强大的鲜卑氏族终于从当初失败的阴影中走了出来,他们的战马不计其数,控弦更是达到了数万之众,更重要的是,现在秃发鲜卑的族长是一个叫秃发乌孤的人。秃发乌孤,鲜卑种,青海乐都人,虽然不是s级雄主,但也绝对能排a+的等级。秃发乌孤有勇有谋,有心胸能纳言,是合格君主的标杆。他从小便立志振兴秃发鲜卑,也想让秃发鲜卑成为慕容、拓跋那样的大国。所以自从上位以来便积极训练士兵,所以秃发鲜卑的士兵越发精锐,战斗力很高。
可就在秃发乌孤打算向四方用兵之际,其麾下谋士却道:“小人知道大单于的志向是夺取凉州,平定北方,可现在却还不是最佳时机。”
一个君主正意气风发,准备大干一番的时候,突然有人反对,这要是一般的人大概会雷霆大怒吧?可秃发乌孤没有,而是寻思了一下,然后对着这个谋士道:“说下去。”
谋士:“我们西边挨着秦国(西秦乞伏乾归),南边挨着凉国(前凉吕光),其他周边的势力虽然弱小,但也都是这两个大国的附庸,所以想要发展,就必须要和这两个国家开战,而就我们现在的力量,请恕小人直言,根本不具备和两国硬杠的实力。那么应该怎么办呢?我们应该抛弃老旧的思想、制度,完全效仿汉人,甚至将自己也变成汉人!”
秃发乌孤:“…继续说!”
谋士:“首先,学习汉人的农耕技术,将纯游牧改制度成半农耕,半游牧。如此,只需一年,我们的粮食便不再是问题,也可支撑我们大规模作战。之后,全盘接受汉人的技术文化,并在全族推行。可要进行如此大的改革,就必须要汉人的人才!我们可以从现在开始建立招贤馆,对那些汉人百般礼遇,如此,必能像燕国(慕容鲜卑)和魏国(拓跋鲜卑)一样强大,甚至超越他们!”
这哪里是改革,这简直就是摒弃自己的文化,完全将自己改成汉人!可是面对如此“大逆不道”的言论,秃发乌孤却是沉默了,然后,只寻思了一炷香的时间,这个男人便拍板实施这项巨大的改革。
于是,整个秃发鲜卑骚动了。最开始,好多好多的酋长全都不同意这项改革,可全都被秃发乌孤无情残杀。最后,再无一人敢于反对改革。于是,以上大型改革迅速在秃发鲜卑实行起来。然后,短短不到一年的时间,秃发鲜卑的粮食便堆满了仓库,四方汉家人才也多来投奔,秃发鲜卑的各方面技术都在飞速地发展。
大概是因为他们发展的太快了吧,秃发鲜卑很快就引起了后凉之主吕光的注意。这个后凉三河王想要拉拢秃发乌孤和他一起消灭西秦乞伏乾归,于是便遣使往秃发鲜卑,想要让秃发乌孤臣服他,并封他为冠军大将军、河西鲜卑大都统。
秃发乌孤没有在第一时间答应,但却好言安排招待,然后便齐聚文臣武将,询问他们的看法。当时,所有的武将听闻此事以后都怒不可遏,当即站出来叫骂道:“我们的国力如此强大,我们的兵马如此众多,这天下还怕谁?为什么要臣服于他人?我看,不仅不要臣服,还要挥兵南下,平吕光,诛乞伏乾归,全占凉州之地,这才是男人应该做的事。”
话毕,下面一顿呜嗷喊叫,都吵吵着要杀了使者祭旗,只有少数的谋士和汉族的那些文官没有做声。秃发乌孤沉默一瞬,便点了一名汉人官员问:“我看各位还有些不同的想法,没关系,有什么想法都可以说,我是不会怪罪的。”
那名汉人官员想了想道:“我们的将军认为现在的国力已经很强了,那是因为他们没有见过真正的强国。说句恕罪的话,我们的国力,现在只能算比以前强,但要说真的强,还远远不够。哪怕是与偏安一隅的的吕光相比都要远远不如,所以这时候和吕光全面开战,我们最后的命运只能是败亡。不如暂时接受吕光的加封,继续发展国力,以待时机来临再行征伐。反正投降吕光也不损失什么,还会免除一个大敌,何乐而不为呢?”
秃发乌孤认为这位汉人谋士说得很有道理,便行采纳,于是停止了征伐的念头,而是接受了他的建议,暂时投降吕光,继续发展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