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328

6.4灭柔然,平匈奴(上)

公元391年10月,所谓的翟魏之主翟辽去世,其子翟钊继承了他的位置,率领丁零人开始攻击后燕邺城方向。当时,驻守邺城的正是后燕名将慕容农。这大s见翟钊来攻,立即率军前往阻击。翟钊根本不是慕容农的对手,所以被轻松击败,只能率领所谓的“翟魏大军”向南而走。

同月,后凉方面。

经过多年的发展,后凉之主吕光已经彻底在凉州站稳了脚跟,后凉也在吕光的治理下逐渐强大。可后凉虽然强大,吕光虽然有能力,但却一直不敢往南,甚至往东发展。为什么?因为在西北边境还有一个非常强大,甚至一点儿都不次于自己的势力。那就是西秦了(西秦这些年发展的怎么样之前我已经说过了,这里就不再重复了)。

讲真,吕光早就想对西秦下手了,可因为西秦的战力真心不弱,他一直都下不了决心。可本月,西秦之主乞伏乾归竟带领主力部队向四方扩张,所以塞内地盘无人防守。吕光见状,立即率军前往攻击,意图在乞伏乾归回军以前将西秦的塞内之地全部拿下。可吕光未曾想到的是,他在防备乞伏乾归的时候乞伏乾归也在防备他,因此斥候遍布后凉,那边吕光一动,这边乞伏乾归便已经得到了消息。

对于吕光,乞伏乾归自然是不敢小看,于是立即率军急返,终是在后凉军对本国领土发动攻击以前赶了回来。吕光见西秦主力已回,不想两败俱伤,便也率军回走。两军的激烈碰撞便就此烟消云散。不过,通过这件事,两国之间的脸已经撕破,遂成敌国。

再看北魏。

话说拓跋珪创立北魏以后,可谓四面出击。其先平刘显,后夺贺兰,所灭的小部落更是不计其数,所以尽得旧代之地,四方少数民族更是尽皆投降称藩,不敢有半点儿造次。只有柔然部落拒不听从北魏的指挥,还一天天叫抓的要和北魏决一死战,决出一个草原霸主。拓跋珪早就想灭了这个不知死活的族群,可因为一直有大敌牵制,这才没有管他。如今,大敌皆灭,虽然和后燕已经撕破了脸,不过就现在天下这种形势,后燕一时半会儿是绝对不会攻击自己的。于是,拓跋珪在公元391年10月的一天突然亲率大军狂攻柔然。

柔然现在还不是以后那个庞然大物,不过是北方一众游牧民族中稍微强大的力量之一,所以根本不是北魏的对手,不但被北魏打得连滚带爬,还一逃逃出六百多里,完全舍弃了自己的家乡。

可就是这样,拓跋珪依然不打算放过这些人,而是在追出了六百多里以后继续追击。其手下将兵见拓跋珪如同疯了一般,全都吓坏了,于是急谏道:“大王,贼匪已经逃得太远了,我们也全并了他们的领土。现在,军粮已经不够用了,如果继续追下去,恐怕将士们都会活活饿死在草原之中,不如赶紧退回,以免给人可趁之机。”

拓跋珪没有搭理这名将领,而是所答非所问地道:“我问你,现在将备用的马匹全部宰杀,够不够大军再疾行三天的量?”

将领:“够,够是够,可,可是…”

拓跋珪打断道:“没有什么可是的!传令下去,将所有备用马匹斩杀!然后加快速度突击,三天之内能够追上敌人有重赏!如果追不上的话,那就全和我一起去死吧!”

就这样,北魏军队将追击速度加倍,果然在三天之内将柔然的大部队追上。这些柔然人拖家带口地向北急逃六百多里,根本没想到魏人还会再追,所以并没有什么防备,被拓跋珪轻松击溃。

本次战役,柔然的人口被掠夺一半还多,物资几乎被抢尽,成功逃脱的人还不到之前的一半。可就是这样,拓跋珪依然不想放过这些人,又将部队分成两半,分别命别将统帅追击。

将追兵派出去之后,拓跋珪乐呵的对之前询问他的那些将领道:“你们现在知道我前天问三天粮食是什么意思了吧?”

左右我看看你你看看我,全都是一脸蒙圈状态。拓跋珪哈哈大笑道:“柔然部驱赶家畜在大漠之上急逃已经有好多天了。这期间,他们遇到水源不敢取,遇风暴不敢躲,就是怕被我们追上。如今,他们已经奔逃六百余里,早就累得人困马乏,同时必然会觉得我们不会再追他们,所以一定会在有水源的地方停留。而就我所知,这一带有水源的地方一定在这里,我们用三天的时间一定能追上,这,就是我肯定能追上他们的原因。这回,你们知道了吗?”

话毕,众人无不对拓跋珪佩服得五体投地。几乎是自发的,所有人都在同时对拓跋珪深深一礼,并且齐道:“此非吾等所能及也!”

数日以后,北魏两部兵马分别追上了正在奔逃的柔然部众,并对其展开疯狂的攻击。柔然部众无法抵挡,一触即溃。柔然可汗本想奔逃至刘卫辰处求得苟活,可他现在根本就无法逃到刘卫辰的领地了,所以这个曾经高傲的可汗低下了他那尊贵的头,跪在北魏铁骑的马蹄之下请求投降。

拓跋珪答应了他的请求,全收其部众,并将柔然人安置在云中附近。

至是,以后的庞然大物—柔然国,第一次灭国。

大暗黑时代——两晋南北朝史》小说在线阅读_第311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鸟山居士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大暗黑时代——两晋南北朝史第311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